美章网 资料文库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范文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分析

[摘要]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86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2013年5月—2014年4月的41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的4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护理标识。比较2组护理差错率、投诉纠纷发生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及记录差错的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投诉纠纷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23±3.14)分和(89.25±3.6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效果满意。

[关键词]

手术室;风险管理/护理;医疗差错/预防和控制

手术室作为医院提供手术和抢救的重要技术部门,其工作环节复杂[1],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节奏快、风险高且后果严重的特点,故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直接影响护理质量[2]。如何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减少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是手术室护理管理关注的焦点。本研究对本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取本院手术室2013年5月—2015年4月收治的860例手术治疗患者,其中2013年5月—2014年4月的412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5月—2015年4月的44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18例,女194例,年龄11~73岁,平均(40.27±8.71)岁;观察组男237例,女211例,年龄9~75岁,平均(40.23±8.68)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严重慢性疾病患者,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护理标识。⑴制作:手术室护理标识应统一制作,需简洁明了,具有醒目、强调、实用的性质,可整理汇编;标识的主要形式有标签、标牌、标语、腕带、色带、色牌等。⑵种类:①患者标识。腕带是患者常用身份标识,对患者重要信息进行记录后,以不同颜色表示患者情况,由护理人员帮患者佩戴好;其次对患者过敏药物,护理人员可将过敏标牌挂于输液架,以便提醒医务人员;多个输液通道患者,在各通道上用不同颜色标签标注,方便护理人员快速识别。②环境标识。手术室不同区域以醒目颜色的标牌进行严格标识,污染区为红色,清洁区为绿色;手术器械、设备的类型及其放置要标记,用图案与文字表示器械,标注重要使用、放置说明等;对感染、传染病患者,术前在门口固定位置悬挂警示牌,提醒医护人员自我防护。③警示标识。手术室药物种类繁多,需避免用药错误。提前准备常用药物时,需用不同颜色标识外用、内用及静脉用药等,标明名称与剂量;对术中药物,可事先准备醒目标签,并高温消毒,术中护士抽取药物后,将标签贴在注射器上,使手术医生清楚、明了。

1.3观察指标⑴护理差错率和投诉纠纷发生率:统计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差错率(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记录差错)投诉纠纷发生率。⑵满意度评分:问卷调查,统计患者和医生的满意度。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满意。1.4统计分析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数据。

2结果

2.1护理差错率、投诉纠纷发生率观察组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及记录差错的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观察组投诉纠纷发生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满意度评分观察组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23±3.14)分和(89.25±3.68)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2)。

3讨论

护理风险是指医护人员实施护理工作时可能出现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或死亡的风险性,手术室因工作繁重,患者身体虚弱,若护理不当则更易发生护理意外,引发纠纷。手术室中护理风险因素很多[3],如患者接送错误、药物使用失误、无菌操作不严格、手术操作记录不详或错误、X射线等造成的危害及感染性物品对医护人员自身的伤害等。护理风险管理是对现有或潜在可能对患者与医护人员造成伤害的事件进行识别、评价及预防[4],以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护理标识制度作为护理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通过文字、图案等对相关护理工作环节进行特殊警示、提醒[5],从而有效规避风险,确保工作有序完成。其制作主要包括确定标准与设计制定两个步骤,该标准应由护理部统一确定,需醒目、规范、美观;制定的项目主要包括患者标识、环境标识、警示标识等。本研究通过护理标识制度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接错患者的情况,能更加及时、有效的对重症患者进行辨认、处理;满足了手术室快速、准确的用药需求,不同颜色区分刺激护理人员的感官,降低了用药失误率;同时清洁区、环境危险、隔离警示等也增强了护理人员无菌操作和自我防护意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准备失误、无菌操作不当及记录差错的护理差错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投诉纠纷发生率也下降至1.11%;患者与医生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23±3.14)分和(89.25±3.68)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可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纠纷,应广泛推广于临床护理。

[参考文献]

[1]温曲英,徐月娥,叶新兰.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1):145-148,152.

[2]王正梅,张春艳,阎莉,等.管道标志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68-69.

[3]黄小珊,祝妍华,谢健,等.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327.

[4]苏临英.护理安全风险管理防御机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9):2418-2420.

[5]王琴.护理警示标识在急诊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5,26(14):2181-2182.

作者:蒋劲林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