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肝炎内科学论文范文

肝炎内科学论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肝炎内科学论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肝炎内科学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中医辨证治疗方法中医辨证治疗讲究辨证分析病症,根据具体病理变化辅以药物治疗。大致分为五型:湿热交阻型、热毒蕴结型、肝郁气滞型、肝肾阴虚型、脾胃失和型。(1)湿热交阻型:临床表现为面黄如橘、面垢厚重,舌偏红、舌苔黄腻、纳差、乏力等,治疗方法以解毒退黄、清热利湿为主。可采用茵陈、黄枝子、虎杖、藿香、郁金、海金沙、厚朴、车前仁煎服,并根据病情变化适当增减药量。(2)热毒蕴结型:临床常见口干苦、面黄、尿黄、脘痞泛恶、乏力病急。治疗方法以化浊开窍、清热解毒为主。可采用黄栀子、茵陈、大黄、犀角、黄芩、银花、连翘、郁金、菖蒲、紫草、板兰根、玄参、生地、胆草煎服治疗。(3)肝郁气滞型:临床常见口苦恶心、食欲不振、情绪抑郁、胸闷不舒、头晕目眩。治疗方法以和胃理气、疏肝解郁为主。可采用白芍、柴胡、丹参、枳壳、郁金、炒香附、甘草、茯苓煎汤服用。(4)肝肾阴虚型:临床常见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耳鸣、肝区隐痛、舌红少苔、两目干涩。治疗方法以养肝滋肾、养阴为主。可采用明沙参、当归、生地、金铃子、枸杞子、麦冬、丹参、淮药、白芍、谷芽煎服,适病情发展增减药量。(5)脾胃失和型:临床常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溏、食谷不化、喜暖畏寒、腰膝冷痛,严重者下肢浮肿、舌胖质淡。治疗方法以调肝和胃、健脾益气为主。可采用木香、砂仁、茯苓、鸡内金、麦芽、泡参、白术、丹参、甘草煎汤服用。

1.2疗效标准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有关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患者食欲好转、肝区痛感明显减轻、肝脏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肝脾症状稳定无恶化,肝区无明显压痛;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肝脏功能无任何好转。

1.3统计学处理所有患者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所有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2结果

经中医辨证治疗后,56例患者中显效患者26例,有效11例,无效患者19例,总有效率为66.07%,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病毒性肝炎主要病灶在脾胃,病灶累及肝胆。病毒性病灶发病主要由于体内湿热郁结,又外感病邪发生肝胆湿热阻滞、胆液运行紊乱,渗入血液引起皮肤黄疸。又因热毒蕴结、阳气失运、气血受阻,导致患者气滞血虚,中医治疗从祛湿利尿治疗为主。西医认为病毒性肝炎主要病变部位在肝,而中医认为病变部位主要在脾胃,但两者理论并无出入,中医学所述五脏是功能性概括,并没有指具体脏器,中医病理中所讲的脾脏发挥运用主升清、主运化、主统血的作用与西医中肝、胆、胃的作用相同。另外,治疗病毒性肝炎除药物治疗外还需再饮食和休息上多加注意。

本次研究中采取中医内科学治疗病毒性肝炎,运用中医理论诊断分型,并采取中医辨证法治疗病毒性肝炎,针对不同类型肝炎的具体病因对症下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过中医辨证治疗后显效率46.43%,有效率19.64%,无效率33.93%,总有效率为66.07%,治疗说明运用中医内科学治疗病毒性肝炎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是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凌梦思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