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2008—2014年甘肃省武威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8—2014年武威市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中报告的乙型肝炎情况,了解其发病与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8—2014年武威市共报告乙型肝炎57230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6.27/10万和0.15/100万,2008—2014年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乙型肝炎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病例较多、而9—11月病例较少,各区(县)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凉州区564.23/10万、古浪县374.48/10万、天祝县311.68/10万和民勤县182.78/10万,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13.138,P<0.05),2008—2014年报告病例男女比例1.45∶1,主要集中在20~49岁(64.45%),19岁以下和30~39岁人群报告比例逐年降低,报告发病职业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农民(民工,65.95%)、学生(13.22%)和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5.27%),各年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04.384,P<0.05),学生、工人以及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报告发病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农民(民工)报告发病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结论武威市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农民(民工)构成比例增加,应继续加强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及乙型肝炎的监测和控制。
关键词:
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预防控制
乙型肝炎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3]。甘肃省武威市为乙型肝炎高发地区,2008年被国家传染病防治重大专项专家组定为乙型肝炎防治示范区和流行病学研究现场[4]。经过多年的努力,武威市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特征已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为进一步了解武威市乙型肝炎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本文分析了2008—2014年乙型肝炎监测数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人口学资料来源于武威市统计局。
1.2统计学分析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描述性分析2008—2014年武威市乙型肝炎报告病例,不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1.3质量控制病毒性肝炎诊断由临床医生参照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确诊,确诊病例录入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最终由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审核并删除重复报告病例。
2结果
2.1发病情况2008—2014年武威市共报告乙型肝炎57230例,其中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36.27/10万和0.15/100万;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比例由2008年的93.05%降低到2014年的37.57%;2008—2014年乙型肝炎发病率和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构成比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见图1。
2.2流行病学特征
2.2.1时间分布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其中1—3月病例较多(分别占10.64%、10.53%和10.25%),而9—11月病例较少(分别占6.12%、5.75%和6.51%),见图2。
2.2.2地区分布各区(县)均有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凉州区564.23/10万、古浪县374.48/10万、天祝县311.68/10万和民勤县182.78/10万。2008—2014年不同地区报告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813.138,P<0.05),见表1。
2.2.3人群分布
2.2.3.1性别分布2008—2014年报告男性病例33901例、女性23329例,男女比例为1.45∶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4.69,P<0.05)。
2.2.3.2年龄分布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4.45%;19岁以下和30~39岁人群报告比例逐年降低,而其他年龄组人群报告比例逐年升高,见表2。
2.2.3.3职业分布2008—2014年报告发病职业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农民(民工)、学生和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5.95%、13.22%和5.27%;2008—2014年学生、工人以及干部职员(离退人员)报告发病比例呈现降低趋势,而农民(民工)报告发病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各年报告发病病例职业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2008—2014年武威市乙型肝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36.27/10万,报告发病率逐年降低,较2005—2010年报告发病率(734.11/10万)明显降低[4],但仍高于全国2004—2012年发病率(82.10/10万)[5];乙型肝炎占病毒性肝炎比例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占37.57%,显著低于2014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水平[6],与2009年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在武威市全面实施是分不开的。2014年乙型肝炎报告发病率为63.83/10万,高于甘肃省其他地区[7],与乙型肝炎潜伏期长、患者迁延不愈等有关。
2008—2014年武威市乙型肝炎报告病例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与相关报道一致[8],可能与各区(县)生活习惯、医疗水平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有关。乙型肝炎病例全年各月均有报告,其中1—3月较多,而9—11月较少,因此应加强春季前的免疫预防工作和春季的防控工作。与2005—2010年报告基本一致[4],2008—2014年报告病例男女比例为1.45∶1,主要集中在20~49岁,19岁以下人群比例逐年降低,与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提高、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15岁以下人群查漏补种等工作,使低年龄人群得到有效保护有关,而成人比例高与疫苗接种率低、卫生习惯差、社会交往机会多、婚外性接触、吸毒等相关[9]。报告病例职业构成前三位依次为农民(民工)、学生和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不同职业构成差异显著;报告病例学生、工人以及干部职员(离退休人员)比例呈降低趋势,而农民(民工)呈增加趋势,说明我国综合免疫接种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10-11],但有必要进一步扩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范围。
目前,人们对乙型肝炎危害的认识程度较高,但自报患病人群仅61.79%有就诊行为,9.67%未做任何治疗。有研究报道,乙型肝炎造成的失能调整生命年(DALY)的损失为425.50万~1073.35万,按2001年人均GDP为7543元的水平估计,乙型肝炎造成的总经济损失高达586.29亿元~1077.97亿元[12]。家庭内无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乙型肝炎接触史、手术史和创伤性美容史等是乙型肝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13-14]。根据武威市乙型肝炎流行特征,防控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①加强监测,规范乙型肝炎的诊断、报告和管理工作,避免重复报告。②加强乙型肝炎防治健康教育,提倡健康行为生活方式,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特别是高危人群。③重视新生儿疫苗全程接种,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和15岁以下人群查漏补种等,开展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努力做好乙型肝炎疫苗的复种工作,必要时行乙型肝炎疫苗和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联合免疫。
作者:康禄才 张菊芳 张志刚 单位:甘肃省武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甘肃省凉州区张义镇中心卫生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