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措施范文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措施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探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措施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措施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术中的合理应用,总结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规律和特点。对造影中易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正确有效的应对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情绪,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造影质量。方法对105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分析与总结。结果有4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他101例患者顺利完成造影检查。结论只要我们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消除患者紧张畏惧心理,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机体反应,达成医、护、患三方共同配合,就可以降低或消除不良反应的发生,顺利完成造影检查。

关键词: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护理措施;不良反应;相应对策

近年来眼科影像学检查发展很快,许多眼科影像学检查已成为临床诊断及病情随访的常用方法[1]。其中,眼底血管造影是重要检查方法之一。眼底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从肘静脉注入人体,利用特定滤光片的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血管及其灌入的过程。分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氰氯血管造影两种。吲哚氰氯血管造影检查临床应用较少,比较常见的是荧光素血管造影。它是以荧光素钠为造影剂,主要反映视网膜血管的情况,是常用、基本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2]。对眼底疾病的定位诊断、制定激光治疗方案,临床用药指导,视力预后判断等具有重要意义。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科共为105名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现将造影的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供105例眼底病患者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年龄16~85岁,男75例,女30例。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47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10例,分支静脉阻塞患者15例,中央静脉阻塞患者3例,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患者23例,其他眼底病变患者9例。排除严重心脑血管器质性病变,无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电图、血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无特殊药物过敏史。

1.2方法

眼底照相。造影剂为美国进口荧光素钠注射液(历设得),规格每支5ml,含荧光素钠0.5g。采用德国产同步共焦激光眼底造影仪进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2护理措施

2.1造影前护理

2.1.1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为患者测量眼压、血压、脉搏,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为预防或减轻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造影前半小时予口服盐酸甲氰氯普胺10mg,马来酸氯苯那敏片4mg[3],造影不宜空腹进行,因患者易发生低血糖性晕厥,也应避免过饱引起呕吐。完善各项检查后,用复方托品卡胺滴眼液进行散瞳。嘱患者抬头,自然睁眼,双眼各滴一滴散瞳药,每5分钟滴1次,共滴3次。嘱患者闭目休息20~30min,待瞳孔散至7~8mm,即可行血管造影检查。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自身病情特殊,瞳孔散开较慢,可提前1h滴散瞳药,并增加散瞳次数,直到瞳孔达到理想效果方可进行造影检查。2.1.2由于眼底血管造影专业知识性较强,多数患者对造影检查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存在思想顾虑和疑问。这就要求我们以患者为中心,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详细讲述此项检查的目的、原理、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造影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评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患者对此项检查的认识、了解,消除紧张、恐惧心理。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增加患者信任度,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主动配合进行检查,同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2.1.3值班护士必须严格执行医疗制度,严密做好三查七对工作,检查药品有无破损或裂缝,确保药液无误,先消毒生理盐水及药液瓶口,然后抽取荧光素原液0.1ml加生理盐水5ml作为皮试液备用。用三通将0.9%生理盐水和荧光素钠原液3ml分别接好,准备穿刺待用。2.1.4造影室要求干净、整洁、避光通风,每日用紫外线灯进行消毒。室内备有抢救床、管道氧气、血压计、听诊器,心电监护仪一台,0.9%生理盐水、5%的葡萄糖及地塞米松、盐酸肾上腺素、苯海拉明等各种常用的抢救药品。一次性用品如注射器、输液器、三通、胶布等。应定期检查仪器、药品、一次性物品完好率,确保设备正常使用,保证药品及物品在安全有效期内。

2.2造影护理

2.2.1嘱患者放松身心,调整好照相机高度。取舒适坐位,下颌置于颌架,前额紧贴额杆,高低合适。头部尽量保持不动,双眼平视前方。2.2.2嘱患者将前臂平放于治疗车自制的小枕上,伸直前臂,在肘部选择清晰、粗直、弹性好且易于固定的静脉,局部皮肤用碘酒酒精消毒,进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胶布固定针头。试滴注少量生理盐水,询问患者有无疼痛,局部皮肤有无肿胀,若患者主诉无异常则说明针头确定在血管内。将生理盐水关闭,换成事先配好的荧光素钠皮试液,缓慢推入患者静脉内,在推注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心慌,嘴麻,恶心等不适感觉,若无异常,继续将皮试液推注完毕观察5~10min,若没有过敏反应则遵医嘱将荧光素钠原液3ml于3s内快速推入静脉内,推毕用少量生理盐水冲管,保证药业足量进入静脉内,开始计时做造影检查。2.2.3患者在造影检查时尽量睁大双眼。指导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听从医师指导,尽量避免眨眼和说话[4]。嘱患者按要求向上、下、左、右方向转动眼球,从不同角度拍摄眼底血管图像,明确病变部位。如果患者出现畏光流泪或上眼睑松弛,可帮其擦干眼泪并协助固定眼睑以配合造影检查。出现眼部疲劳可适当休息,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穿刺部位皮肤血管情况,如果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2.3造影后护理

2.3.1患者散瞳后短期内会出现视物模糊、头晕、畏光等现象,瞳孔恢复正常约需6~8h。因此,嘱患者造影结束后不要过分紧张,在此期间,应避免强光刺激,不要进行开车、攀高等活动,老年人应有家人陪伴,确保人身安全。2.3.2由于荧光素钠造影剂为无毒染料,可至患者皮肤、黏膜黄染[5],静脉注射后,在血液中60%与蛋白结合,在体内机体代谢,也不与组织牢固结合,主要由尿液排出,嘱患者在检查结束后多饮水,促进药物代谢排出,24h后症状会逐渐减轻直至消失。2.3.3造影检查结束后,患者不要马上离开,应继续观察20~30min。若无不适症状。住院患者方可返回病房,门诊患者方可离院,详细交代注意事项,整理好用物,做好文件的书写记录工作。

2.4造影检查中不良反应的相应对策

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轻中度较多,严重不良反应极少,但有死亡病例报道[6]。本组10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3例症状较轻,只有头晕、恶心的症状,经对症处理完成了造影检查。另有1例患者出现了心慌,头晕,嘴麻、呕吐的现象,立即中断检查,平卧,给予氧气吸入,地塞米松10mg壶入滴注,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心电监护30分钟,症状好转,护送回病房继续观察。其他101例患者都顺利完成了造影检查。关于出现不良反应的急救处置主要有以下内容。2.4.1患者偶尔会出现心慌、恶心等应激性症状,这可能与注射速度过快、单位时间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过高或一过性组织胺释放过多过快有关[7]。应认真听取患者主诉,采取保护措,防止患者跌倒。给予心理安慰,缓解紧张情绪,鼓励患者配合,顺利完成造影检查。2.4.2个别患者在做完造影检查半小时至1h内,出现皮肤瘙痒等麻疹,应给予抗过敏治疗,可口服扑尔敏或肌注盐酸异丙嗪25~50ml。嘱患者大量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必要时给予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皮疹或瘙痒症状会逐渐减轻消失。2.4.3由于操作的失误引起药液外渗时,应立即停止静脉注射,更换血管重新穿刺。对于外渗部位的皮肤进行应急处理,少量外渗可自行吸收,对于疼痛明显者可用2%普鲁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闭,肿胀明显者用硫酸镁或冰袋冷敷,24h后改为热敷。加强对局部皮肤的观察及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净,做好观察记录。

3讨论

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已被广泛应用于眼科门诊当中,对眼底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做此项检查时,护士要具备过硬的穿刺技术和丰富的应急处理能力,还要有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相关知识的储备,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心应手,心中有数,保证造影检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造影检查是否顺利,不仅仅取决于医师的操作技巧,更取决于医、护、患三方的配合[8]。本组105名患者在做造影检查的每一环节都得到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造影前的心理疏导,造影中的护理配合,生命体征的监测,造影后的健康指导,各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整套护理措施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取得了满意的造影效果,为疾病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充分体现了护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6.

[2]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57.

[3]谢燕文.进口荧光素钠用于眼底荧光造影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3,11(20):1846-1847.

[4]常红霞,李雪梅,崔霞.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副作用的观察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6,9(3):274-275.

[5]李云平,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医药杂志,2008,25(11):13.

[6]向方,张雷.荧光素钠静脉注射致过敏性休克死亡一例[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2,18(3):55.

[7]马文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应临床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15):46-47..

[8]杨琦,陈宏杰,丁红.护理质量控制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2010,2(6):505-506.

作者:刘建华 朱振华 单位:内蒙古包钢医院眼科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