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析螺旋CT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临床上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5例,所有患者均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处理检查及分析,将其与术后病理结果作对比。结果:85例患者中共有40例患者为肿块型结肠癌,24例为浸润型结肠癌,42例淋巴结节转移,术前病灶诊断准确性达到了100%,术前分期、术后分期二者符合率达到90.0%。结论: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肠癌,并对影像资料进行处理,在临床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肠癌;诊断
结肠癌是一种消化系统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均发生了重大改变,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传统检查方式有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大便潜血试验、纤维结肠镜等已经不能满足临床治疗上的需求,随着螺旋CT的普及及图像处理的逐渐完善,结肠癌诊断变得更加简便、准确、全面[1]。本次研究收集85例结肠癌患者的影像学表现、CT肿瘤分期、病理结果等资料,其收治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结肠癌进行诊断,现在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共收集我院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结肠癌,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悉,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主要临床症状有腹部疼痛、腹泻、消瘦、便血、肠梗阻等。其中男性41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为(62±2.55)岁,病程在3周~4年之间,平均为(2.2±0.5)年。
1.2方法
1.2.1肠道准备在患者扫描之前1d进行常规肠道清洁,患者上床之前需口服清水500~800ml以充盈胃腔,上床取患者左侧卧位,进行肛管插管注气,注入气体量应以患者感觉腹部微涨为准,保留插管,观察定位像并调整充气量,以自然扩张肠管,在局部薄层高分辨扫描之前,插管补充或减少充气量,仔细观察靶区肠壁收缩、扩张的程度,通过这种方式明确靶区肠壁的舒张情况。
1.2.2扫描方法采用GELightSpeed螺旋CT扫描,去患者仰卧位平扫,或进行直接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碘海醇注射液100~150ml,滴注速度为2.5~3ml/s,在以病变区为中心情况下行动脉期扫描,延时时间为30~35s,静脉期延时时间为80~90s,在患者一次性屏气条件下实行全腹部扫描,在延时期间对靶区进行单层高分辨扫描,其层厚度在1.5~2mm之间,通过体位变换、肠管充其量调整,进行补充扫描。LightSpeed为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生产,管电压是120kv,250mA,扫描厚厚度是10mm,螺距为2。1.3癌症分期[2]手术之前采用Thoeni分期法进行分期。Ⅰ期为结肠癌被局限在肠腔内部,且肠壁无增厚;Ⅱ期结肠癌无侵犯,肠壁增厚;Ⅲa期为肠壁增厚且侵犯邻近组织,未侵犯到腹壁或盆壁;Ⅲb肠壁增厚,并侵犯到腹壁或盆壁,未向远处转移;Ⅳ期为有远处脏器转移。
2结果
2.1结肠癌患者的螺旋CT
动态增强扫描征象85例结肠癌患者中,2例升结肠局部有肠壁僵硬现象,其舒张度与正常肠管相比明显更低,其强化也较为明显,肠管厚度是2.2mm,上限为3mm;3例降结肠,肠腔内壁有直径<2.4cm小结节,结节强化明显,与结肠壁邻近,舒张度较差,肠腔不狭窄,2例升结肠。共有77例肠腔狭窄者,分别为23例升结肠、19例结肠肝区、9例结肠脾曲、10例降结肠,其余16例为乙状结肠。40例结肠癌患者有肿块型表现,肿块强化不均,多数为偏心性生长,呈现出菜花或分叶状,整体外形不规则,8例肿块表面有溃疡出现,4例肿块直径>5cm,且中央部位呈现出液化坏死现象;30例结肠癌肠壁有环形或半环形表现,有不均匀增厚,其厚度在3.1~5mm之间,其中共有22例增厚肠壁的密度比较均匀,CT值在28~38HU,有明显强化表现,CT值为48~62HU,1例呈现出液样密度,诊断为结肠黏液样腺癌。在85例结肠癌患者中,共发现80处癌灶,其中升结肠癌3例、降结肠癌2例分别发现有4处病灶。85例患者所有病灶均与手术所见保持一致,病灶显示准确率达到了100%。
2.2患者脏器受侵犯与转移
7例患者病灶在肠腔内部局限,其肠壁的厚度均<2.1mm,其周围脂肪之间有清晰的间隙;40例结肠浆膜面呈现出毛糙的状态,脂肪间隙比较混浊;24例患者肠腔内部从浆膜层突出,成为腔外肿块,并与前腹壁经过条索状阴影连接,腹膜呈现出饼状、条状改变;12例患者肝转移,其右肝或全肝出现圆形低密度的阴影,共有10例患者出现典型“牛眼症”,1例患者朝肾上腺结节转移;经螺旋CT诊断,共有淋巴结节转移42例,淋巴结节短径超过15mm的共有19例,呈现出多结节与多发结节融合状,淋巴结节短径未达到15mm的共有25例,这些患者呈现出多个结节状,经过强化之后其中央密度比较低。
2.3螺旋CT
术前分期、术后病理分期比较共有7例螺旋CT分期被粘膜层局限(T1),术后病理分期共有7例T1期,术前螺旋CT诊断有11例为肠壁浆膜层光滑,术后病理分期共有9例T2,术前螺旋CT共有31例Ⅲa期,36例Ⅲb期,术后病理分期共有15例Ⅲa期,26例Ⅲb期,术前螺旋CT分期共有5例为T4,这一点与术后病理分期一致。总体上来看,共有螺旋CT分期偏低10例,分期准确率达到了90%以上。
3讨论
结肠癌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该病临床诊断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结肠镜、钡灌肠检查[3],但是上述检查方法只能显示出患者结肠腔内情况,不能对腔外的病变情况进行显示,同时利用结肠镜检查患者需要承受一定痛苦,很多患者都难以承受,并且不容易通过高度狭窄肠腔,加上肠腔、肠道痉挛都比较狭窄,也可能会造成检查的失败[4]。传统单层CT扫描可以达到诊断结肠癌、直肠癌的目的,但是由于其扫描厚度较大,大大降低了对病灶大小检查的准确性,容易造成漏诊[5]。螺旋CT在检查中体现出检查快速、无禁忌症、密度分辨率高、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应用重建技术还能有效弥补检查方式空间分辨力低的不足,不仅可以将肠腔内部的病灶显示出来,同时还能将肠壁、肠壁以外的情况显示出来[6],并提供病灶侵犯淋巴结、周围组织及远处转移的情况,其高分辨薄扫有利于提升诊断准确性。由此来看,在结肠癌临床诊断中,螺旋CT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相关研究称,在运用动态增强扫描技术时,利用动脉期不仅可以对肿块动脉血供、邻近动脉进行观察,同时还能对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进行诊断[7]。结肠充气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X线辐射量,对细微结肠浆膜面的光滑度进行准确诊断。本组资料中共有36例通过浆膜面异常情况诊断病灶已经侵犯了邻近组织。肠腔为空腔脏器,其肠管的形态与位置都是不恒定的,这种情况下显示肠壁滞留病变就受到了限制,研究过程中尽量扩张结肠,为调整充气量提供了空间,可见其在诊断小病灶上存在一定独到之处[8]。结肠癌局部侵犯会沿着肠管的纵向扩散,突破浆膜层之后侵犯邻近组织,体现了结肠癌病变发展的多向性特点,临床诊断中可以利用多平面、多角度重建观察病灶,诊断病变的形态、部位、范围,特别是可以诊断出肠环受到侵犯的范围、肠管受到侵犯的长度以及病变段肠壁浆膜面受到侵犯的情况,是否出现肠系膜增厚、网织状血管、淋巴结增多或重大等,上述方面均可以得到更多信息。总之,采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可以直观的、细微的、全面的诊断出结肠癌病变,与其他诊断方式相比,这种诊断方法的临床诊断与分期都更加准确。
参考文献
1陈义磊,刘浩,卢虹,沈靖.进展期结肠癌局部浸润的多排螺旋CT表现与病理学TN分期对照[J].淮海医药,2018,36(03):303-306.
2陆舜钦,管竹春,鲍丽娟.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在结直肠癌诊断及分期中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8,16(03):100-102.
3岑峰,张锋玫,覃求,黄军荣.改良64层螺旋CT仿真内镜技术在中青年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研究[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8,27(01):5-8.
4全国彪,张康胜,温志玲,欧春燕,陈俏倩.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7,18(05):396-398.
5欧鸿儒,贾红明,张冠业,简坚成,邓博,袁建青.结肠癌侵犯浆膜面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J].广东医科大学学报,2017,35(04):441-444.
6孟雷,李艳彬,许崇永,都继成.MSCT平扫加增强检查联合后处理技术在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0):138-141.
7孟雷,李艳彬,许崇永,都继成.低张水灌肠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分期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7,22(01):175-176.
8徐凡,郭媛,吴梅,吴红珍,江新青,孔庆聪.320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价值[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5,4(02):100-104.
作者:曾龙 单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