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胎盘早剥护理范文

胎盘早剥护理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胎盘早剥护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胎盘早剥护理

【关键词】胎盘早剥护理

胎盘早剥是产科严重并发症,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胎盘早剥起病急,进展快,常因并发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死胎、子宫卒中等并发症而严重威胁母婴生命。

1做好孕期保健,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预防与治疗妊高征

对合并高血压病、慢性肾炎等高危妊娠应加强管理,加强围产期健康知识宣教,使孕妇认识到高危妊娠的危害性,妊娠晚期避免仰卧及腹部外伤,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是预防胎盘早剥的关键。

2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征象,重视高危因素

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IUGR、糖尿病、胎膜早破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处理羊水过多或双胎分娩时,避免宫腔内压骤然降低。出现腹痛、腹胀、子宫张力增高或阴道流血应及时行B超检查。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随时监测宫底高度,注意有无不协调高张性宫缩,注意观察胎心胎动的变化和羊水性状,配合医生及时送检血凝、DIC,以便及时发现胎盘早剥的早期征象,为抢救赢得时机。

3心理护理

重型胎盘早剥患者多数起病急、发展快,对母婴危害大,确诊胎盘早剥,抢救时须沉着镇定,与家属做好沟通,缓解病人的焦虑恐惧心理。

4重度胎盘早剥的抢救

重度胎盘早剥以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触诊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最明显。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则子宫压痛多不明显。子宫比妊娠周数大,且随胎盘后血肿的不断增大,宫底随之升高,压痛也更明显。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间歇期不能很好放松,因此胎位触不清楚。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胎儿多因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重型患者的胎心多已消失。处理措施:(1)积极进行处理: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或高度怀疑胎盘早剥的发生时,立即吸氧,床边心电监护,取左侧卧位,休克患者取休克卧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选用留置针,及时送检血常规和DIC,做好交叉配血,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2)观察病情的动态变化:严密监测神志、面色、心率、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腹痛的性质、子宫底高度、子宫张力变化;床边胎心音监测,注意胎动变化,判断宫内出血的情况及母婴状况,正确记录出入量,注意阴道流血量、性质。及时观察发现DIC早期征象。一切检查及护理操作均应轻柔,避免突然变换体位,尽量减少增加腹压的动作,协助医师做好产科处理,一旦确诊,应立即做好术前准备及新生儿抢救准备,迅速终止妊娠。

5及时终止妊娠

一旦确诊重型胎盘早剥,必须及时终止妊娠。

5.1阴道分娩以显性出血为主,宫口已开大,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估计短时间内能结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与出血情况,用胎儿电子监测仪监护胎心音变化。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剖宫产。新晨

5.2剖宫产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轻型胎盘早剥出现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重型胎盘早剥;产妇病情恶化,胎儿已死,不能立即分娩者;破膜后产程无进展者,均应及时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取出胎儿与胎盘后,应立即给予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宫缩良好可控制出血,若发现为子宫胎盘卒中,在取出胎儿后,子宫肌壁内注射宫缩剂,配以按摩子宫和热盐水纱垫湿热敷子宫,多数子宫收缩转佳,若不奏效可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或用可吸收线大8字缝合卒中部位的浆肌层,多能止血而保留子宫。若属不能控制的出血,或发生DIC,应行子宫切除。

6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胎盘早剥常见的并发症有产后出血、凝血功能障碍、肾衰竭、DIC等。胎盘早剥患者护理产后24h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腹部切口持续加压沙袋,以减少出血。若胎盘娩出后出现阴道流血不止,无血凝块,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等DIC早期征象,及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患者一旦发生产后出血,立即予以吸氧、保暖,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快速输血输液。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若发现子宫轮廓不清,子宫软,提示子宫收缩乏力,立即按摩子宫,使用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若患者表现口渴,收缩压<90mmHg或脉压<30mmHg,脉搏快弱(>100次/min),尿量<30ml/h,皮肤冷湿,发绀,应备好抢救药物,配合医生全力抢救。准确测量24h出入量,尤其每小时尿量,密切观察患者尿量的变化,预防肾衰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