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临床护理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效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护理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冠心病;介入治疗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多发病,且其治疗预后效果不佳,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影响[1]。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介入治疗的应用在挽救冠心病患者生命,改善治疗预后方面具有卓越贡献,但仍不能达到十分满意效果,不可避免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发生[2]。且随着人们意识的转变,在对患者开展积极治疗工作的同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引起了关注。2015年9月—2017年4月笔者观察了给予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具有科学指导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上述时期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进行诊治的11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均符合《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3]关于冠心病诊断标准及介入治疗手术指征。患者年龄>18岁;患者无语言、认知功能异常,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过敏体质者;1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者;血液、内分泌、免疫系统病变或伴较严重感染、肿瘤者;伴心包炎、心脏瓣膜病、急性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对治疗结果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者;痴呆、不能配合治疗者;研究资料不全者。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7例,男38例,女19例;年龄43~82(58.7±6.3)岁;冠心病病程4~11(7.5±1.4)年;心功能分级[4]:Ⅱ级19例,Ⅲ级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稳定型心绞痛11例;单支病变32例,双支病变25例。观察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年龄42~85(58.9±3.1)岁;冠心病病程3~13(7.6±1.0)年;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稳定型心绞痛12例;单支病变33例,双支病变2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类型及病变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经桡动脉穿刺进行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入院第1天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运用护理程序收集资料,核实患者身份,入院告知,进行入院护理记录,评估患者致病因素、基本生命体征、并发症、心理状态、社会关系、家庭环境、营养状态等。参考文献[5]中方法自制临床护理路径表,结合患者评估结果制定护理内容,并向患者发放护理路径表,根据表格讲解护理内容和预期目标,希望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配合。遵医嘱执行检查和治疗,并说明住院制度、检查注意事项,及时运送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护士长每天对护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督促指导。
1.2.2入院第2天至术前1d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及所反映的问题,了解其心理需求和不良情绪产生原因并给予及时解决,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建立治疗信心,正视疾病和治疗,保持充沛精力和健康心态,并给予患者充足时间做治疗决定。进行临床常规检查,观察患者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维持良好的下肢血液循环状态;训练患者咳嗽、呼吸以及床上大小便动作,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术前禁食、禁水,避免术中发生误吸;预防低血压、低血糖发生。
1.2.3手术日继续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协助患者进入介入室,建立静脉通道,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后持续监测心律24~48h,观察穿刺部位渗血及血肿发生情况,预防脱水,给予适当液体输注以维持正常体液量。拔管时向患者解释清楚,消除恐惧和思想顾虑,获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同时转移患者注意力,降低拔管异常感。保留静脉通道,准备好常用急救药品,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咳嗽、胸闷等异常表现,做好急救措施。按医嘱操作,正确给予抗生素及抗凝药物,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
1.2.4术后第1天至出院前1d指导患者床下活动,观察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患者疼痛状态给予相应疼痛护理,维持病房舒适环境,嘱患者规律生活,早睡早起,预防便秘,营养护理,及时发现患者不适症状并给予相应处理。
1.2.5出院日给予患者出院指导,继续保持规律生活习惯及健康饮食,家庭环境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干净整洁。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冠心病诱发因素,预防便秘发生,必要时可应用缓泻药,降低因便秘而增加冠心病复发危险;洗澡也是诱发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掌握安全洗澡时间[6];适当活动,避免剧烈运动,以不导致心悸、气短、胸闷等为运动原则,循序渐进;指导患者家属学会脉搏测量方法,了解饮食、活动、药物应用等相关知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定期带患者复诊。
1.3观察指标①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7]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量表含20条项,应用四级评分(1~4分)法,总分×1.25为标准分,SAS评分≥41分或SDS评分≥51分表示患者有焦虑、抑郁状态发生。②比较2组患者经护理后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源性休克等)和负性效应(低血压、腹胀、血肿、入睡困难、便秘等)发生率。③评估2组护理效果,包括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应用国家卫生部患者满意度调差问卷[8]测评。护理质量合格率:应用评分方式测评责任护士护理工作,以考核评分(80%)+患者满意度评估(20%),分数不小于80分计为合格。健康教育达标率:通过健康教育问卷对患者及家属知识掌握进行评分,分数≥60分则达标。④比较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1.4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标准差(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护理前2组患者SAS、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临床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2.2并发症及负性效应比较经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2.3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
2.4住院时间及费用比较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4±2.3)d,住院费用为(16439.7±3216.4)元;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9.4±1.2)d,住院费用为(11678.4±2617.4)元。组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近年来新型的一种将循证医学、持续护理以及整体护理等相互结合并给予相应改进的标准化护理方法,是医护人员根据患者自身状况,针对某种疾病而制定的住院期间护理日程计划表,以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具有高效率、低成本、个性化等优点,目前正逐步运用于临床工作中,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康复延迟和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现已成为深化医疗改革的发展趋势[9-11]。临床护理路径对时效性及实践性特别关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有效时间表,实行标准化护理,对此前的盲目执行医嘱、随意护理以及机械性治疗进行彻底改善,该做什么以及要怎样做均在路径要求中明确规定,使得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的开展具有预见性、主动性,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这也是衡量医院水平以及医疗质量十分重要的指标[12]。
在本研究中,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介入治疗是完全陌生的新型技术,同时受到疾病、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影响,患者不可避免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的出现,又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病情,影响治疗甚至诱发机体其他方面不适症状[13-14]。而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可使患者详细了解治疗方法,解除患者疑惑,可及时发现并解决患者身心需求,从而提供相应的科学指导,有效缓解其心理不适。心理不良情绪的改善可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解除血管壁紧张,内分泌调节趋于正常,维持患者心率平稳,同时在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同时,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保证介入治疗顺利完成[15]。
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因受到慢性伴随疾病、高龄、穿刺手法等因素影响易导致多种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发生,影响预后,而临床护理路径提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各种术前训练、术后肢体制动及可能发生情况讲解,为患者提供定时、定质的护理服务,在保证医疗及护理质量的同时,规范并控制各项费用,让患者可详细了解,并积极配合每天的计划和目标,保证治疗顺利进行,并减少了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相应护理后,2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负性效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合格率及健康教育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说明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现了护理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在通过与患者耐心沟通,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的过程中,能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对缓解医患关系,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减少医疗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及负性效应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李伟雄.芪参胶囊联合葛根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20例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4):4645-4646
[2]崔艳.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33(21):137
[3]曲松柏.实用中医心血管病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637
[4]汪康平.心功能分级的评价[J].苏州医学杂志,1997,20(4):31-33
[5]王艳,乔玉宁,陈珊珊.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8):9-10
[6]耿跃然,何翠竹,陈玉娟,等.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护理效果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2):163-166
[7]段泉泉,胜利.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的临床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9):676-679
[8]徐丽,倪红梅,沈红艺,等.中国人亚健康状态测量量表条目筛选[J].中国卫生统计,2012,29(1):10-13
[9]黄松霞,郭婉茹.循证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舒适度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6):143-146
[10]李克亚,寇洁.循证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697-3699
[11]秦莹,夏莉,王一丁.临床护理路径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34):102-103
[12]王重建,朱青青,刘娟.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2):182-183
[13]钱蕾,葛兆霞.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1):1032-1034
[14]解坤.围术期护理用于冠心病行介入治疗患者的效果分析[J/CD].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2015,2(15):3051-3052
[15]杨志慧,李海滨,姜志安,等.延续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537-2539
作者:卓儒红 姚红艳 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