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范文

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设计性实验生理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对象

1.1确定设计实验方案建立研究小组,制定课题计划,多方面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初步了解课题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安排实验方案,落实人员分工。第15周安排课堂讨论,每研究小组派1名学生汇报研究题目和初步实验设想方案,教师引导其他研究组成员对方案的可行性及合理性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小组成员根据意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修改并完善实验设计,最终明确实验方案。结果发现设计较好的课题不仅能够将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等多门医学学科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学生科研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为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参考依据。

12依据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在该阶段中,要求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展具体实验。由实验室提供各研究小组所需的实验动物、器材以及药物等相关物品。要求小组成员分工明确,保证实验能够按照既定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研究成员需要预测可能发生的各种实验误差,并及时制定预防误差的解决方法。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需在关键步骤上严控把关,以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和完成。

1..3设计性实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及时整理实验资料,统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获得符合实际的研究结果并且撰写出论文。该阶段工作主要利用课后时间完成。设计实验论文的撰写需严格参照医学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来完成。主要包括:题目、摘要与关键词、前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论文力求简短,要用最少文字,最短篇幅,精确地表述研究成果。同时,文字要流畅,要使用学术或专业用语来规范。教学20周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要求学生以PPT为辅助形式进行口头汇报并及时递交纸质材料。指导教师及其他学生进行相关提问。最后,指导教师根据课题设计情况、实施情况、报告者的陈述及对问题的回答情况等做出综合评定。

1.4设计性实验评价教师从设计质量、PPT答辩、论文等多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成绩。在学期末进行了关于生理实验学设计性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得到了以下资料。

2开展设计性实验的经验总结

教学实践表明,由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设计性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科研能力,凸现设计性实验的优越性。这一点可以通过学生调查问卷的信息反馈结果进一步证实。参与调查的学生中,88.69%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开展设计性实验,87.68%的学生表示设计性实验教学明显提高了自身学习兴趣程度,91.86%的学生表示非常希望增加设计性实验学时,认为对动手能力的提高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助的学生分别占83.71%和70.59%。由此可见,学生普遍认可设计性实验,并且有较强的提高自身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愿望。设计性实验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理念设计性实验设计通常涉及到多门医学学科知识的综合交叉运用,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医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促进学生及早体会医学各学科的密切联系和意识到系统全面学习医学知识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也有利于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利于学生开展科研活动设计性实验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认真设计每一步,否则一个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导致实验的失败而前功尽弃,因此每个学生都必须精心设计,规范操作。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了学生们的严谨的工作作风,为日后从事科研工作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科学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设计性实验从科研活动的每个环节着手包括如何选题、设计、实施以及论文如何撰写等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完整有效的科研训练,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整体科研素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实践表明,经过培训的学生在申请本校及本省各级各项相关科研项目时,通常具备比较清晰的科研思路,科研申请书质量、获得资助比率以及实施效果远远高于未受培训的学生,进一步证明了开放性设计性实验教学的优越性[4]。

2.3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设计性实验从最初选题、设计实验方案开展研究直至最后撰写递交论文过程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如何保证实验能够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这就需要每个实验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合理的科学合作关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协商后安排相应的职责,分工明确,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成员的责任心,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积极性,互补互助以共同发挥最大效率的能力。所以通过设计性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互相合作的意识,为以后踏入社会和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基础。

2.4教师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提高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教师来说无疑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崭新的挑战。如前所述,设计性实验的设计通常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以及最新研究成果的整合,要求教师具有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实践操作技巧、丰富的知识贮备以及一定的知识扩展能力。因此,在教学工作中,在注重知识积累的同时仍需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更新和充实学科体系,提高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及时转变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以适应探索性实验教学的需要。

3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此前,作者所在院校开设的生理学实验都是以验证性的动物实验为主,设计性实验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与解决对于设计性实验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推广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实验资源相对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激发。由于现有的生理学实验室主要用来开展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实验室资源配置方面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实验仪器及药品相对单一,实验技术比较简单等方面。这就导致部分学生设计的研究课题无法顺利开展,例如,学生设计的某药物对失血性休克的疗效观察,应以各种微循环指标的变化作为休克依据,但由于缺乏微循环检测设备,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血压作为指标来间接反映微循环的改变情况。实验室可利用资源的匮乏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在设计性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热情不高,最终使得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所以学校要进一步提升生理实验室的建设,完善生理实验室条件,使设计性实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初衷。学生设计的实验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生理学设计性实验实施阶段课时安排为10个学时,实验设计如果比较简单则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和学生得不到充分锻炼等问题产生;而实验过于复杂可能因为课时有限、实验室资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不能顺利实施。这就要求教师在选题和实验方案敲定时认真把关,根据教学时间和实验室资源的实际情况确保实验方案的可行性,保证设计性实验教学能够顺利开展。生理实验学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设计性实验的开设对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坚持不懈地把设计性实验纳入生理实验学教学体系中,不断完善设计性实验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更好地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服务。

作者:周蓉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生理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