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手术室护理应用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第一篇
1.手术排班。
手术室是外科系统的核心部门,手术排班是保证手术顺利有序进行的重要工作,它涉及到不同科室、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手术的进行,还要考虑到手术室的层流级别、高效运转等因素,为此会耗费管理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利用手术排班信息系统,将各科室发送的电子手术通知单根据手术名称、特征、要求等依次录入,系统会自动将符合条件的手术安排在相应的手术间,然后管理者再进行微调。管理者可以据此方便与快捷地确定手术排班,节省了时间与精力。
2.手术器械清点与安全核查。
(1)手术器械清点。
手术器械清点是保证手术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发生器械的丢失或遗漏可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手术器械的清点是手术室护士工作的重点内容。在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缝皮前需上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认真清点并及时记录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手术护理记录单,如有短缺或不完整及时追查、寻找,做到实时监督控制,待手术结束后打印电子手术护理记录单,防止了人为涂改,做到有据可查,避免了不必要的医患纠纷。
(2)手术安全核查。
手术病人信息的核对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当手术病人入室时可通过腕带扫描确认患者的信息。手术安全核查即在麻醉实施前、切开皮肤前、病人离开手术室前必须通过手术医生、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方核对并及时记录于麻醉临床信息系统的安全核查表中。有研究表明,使用安全核查表前64%的医务人员在实施外科手术过程中有可能会忽略至少一项流程。目前,WHO在全球倡导使用手术安全核对表,该表只需在手术治疗的三个关键点花几分钟时间即可完成。这一措施已证实是减少手术失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最好办法。
3.手术医嘱。
传统的手术过程中,留置导尿、抗生素的使用及其它术中医嘱的下达与执行均采用口头医嘱。使用护理工作站管理系统后,在手术室操作的临时医嘱均可通过电子病历签收、执行。使手术医嘱能够及时、准确地执行,避免了口误或错听所引发的不良后果。
4.术后复苏。
麻醉复苏室的建立与使用,大大减少了手术患者在手术间的逗留时间,充分提高了手术间的利用率,缩短了接台患者的等候时间。当手术结束时可与复苏室联系并及时填写交接班内容,从而将患者送人后能快速交接,防止因沟通不畅增加安全隐患。复苏室接患者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病人复苏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并及时记录于复苏系统的护理记录单中,当病人准备送回病房时进行复苏等级评分,打印成电子病历带回病房。保证了患者术后监测的连续性和安全性,减少了麻醉恢复期的并发症和意外。
5.标本送检。
术中切下的手术标本关系到病人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新鲜标本送到病理科做快速冰冻检查时,病理科得出的诊断结果及时录入信息系统中,手术室第一时间会自动打印出电子版病理报告单,避免了电话口误或错听及手写笔误等,使医生决定手术方案有据可循。
6.计费及物品管理。
(1)计费。
一台外科手术的费用包括手术费、麻醉费、药品费、仪器使用费、高值耗材费等。手术室专职人员利用计费信息系统,根据不同名称的编码、数量,及时、准确录入,避免错记或漏记。极大地提高了手术计费的及时性、准确性与完整性,同时为病房打印一日费用清单提供依据,使患者能及时了解手术费用。
(2)物品管理。
手术室是一个庞大的部门,物品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包括仪器设备、手术器械、一次性耗材、高值耗材、药品等。如何进行物品的管理尤为重要。依靠人工管理费时费力,利用物品管理信息系统将各类物品名称、数量、有效期等分门别类录入,合理摆放,引导手术室工作人员优先使用,并且方便查询与统计,实现资源信息的全面可视、调配、盘点、实时跟踪。
7.视频及信息。
(1)视频。
手术室护理站是手术室工作的核心位置。管理者可借助显示屏及时了解各手术间的手术进展及使用情况,对重点手术进行实时监控把握,合理调配手术,做到手术间及护理人员的高效利用。
(2)信息。
信息系统是手术室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的桥梁。从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区到送出手术室对家属来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手术信息系统能将每个手术患者目前的状态(如等候中,手术中,复苏中)及时给在外的家属,减轻了家属的焦虑情绪,体现了手术室优质化、人性化护理。
8.医院运行管理。
现代化医院对各科室的管理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医院各个政策措施的下达、手术室的手术例数、手术床周转、手术间隔时间、护理人员工作量等各种数据的上报,给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客观的数据。也是医院实行绩效考核的依据。
作者:张宝珍张冀芬李慧单位:山西省人民医院手术室山西省人民医院
第二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男29例,女26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51.32±2.08)岁,其中良性肿瘤21例,癌症16例,其他外科手术18例;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手术室收治的55例患者,男28例,女27例,年龄3~79岁,平均年龄(50.85±2.76)岁,其中良性肿瘤22例,癌症17例,其他外科手术1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类型、麻醉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考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分别与患者、医生进行沟通,具体如下。
1.2.1与患者的沟通①术前沟通,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告知其手术方法、目的、效果等,通过本院治疗成功案例鼓励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将手术室具体情况告知患者,重视患者的提问并回答,避开敏感患者所关注的话题,在不能明确诊断时严禁对患者病情进行定论;急诊手术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及家属进行必要的安抚,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询问其不适感、心理感受等,为医生提供参考。②术中沟通,陌生的医疗环境会加重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因此要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对于非全麻患者,尽量减少患者身体的暴露,尊重患者的隐私;通过肢体接触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使其感受到护士的体贴与关心,引导患者遵照医生的要求摆放体位等。③术后沟通,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存在焦虑、恐惧等情绪,告知患者术后疼痛为正常现象,消除其担心及紧张等情绪;询问患者的生理感受,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
1.2.2①与麻醉医生的沟通,护士与麻醉医生定期召开沟通会议,保证护士能够充分了解麻醉医生的操作及用药习惯;医护人员要配合麻醉医生对患者进行体位的摆放,方便麻醉,同时术中在不同时期观察患者的麻醉状况,并告知麻醉医生进行处理。②与手术医生的沟通,手术室护士在术前1天要对患者的主治医生进行必要的沟通,充分了解医生的特殊偏好、手术及体位要求等,术前充分准备。
1.2.3护士之间的沟通,洗手护士与巡回护士要加强沟通交流,配合清点物品,同时保证患者在手术室及病房交接能够顺利进行。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期间出现的护理隐患发生情况,并采用本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调查。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未出现安全隐患事故,参考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出现2例电刀电极脱落、2例引流管脱落、2例患者坠床,发生率为1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观察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5例,满意28例,不满意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96.4%,参考组患者对护理非常满意20例,满意24例,不满意1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率为80%,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手术治疗有效去除患者病变组织,对损伤的组织进行修复,从而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及健康。在手术室操作中,护士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之间良好的配合有着重要作用,传统护理中多认为护士只需与医生及护士之间交流,而无需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在手术室治疗及护理中,护士与患病者的沟通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与患者之间的沟通能够对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感受等详细的了解,并及时准确的提供给医生,有助于医生对治疗的准确判断,减少了治疗差错。优秀的手术室护士不仅需要过硬的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尤其是患者之间的交流,有效减少患者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导致患者机体出现的应激反应,从而实现手术的顺利进行。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室治疗及护理期间患者安全隐患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由此可知,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医生的沟通,提高沟通技巧对于手术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同时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王小静单位: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中心手术部
第三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98例择期手术的住院患者,其中男55例,女43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43.2岁;其中普外科38例,妇产科25例,泌尿科20例,骨科15例;其中农民48例,个体31例,职员19例;文化程度:文盲8例,小学15例,初中25例,高中30例,大学12例,大学以上8例;按随机数字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术前访视、一般护理、体位护理等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其护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2.1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中应加强对自身仪容仪表的重视,且要以耐心、和蔼的态度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的向患者介绍医院、主治医生及自身的相关情况,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时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对麻醉体位及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方式进行练习;另外护理人员也可通过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的方式来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使其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
1.2.2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应将患者平稳的送至手术床,并给予患者相应的体位护理,同时术中护理人员还应站在患者床旁边,轻抚患者手部、面部等,从而有效的缓解患者紧张感。麻醉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维持体位不动,若术中患者出现疼痛感,护理人员则应耐心的进行安慰,并且要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技巧。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尽量遮盖患者,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1.2.3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手术中留下的血迹、消毒剂等进行擦洗,并且要认真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观察。患者清醒后应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效果,使患者放松心情。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且要耐心的向患者讲解疼痛的原因,让患者放心。在送患者回病房时应小心谨慎,且要和科室护理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心理状态、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护理满意度由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评价表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满意、不满意4项;心理状态则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为依据进行评价;护理质量则以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变化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49例患者中非常满意24例,较满意15例,满意8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49例患者中非常满意14例,较满意13例,满意12例,不满意10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9.59%,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96.5±1.5)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9.9±1.5)分,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手术室是医疗机构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虽然患者在手术室的时间较短,通常只有几个小时,然而此时患者的心理较为脆弱,加之手术治疗的特殊性,因而极易导致患者产生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对手术效果造成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人们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高,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方式已逐渐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因此,医疗机构必须要及时对护理模式进行更新,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的满足患者的需求。而人性化护理则是一种新的现代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的本质即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其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的诚心、爱心、细心逐渐增强患者的舒适感,取得患者信任的一种护理方式。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最终目的即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条件,尽可能的确保手术患者的安全。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必须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及评价,并且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且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及护理理念,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护理技能,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同时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不仅可有效的加强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加强对患者人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视还可有效的增强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和勇气,使患者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从而为手术成功提供有效的保障。
作者:梁燕薄瑞娜王艳艳单位:郑州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