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螺旋CT增强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三期增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及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69例,患者于术前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对患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收集,对CT扫中肿瘤的大小、数目以及病灶的强化度进行分析,通过与术后的病理检查果进行对照,判断CT对肿瘤的诊断准性。结果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膀癌患者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照CT对膀胱癌患者病变检出的准确性高94.20%;且对肿瘤的大小、形态、数以及强化程度显示良好,能清楚区分肿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结论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膀胱诊断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床医生实施外科干预,可作为为膀胱癌常规检查方法。
【关键词】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膀胱癌;诊断应用
膀胱癌常发生于膀胱的黏膜上,作为全身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其肿瘤发病率占泌尿生殖系统第一位[1]。膀胱癌的发生不受年龄限制,有研究称,其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多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膀胱癌多以血尿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肿瘤的恶性程度、形态、数目等并不能通过出血量与血尿持续时间的长短来进行判断,因此需对患者进行进一步检查进行确诊[3]。临床上常通过综合患者既往史、家族史,结合症状、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做出初步判断,并通过对患者尿常规检查、腹部和盆腔B超等进行进一步定位及定性诊断,再行膀胱镜、静脉尿路造影、盆腔CT等进行明确诊断[4-5]。随着我国科技实力的日益进步,多层螺旋CT(MSCT)逐渐广泛应用于我国各个医疗单位,有研究称,多层螺旋CT应用于诊断膀胱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6]。为此,本文对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的诊断应用进行了研究,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膀胱癌的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例,女18例,年龄28岁~77岁,平均年龄(45.97±12.65)岁。入选标准:(1)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及过程知情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无丢失者;(3)均接受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碘过敏史以及其他相关药物过敏者;(2)CT扫描禁忌症者;(3)意识、沟通障碍者。所有患者入院就诊均以肉眼可见血尿、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腰部酸胀等为主要症状。
1.2设备与检查方法检查
前24h告知患者饮用流质食物,并于扫描前120分钟告知患者充分饮水以充盈膀胱,并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实验结果阳性者不进行增强扫描检查。采用西门子Sensation64层螺旋CT机对69例患者进行CT扫描。69例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自耻骨联合下缘至膀胱顶部。69例患者先进行常规平扫再使用对比剂增强扫描。CT扫描设置参数:管电压120kV,管电流100mA,螺距为1,层厚0.5mm,矩阵512×512。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5~3.0mL/s的注射速度经肘静脉注射含碘量为300mg/mL的碘海醇造影剂100mL,进行动脉三期动态扫描。于注射造影剂完毕后45s开启监测扫描。增强三期扫描中需配合患者屏气,动脉期扫描:25~45s后进行、静脉期扫描:60~90s后进行、延时期扫描:3min~5min后进行,将扫描图像进入计算机后台进行图像后处理。
1.3图像分析
由两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最终所得图像资料共同阅片,对CT图像上肿瘤的形态大小、部位、钙化以及转移情况等进行记录,观察盆腔内有无转移,并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以共同商议结果为最终诊断结论。
2结果
2.169例患者的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示:癌灶多以单发为主,癌灶共计78处,形态多不规则,56例(81.16%)为菜花状,9例(13.04%)为乳头状,12例(17.39%)为散在丘地状;大小约为0.45~6.73cm,平均直径(3.01±0.85)cm,其中35例癌灶位于膀胱左侧壁,26例位于膀胱右侧壁,5例位于膀胱后壁,2例位于膀胱前壁,11例位于膀胱顶壁,共27例癌灶位于膀胱三角区。
2.269例患者的CT扫描检查结果
CT扫描检查结果示:69例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其中6例患者于CT检查中未见明显异常,2例病变于术后重新读片发现,共计65例于CT扫描中出现异常征象,CT对病变检出的准确性为94.20%(65/69)。病灶单发56例,多发9例,共发现病灶73处,大小约为0.53~10.96cm,平均直径(2.97±1.42)cm;53例肿块为菜花状,肿块表面凹凸不平,部分侵入肌层;6例为乳头状结节肿块,侵犯粘膜层;13例为散在丘地状;33例癌灶位于膀胱左侧壁,25例位于膀胱右侧壁,6例位于膀胱后壁,3例位于膀胱前壁,8例位于膀胱顶壁,共19例癌灶位于膀胱三角区。47例出现膀胱壁出现不规则性局部增厚,6例出现膀胱壁内浸润现象且肿瘤侵犯膀胱外组织。CT平扫显示:58例(89.23%)病灶部位密度与正常膀胱组织相等,且密度均匀,7例呈密度不均的稍高密度影,8例(12.31%)患者可于肿瘤表面见点状、片状钙化灶。CT增强扫描显示:三期增强扫描后所有病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强化,其中均匀强化59例,不均匀强化6例;并于延迟期病灶密度出现明显降低,肿瘤继续强化,且51例充盈缺损,8例隆起,4例膀胱壁局限性增厚,2例膀胱壁广泛性增厚。3例患者膀胱周围淋巴结出现肿大,肿瘤累积周围组织、器官11例(精囊腺7例,前列腺1例,腹直肌1例,多部位受侵犯2例),所有肿瘤均未出现远处转移现象。7例病灶部输尿管、肾部出现积水,1例输尿管、肾部双侧出现积水。
2.3病例分析
患者,女,83岁,因间断性肉眼血尿1周入院接受检查,且呈洗肉水样,伴血块,呈全程血尿。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诊断结果提示为膀胱癌,后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结果证实。
3讨论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由于本病无典型临床症状,因此具有较高的误诊率[7]。血尿是大多数膀胱癌患者最初的临床表现[8]。但由于血尿可自行出现减轻或停止现象,容易给患者造成“病愈”的错觉,因此可能造成病情进一步发展。而部分患者发现存在血尿时,往往已经错过肿瘤治疗的最佳时期。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膀胱癌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9]。当前临床上对膀胱癌进行诊断最主要的一种检查方法即为膀胱镜检查。运用膀胱镜对膀胱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对膀胱壁内的病灶情况能进行清晰反映,但是对膀胱壁外组织脏器病变的侵犯程度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因此可能会导致临床上对疾病出现误诊、漏诊[10-11]。文献报道显示,MRI、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肿瘤肌层的侵犯程度显示清楚准确[12]。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CT扫描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更进,CT扫描在膀胱癌的早期诊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充分弥补了膀胱镜检查中对壁外侵犯显示的不足之处,对膀胱癌的手术方式更加具有指导性,而螺旋CT的增强扫描更加具有优势[13]。MSCT三期扫描技术不仅能广泛显示病灶情况,还能做到无间隔扫描,且由于其扫描速度快、安全无创、价格适当等优势更易于被患者广泛接纳[14]。MSCT三期动态扫描能够获得更高质量图像,对病灶的显示更细致。由于其适用人群更为广泛,且具有经济、便利等特点,因此MSCT更能被患者所接受且应用率高[15-16]。本文通过采用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69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研究结果显示: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对膀胱癌患者的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照,CT对膀胱癌患者病变检出的准确性高达94.20%;且对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以及强化程度显示良好,能清楚区分肿瘤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膀胱癌的CT扫描特征主要表现为膀胱内存在向内突出的肿块,局部膀胱壁出现不规则的增厚僵硬,在平扫时膀胱病灶大多数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15-16]。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有较高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临床医生实施外科干预,可首选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陈运贵 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一矿职工医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