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临床医学教学改革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各高校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改革现有的临床教学模式是摆在各高校医学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医学院校开展针对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提升临床医学教学质量、提升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实现提高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医学生;综合能力;临床医学;教学改革
临床医学的主要目标是依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分析疾病病因、明确病灶位置并制订“个体化”的诊疗方案。那么,如何提升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水平,改革现有的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是摆在各高校医学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培养医学人才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特点决定了医学人才除了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临床思维及临床决策能力。要经过正规、严格的实践训练,掌握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技能。当前是终身学习时代,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医学人才应该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自主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因此,临床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采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激发其对于临床实践的兴趣。
1.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临床医学包括多类技术内容,具有较高难度,如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则很难精通临床医学知识的内涵。学业成绩是衡量大学生学业适应的重要指标,不仅是学校、社会评判学生学习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判断自己在班级中学习地位的重要依据。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关键在教师,主阵地是课堂。学生大多时间是学习,因此,每位教师必须切实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艺术,改革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智慧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增强临床实践能力。国内临床医学理论知识偏多、实践内容相对较少,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临床医学的发展。实践能力是一名合格医生应当具备的重要技能,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智能、思维方式及运用、分析知识的方式和方法。以建立核心课程体系为基础,保证培养人才的专业根基。加强医学基础课程的改革,减少医学基础课程横向知识的重复,进一步促进医学基础课与公共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注重临床专业课程的改革,开设一些反映临床诊疗技术新进展的选修课,扩大学生在医学实践中的适应性和兴趣点。
二、改革课程体系
医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根据各学科在医学课程中的重要性,把全部课程分为核心课程、指定选修课和自由选修课,并随着医学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增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和边缘课程。在保证完成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允许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选修本人感兴趣的知识领域,以此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实现培养复合型临床医学人才的目的,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必须遵循学科交叉原则。其他医学学科与临床医学的有机融合,可以更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各学科的精髓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工作
1.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医学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专业知识培训与举办行业专家讲座等形式,切实加强教师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其更加适应当代临床医学教学工作的需求。在临床医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学生们参与到临床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之中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升其学习动力。与此同时,学生通过总结各类临床案例,也能够意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为教师后续教学工作的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模式,是根据学生在学习中所涉及的各类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边实践边学习的教学模式。PBL模式从提出问题,一直进行着探索和完善,其基本的教学过程一般是按单元试教: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病历向学生提供有关病人的信息(即提出问题);其次,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进行讨论,提出最可能的分析思路(即提出假设),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意见归纳为几个比较集中的问题,由学生选择某一问题进行自学,并准备书面报告;最后,学生们就自己所准备的内容进行报告,再展开讨论,对最初的假设进行论证,将所涉及的问题再次进行集中汇报和讨论,如此滚动实施,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医学知识及实践技能的理解及提高,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施PBL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获得与掌握知识的能力。
3.健全临床医学评价与考核体系。学校应当拓宽考核内容,用多种考核形式按比例换算成绩的方式取代原有的唯学习分数论评价考核体系。医学院校每年都有大量的实习生前往医院实习,对这些学生的考核工作应当充分考虑医院对学生实习的综合评价。同时,新式学生评价考核体系应当兼顾理论与实践考核内容。教师在期末考评或者阶段性评价工作中将学生理论学习与医学实践表现综合评分,汇总得出学生的总分。评价体系还可以增加计算机能力、责任意识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4.增强实践技能培训。实践教学环节是医学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会知识、锻炼临床思维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临床医学教育的教学改革,要突破现有的实践教学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通过临床教学内容、考核方式、教学管理等一系列改革,以真实的知识建构情境,促进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学习向思考型、创新型学习模式转变。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与协作配合精神。
四、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及沟通能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重视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耐心、细致地与病人沟通。我们的医生都很年轻,对病人要像社会上对邻居、对朋友一样,尊老爱幼,讲礼仪、懂礼貌。作为病人他们在医生面前常常会自卑,因为从医学角度讲,医患信息不对称,在医院的特定环境中,他们都对医务人员尊重有加,因此我们更应该以尊重的态度来对待病人,创造一种互相尊重的氛围。综上所述,临床医学的教学改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将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当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此方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惠品晶 胡春洪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