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骨微环境对骨性的损伤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IA法分析26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8例为骨转移)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CTP水平。结果肿瘤骨转移患者ICTP水平较肿瘤非骨转移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1.35%(127/178),特异性为91.23%(104/114),准确性为79.10%(231/292);各种嗜骨性肿瘤中,敏感性分别为:前列腺癌96.00%,肺癌86.05%,胃癌83.33%,乳腺癌55.10%,鼻咽癌45.16%。结论ICTP对肿瘤骨转移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治疗后癌症患者的随访及预后判断有帮助。
【关键词】肿瘤诊断胶原I型吡啶类骨肿瘤肿瘤转移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有助于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目前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是早期诊断骨转移的首选方法,但其局限性在于特异性差,各种骨骼的炎症及代谢性疾病均可出现放射性核素的异常浓聚,无法监控骨骼的代谢活性[1]。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pyridinolinecrosslinkedcarboxyterminaltelopeptideoftypeIcollagen,ICTP)是仅来源于骨质病理性破坏的产物[2]。笔者观察26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ICTP水平,探讨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年7月~2005年12月治疗的恶性肿瘤262例,包括乳腺癌77例,肺癌59例,前列腺癌33例,鼻咽癌44例,胃癌49例。依有无骨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1)转移组178例,男性98例,女性80例,年龄(59.0±7.3)岁(25~91岁);其中乳腺癌49例,肺癌43例,前列腺癌25例,鼻咽癌31例,胃癌30例;单处骨转移142例,多处骨转移36例。(2)非转移组84例,男性56例、女性28例,年龄(58.0±7.0)岁(28~89岁);其中乳腺癌28例,肺癌16例,前列腺癌8例,鼻咽癌13例,胃癌19例。(3)收集2006年45月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57.0±6.9)岁(32~60岁)。转移组、非转移组及对照组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骨转移诊断标准依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X线、CT、MRI、ECT、PET)、病理诊断和生化指标诊断[1]。
1.3方法
1.3.1仪器和试剂洗板机(1575型,美国BioRad公司);孵育振荡器(StatFax2200,美国Awareness公司);酶标分析仪(680型,美国BioRad公司);EIA试剂盒(芬兰OrionDiagnostica公司)。
1.3.2检测方法空腹采集静脉血3mL于真空管,半小时内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置-20℃冻存,检测前恢复至室温,使用EIA试剂盒,严格按说明书操作;酶标分析仪测定D值,Quadratic方式分析血清ICTP水平。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组间、多组χ2检验。
2结果
2.13组ICTP水平见表1。
表1肿瘤骨转移与非骨转移血清ICTP水平
Tab1TheserumlevelsofICTPincancerpatientsandhealthycontrolsμg/L分组nICTP对照组303.16±0.882非转移组844.75±2.33转移组1789.47±7.78单处1429.43±7.70多处369.62±8.61ICTP: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非转移组比较,:P<0.05.
2.2以对照组的x+2s作为cutoff值,即ICTP>4.924μg/L为阳性,计算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评价指标。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1.35%(127/178),特异性为91.23%(104/114),准确性为79.10%(231/292)。
2.3在嗜骨性肿瘤中,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水平依次为:前列腺癌、肺癌、胃癌、乳腺癌、鼻咽癌;其中,前列腺癌、肺癌、胃癌与乳腺癌、鼻咽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比较
Tab2ThesensitivityofICTPindiagnosisofbonemetastasesincancerpatients病种n阳性数敏感性/(%)前列腺癌252496.00肺癌433786.05胃癌302583.33乳腺癌492755.10鼻咽癌311445.16ICTP: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与乳腺癌、鼻咽癌比较,:P<0.05.
3讨论
骨骼是继肝脏、肺部之后第3个易发生肿瘤转移的部位,晚期恶性肿瘤2/3有骨转移,尤其是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几种嗜骨性肿瘤,骨转移率可高达80%以上[1]。骨转移带来的癌性疼痛直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早期发现骨转移,特别是提高各种癌症患者无症状骨转移的检出率尤为重要。
ICTP仅来源于成熟骨基质,是骨基质破坏时I型胶原蛋白在基质金属酶(MMPS)介导下释放的交联降解产物,以完整的免疫肽段释放入血。ICTP的变化可反映I型胶原的降解速率和骨基质的病理性破坏程度[23]。Mitsurn等观察到,在肿瘤骨转移的病人中溶骨性和成骨性骨代谢指标有明显升高;在所有溶骨性骨代谢指标中,血清ICTP最有价值,敏感性达到48.6%,特异性达到91.0%[4]。无论前列腺癌、乳腺癌还是肺癌患者血清ICTP水平均与骨转移的负荷相关,随侵犯程度增加而增高;肺癌的这种趋势更为明显,且不受激素的影响,仅反映骨质病理性破坏程度,因而对骨转移的诊断准确性高[5]。临床观察ICTP水平与骨痛程度相关,ICTP升高骨痛加剧。ICTP是前列腺癌、乳腺癌和肺癌随骨痛加剧而升高的唯一的标志物[6]。通过监测ICTP的变化可评估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效果和病情转归。
骨转移的靶向性不仅取决于骨骼的解剖特点及血液灌注量,还与恶性肿瘤的骨营养性密切相关[7]。恶性肿瘤侵犯骨骼后,通过对骨微环境的影响可产生成骨性损伤和溶骨性损伤,但不同的肿瘤发生骨转移时,骨损伤的表现各不相同,多数肿瘤的骨转移表现为混合型,也可能以其中一种损伤为主。乳腺癌的骨转移多为溶骨性和成骨性同时存在;肺癌的骨转移大多为弥漫性的溶骨性损伤;前列腺癌的骨转移是成骨性的骨质破坏;鼻咽癌的骨转移表现为溶骨性损伤占66.0%,成骨性骨质破坏21.2%,混合型12.8%;胃癌的骨转移表现为以溶骨性骨质破坏为主[1]。本文结果显示,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ICTP水平明显升高,转移组与非转移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移组高于对照组可能与肿瘤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各种刺激影响破骨细胞的活性有关。本组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1.35%,其中前列腺癌、肺癌、胃癌均>80%,乳腺癌、鼻咽癌则在50%左右,高于国外学者报道,而与国内学者报道相近;特异性为91.23%,准确性为79.10%,与国内外学者报告基本一致[34,89]。
笔者认为,不论是成骨性、溶骨性还是混合型骨转移,ICTP均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肿瘤骨转移的辅助诊断。由于取样方便,无放射性损伤,ICTP特别适合癌症患者治疗后的随访及预后判断。值得注意的是,ICTP对骨转移无法定位,随访监测过程中对高度可疑患者必须结合影像检查明确诊断,提高癌症患者无症状骨转移的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