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肿瘤手术护理干预预防静脉血栓形成观察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肿瘤手术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抛币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予以对照组优质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重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术后下肢肿胀情况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障康复效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是预后较差的疾病类型,胃肠道肿瘤近年来有较高发生率,此类患者若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手术是常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1]。患者受到自身状况、手术创伤等因素影响,术后有并发症发生风险,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较常见,对患者恢复和预后造成了不利影响,帮助其提高预防效率和恢复效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该文以2017年2月—2018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析了胃肠道肿瘤手术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筛选符合入组标准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按照抛币法,将两组患者分别纳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75例患者。干预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是40/35;年龄45~73岁,中位年龄(53.47±4.71)岁;其中有39例胃部肿瘤,36例肠道肿瘤。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比例是42/33;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2.38±4.26)岁;其中有40例胃部肿瘤,35例肠道肿瘤。收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并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此次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2)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有一定配合能力。(3)患者病情与胃肠道肿瘤诊断标准相符。(4)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均接受手术治疗。(5)患者无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未合并其他类型肿瘤。排除标准:既往存在栓塞病史患者;存在血压疾病患者;有肝肾功能障碍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在围术期,予以对照组优质护理,而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为重点,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1.3.1术前护理干预(1)风险评估,掌握患者各方面的资料,为其建立独立的档案,并结合诊治情况、手术方案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可能影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制定个体护理方案,帮助患者积极预防。帮助患者进行充分的手术准备,对存在的异常血糖、血压水平进行调节。患者接受手术前12h,予以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用于对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进行预防。(2)进行健康宣教,在合适的时间为患者普及疾病知识,告知手术的意义,说明手术的过程,讲解如何进行手术准备和配合施术。说明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严重时,与其共同分析诱因,告知发生后的表现,指出如何进行有效的预防与护理,强调积极配合护理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意义。(3)心理护理,在护理工作开始时注意和患者直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心患者,给予其及时的安抚,了解患者的需求,尽量予以满足。将诊治情况如实、及时的向患者说明,消除其对手术和治疗的顾虑。
1.3.2术后护理干预(1)综合护理,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各项生命指征进行观察,每隔一段时间对患者下肢状况进行检查,记录其下肢皮温、肤色、维度,了解患者的反馈,掌握其是否有局部压痛、肿胀、酸痛,若有异常,及时汇总并报告医生。做好体位护理,患者术后6h内予以平卧、去枕,6h后定时帮助其定时改变体位,注意保持低于45度的体位变化角度,以利于静脉回流。鼓励患者增加饮水量,以促进血液粘稠度下降。提醒患者及时排便,并对便秘进行积极预防。(2)术后帮助患者定时对下肢机体进行按摩,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与血液循环,按摩过程应由小腿的远端起始按顺序进行,由下到上,对局部肌肉进行挤压、按摩,注意按摩幅度与动作要把握好,保持适中。若患者具备尚佳的活动能力,鼓励其对下肢进行自主活动,教会其如何进行科学的早期功能锻炼,开始时可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被动性的外展与外旋锻炼,再引导患者进行主动的踝关节活动(跖屈、背屈、内翻、外翻等),逐渐指导患者进行局部肌肉收缩锻炼,从而缓解血管痉挛、促进炎性吸收。(3)用药干预,手术后将患者的肢体合理放置,术后静脉用药需避免经下肢途径给药,注意尽量不选择能够刺激血管的药物,若必须要应用,需先进行稀释处理。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分泌大量的儿茶酚胺,也使血小板聚集状况加重,在很大程度增加了形成血栓的风险,所有需给予患者术后预防性的抗凝治疗,根据医嘱合理用药,严格把控用药的时机、剂量,注意药物注射时对进针深度进行合理控制,用药后穿刺处不要用力按压。患者应用药物后,增加观察频率,及时对不良反应进行处理。
1.4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护患下肢水肿发生情况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通过问卷形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1.5统计方法此次研究获得的数据资料均输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实施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用[n(%)]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更低,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接受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后对患者影响严重,主要症状表现是下肢剧烈疼痛,在步行时疼痛变重,一般轻度病情患者会有下肢肿胀、沉重无力状况,若病情严重,能导致患者发生静脉功能障碍,甚至有致残乃至危及其生命的风险[2]。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因素,主要有:(1)血栓病史,通常有血栓病史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较高。(2)年龄,虽然此症能发生于多个年龄段,但患者年龄越高发生率则越高。此外,高龄患者往往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也会增加发生风险。(3)术后制动,患者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会影响血流,增加发病风险[3-4]。胃肠道肿瘤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若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多主张行手术治疗,这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胃肠道肿瘤手术对患者影响较大,也使得这类患者存在较多的形成血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此类患者手术范围偏大,常需要大范围清除盆腔、腹腔淋巴结操作,能损伤血管壁,不仅是对血小板聚集的促进,也降低了纤维蛋白溶解机能[5];患者术前需要进行灌肠、禁食等准备,能导致机体水分不足,施术过程予以输血,会增加血栓形成风险;施术过程患者处于截石体位,压迫下肢血管,且术后有感染风险,能导致外源性凝血系统被激活,对血栓形成予以促进[6];胃肠道肿瘤患者需要进行肠外营养,还要留置各类引流管,或静脉应用化疗药物,会损伤血管壁,容易形成血栓[7]。传统护理,针对此症往往缺乏针对性的预防策略,也没有细化的护理措施,也没有对患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况予以足够重视,使得预防效果不尽如人意[8]。由此可见,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胃肠道手术患者是重要且必要的。该文干预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术前帮助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风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为高效预防打下基层;进行高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帮助患者提高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视,提高配合度与积极性;术后做好饮食、体位、病情观察等多方面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科学、系统的活动锻炼。
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下肢水肿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均更低;干预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更高,两组之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开展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保障康复效率,让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
参考文献
[1]李晓雯.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量化分析及护理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19):27-28.
[2]夏灿灿,江志伟,王刚,等.胃肠道肿瘤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量化研究及护理效果[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4):411-415.
[3]文丽君.全方位优化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16(1):92-93.
[4]雍秀伟,袁萌,贾琳,等.预防腹部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5(9):1132-1134.
[5]李萍.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性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13):223.
[6]樊雷.2种机械方法预防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4):2701-2702.
[7]吴贵阳,叶甫波,陈国平.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8,26(11):673-679.
[8]赵莹,高迪,张晓锐.OEC管理模式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8):910-912.
作者:王艳霞 单位:临朐县海浮山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