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探索范文

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探索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探索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老年股骨骨折临床探索

近年来,我国老年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同样地,老年人口比例也在逐年上升[1]。发生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例数明显增多,其发病率明显上升,占骨折类型的1.3%左右,而且,男女比例约为1.5:1[2]。患者骨折后,为了避免长期卧床,应尽早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3]。所以,在患者生命体征和原发病稳定后,尽早进行手术治疗。2010-05—2011-05,我院对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0例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58.4~82.3岁。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均确诊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主要受伤原因:摔滑伤及车祸等。

1.2手术方法[4]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垫高患侧臀部约15°。常规消毒后,C型臂X线机透视下,牵引患肢进行复位,待复位效果满意后,于患肢外侧做一10cm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使大转子骨折端充分暴露。再次牵引使骨折复位,选择合适的解剖型锁定钢板,锁定钢板顶端要与大转子平齐,沿股骨颈方向,3枚克氏针置入股骨头,做临时的固定。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将导针顶端置入股骨头关节软骨下方,置入深度大约0.5cm。并在透视下确保克氏针在股骨颈内后,逐个拧入锁定螺钉。X线透视下显示骨折对位良好,活动关节没有摩擦感,内固定位置好。术后待患者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进行股四头肌收缩的康复训练,并逐渐开始患侧髋、膝关节的被动活动。术后6~8周,告知患者扶双拐,并保证患肢没有负重的条件下行走,然后逐渐过渡为患肢负重行走。

2结果

本组40例患者,术后2周拆线。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32例(80.0%),良8例(20.0%)。本组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3讨论

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例如空心加压螺纹钉、DHS等。但有报道称[5],上述内固定方法效果欠佳。其中,股骨近端解剖型非锁定钢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由于螺钉与钢板不是一个整体,所以,在负重情况下,很容易导致螺钉松动,甚至导致髋内翻。DHS内固定方法,对股骨颈的损伤相对较大,骨质丢失较多,不能有效防止股骨头的旋转,而且,一旦出现松动,不容易再固定。所以,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选取一种长期稳固的固定方式,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都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方式,因为其与股骨近端骨面贴合相对较好,固定效果也相对较好[6]。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以内收圆锥状方式,三枚锁定螺钉向股骨头方向内聚,有效地预防股骨头旋转,并且强有力地支撑转子间骨折端,对于髋内翻的预防,有着显著的临床效果。对于转子间粉碎骨折,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能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固定。而且,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相当于一个外固定支架,不需要与骨面有着直接的接触,不会压迫骨膜,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骨膜的血运[7]。

本研究中,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得到骨性愈合。根据Harris评分标准,术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32例(80.0%),良8例(20.0%)。手术和术后随访过程中,没有患者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总而言之,应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有利于骨折愈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