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分析住院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救治的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分析了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966例占65.4%,女性患者510例占34.6%,患者年龄大多在18~40岁,主要由派出所送入我院治疗,经过治疗符合出院标准患者主要由派出所、市救助站、家属接走;有1175例(79.6%)能说出其家庭具体住址,有301例(20.4%)患者不知家住何处。患者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广东、河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468例,占31.7%,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患者579例,占39.2%;根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危险性评估标准,以3级患者最多,占25.9%。结论流浪精神病患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以精神分裂症、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疾病为主,对社会具有一定的危害性,有关部门应加强管理。
【关键词】住院精神病患者;流浪;流行病学
随着生活压力增加和人口流动性增强,流浪精神病患者日益增多,这给社会治安及民众的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威胁。加强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管理、治疗和控制,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们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市外来人口显著增加,流浪精神病患者随之增加,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难度增大[1]。了解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可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他们进行有效救助、治疗和干预提供科学的依据。为此,笔者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救治的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救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147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患者诊断均符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目录中相关疾病诊断标准[2];(2)患者的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1)不能明确诊断为精神疾病的患者;(2)先天性智力障碍患者。
1.2方法
自制《住院流浪精神病病人调查表》,由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的医务人员按照调查表要求,查阅患者病历、收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方式、出院方式、地域分布、疾病类型、临床表现及危险程度等,将收集资料录入计算机中,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危险程度分级参照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危险性评估标准[3]分为0~5级:0级:无任何危险行为;1级:口头威胁,叫喊;2级:局限在家庭中,出现打砸行为,能被劝说;3级:不分场合出现打砸行为,不被劝说;4级:不分场合出现打砸并伤人行为,不被劝说;5级:有纵火或使用管制性危险武器伤人行为。
2结果
2.1基本情况
共调查了流浪精神病患者1476例,其中男性患者966例占65.4%,女性患者510例占34.6%,患者年龄大多在18~40岁,主要由派出所送入我院治疗,经过治疗符合出院标准患者主要由派出所、市救助站、家属接走。
2.2患者的地域分布情况
1476例患者经治疗后,有1175例(79.6%)能说出其家庭具体住址,有301例(20.4%)患者不知家住何处。患者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广东、河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
2.3患者的疾病类型
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468例,占31.7%,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患者579例,占39.2%。2.4患者危险程度分级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根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危险性评估标准,以3级患者最多,占25.9%。
3讨论
流浪精神病患者具有一定攻击性,严重威胁社会治安和人们生命安全。陈青等[4]报道,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地区以及文化程度的人群,其精神病发病率及发病因素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于海等[5]报道,流浪精神病患者一般病史较长,同时伴有一定智力障碍,常常由于家庭及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到处流浪,部分患者会流浪到较远的地方。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救治的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发现,精神病患者主要为男性青壮年人群,年龄大多数为18~40岁,男性占65.4%。精神病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与社会、环境、家庭、遗传及患者本身的心理因素等有关,精神压力和工作压力大是导致男性精神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本研究中,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住院患者主要由派出所和市救助站送诊,经过治疗符合出院要求的患者主要由派出所、市救助站及家属接走,这种情况与王楚等[6]的报道情况相似。本分析结果显示,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以外省患者居多,患者主要来自湖南、广西、广东、河南、四川、湖北、江西等地。不同疾病类型和危险程度的流浪精神病患者对社会造成威胁不同。本分析结果显示,我院收治的1476例流浪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468例,占31.7%,急性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性障碍患者579例,占39.2%;根据国家严重精神障碍管理危险性评估标准,以3级患者最多,占25.9%。由此可见,在这些患者中,部分患者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能会对民众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政府和社会应对这种情况加以重视,根据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降低其对社会的威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更好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丽婵,苏珊娜,谢灵玉,等.流浪精神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5):2049-2051.
[2]戴云飞,肖泽萍,赵敏,等.ICD-11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在中国的工作进展[J].中华精神科杂志,2015,48(2):126-127.
[3]钱烈,赵志宏,李萍,等.流浪精神病人收治中的伦理困境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29(5):894-897.
[4]陈青,万敏,班春霞,等.上海流浪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患病率的回顾性评估[J].上海精神医学,2014,26(3):149-156.
[5]于海,李启斌,谢振国,等.桂林流浪精神病人疾病谱相关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6,22(2):335-337.
[6]王楚,伍业光,潘竞志,等.流浪精神病患者传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及行为方式[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6):975-977.
作者:刘真文;彭静;袁智云;梁宝珍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七人民医院医疗救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