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经验范文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经验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经验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治疗经验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将吴茱萸、肉桂、干姜、香附、延胡索、木香、陈皮等中药按照3∶5∶6∶5∶3∶6∶6的比例,研细粉,取150g,加入海盐250g,装入20cm×30cm的药袋中,将药袋置于微波炉内,加热约1min,温度适宜时以脐为圆心敷于患儿腹部,每日1次,1周一个疗程。结论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绿色安全,为临床治疗本病开辟了中医外治的新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腹痛;肠系膜淋巴结炎;中药烫熨;腹痛;经验总结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属中医“小儿腹痛”范畴,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临床多以腹痛为主要表现。本病常并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于肠道炎症感染之后[1,2],腹痛反复发作,并可伴发热、呕吐、腹泻等症,迁延难愈,极大影响了患儿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我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使用中药烫熨疗法治疗本病的外治方法,临床疗效确切,总结经验如下。

1病因病机

本病病因很多,外可为风、寒、暑、湿等外邪侵袭,内可因内伤饮食、热结、虫积、气滞、血瘀等。首先,小儿脏腑娇嫩、经脉未盛、形气未充、卫外功能不足,常因调护不当、衣被单薄,风寒之邪侵入,结于腹部。同时,小儿本身脾常不足,加之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多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肠胃伤冷,中阳受戕,复感外寒。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气滞则经络不通,以致气机不畅,气血壅阻。小儿稚阳未充,中焦虚寒,脾阳不振,腹痛因于寒凝气滞者居多,从而导致食郁于胃肠,聚湿生痰,寒凝气滞,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是以腹痛。正如《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幼幼集成•腹痛论治》亦云:“小儿腹痛,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腑相击,故痛也”。再者,脐下少腹属肝经,小儿肝常有余,易致疏泄失常,阻滞气机,导致脐下、脐周、少腹疼痛。同时,脐部乃神阙穴,任脉要穴,汇聚小儿任脉之精气[3],并与冲、督、脾、胃等经联系密切,有“脐通百脉”一说,因而,如若神阙气机不通则会影响身体多处经络脏腑。总体来讲,本病病机为外邪侵袭中焦,或内伤寒邪、饮食不调、肝气不舒等,令气机不利,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而致本病。

2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前多先有上呼吸道的感染或者肠道感染等疾病病史。本病的主要表现为腹痛,以脐周或少腹疼痛为主,可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时间长短不一,多呈阵发性疼痛,疼痛多可耐受,上呼吸道感染时本病易发作或者加重,特别是本病患儿出现发热时,多会伴腹痛或者腹痛症状加剧。部分患儿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者便秘等。其他辅助检查:高频超声提示同一区域肠系膜上有1个以上淋巴结显像,长轴直径>1cm或短轴直径>0.5cm,纵横比>2,或者淋巴结成簇排列,彩色多普显勒血液显像(CDFI)显示淋巴结内血流增多。

3治疗方法

本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机不利,不通则痛,治以调畅气机、行气通络止痛,我科室使用的中药烫熨疗法作为中医外治疗法,相比较西药抗生素静滴或者口服、以及中药内服,治疗本病疗效好、患儿接受度高、治疗方便(可带回家治疗)。药物处方为:吴茱萸、肉桂、干姜、香附、延胡索、木香、陈皮等中药按照3∶5∶6∶5∶3∶6∶6的比例,研细粉,取150g,加入海盐250g,装入20cm×30cm的药袋中。使用方法:将配好的中药袋放置于微波炉内,中火加热约1min,以脐为圆心敷于患儿腹部,并将手放在药包上轻轻用力按揉,刚开始中药包温度较高时,可放置被单等做适当间隔,避免烫伤,温度合适时直接以肚脐为圆心放于患儿腹部皮肤上。药袋不热时继续放置于微波炉内加热,每次治疗约需加热3~4次。本疗法每日1次,每次30min,腹痛剧可每日使用中药包烫熨2次。1周为一个疗程。方中延胡索辛散温通,《本草纲目》称其“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内外上下诸痛”,此药既入血分,又入气分,既能行血中之气,又能行气中之血,气畅血行,通则不痛,是为君药,同时,药理研究证实延胡索具有显著的解痉镇痛作用。吴茱萸、肉桂、干姜温通经脉止痛,为臣药,香附、木香、陈皮理气解郁、通经止痛,为佐药,使以粗盐,不但有中药在皮肤的渗透性作用,还有将中药和粗盐加热后的热效应,共同起到行气通络止痛的功效。注意事项:不可空腹做;饭后约1h以后做;治疗前后多喝温水,治疗做完后不可食冰冷食物、不可直吹空调、风扇。

4病案举例

患儿梁某某,女,5岁3个月。2016年10月22日因“反复腹痛1月,加重1周”来诊。1月前,患儿自疱疹性咽颊炎康复后开始反复腹痛,脐周多见、晨起痛剧,痛时持续几秒或至几分钟,1周前食冰激凌疼痛加剧。现症见:发热,T38.3℃,腹痛,脐周痛剧,得温则减,每于痛时持续4~5min,一天3~4次,纳差眠可,大便溏泄,小便微黄,舌红苔白,脉弦。查:咽红,扁桃体肿大,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麦氏征(-)。血常规示:白细胞8.5×109/L,单核细胞12%,中性粒细胞49%,淋巴细胞55%,血红蛋白105g/L。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见提示:脐周可见多发散在肿大淋巴结,较大的约15mm×7mm、12mm×5mm,肿大淋巴结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予中药烫熨包微波炉加热后外敷腹部,5min后该患儿腹部疼痛明显减轻,30min后无疼痛感。遂带药包回家自敷,1周后复诊,腹痛完全消失,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未见肿大淋巴结。

5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亦称Brennermann综合征,是造成小儿反复腹痛发作的常见病因之一,其病变部位主要侵犯回肠末端以及升结肠部分的淋巴结,由于该区域淋巴结数目多,又因回盲瓣的关闭作用,使肠内细菌或者毒素的代谢分解产物在回肠末端停留时间延长,再加上小儿淋巴系统发育未成熟,腹壁相对较薄、屏障作用差,淋巴系统作为病原菌入侵的最初管道,在感染病原菌时,因肠系膜淋巴结的过滤作用,则会出现肠系膜淋巴结的肿大、充血,导致腹腔内出现炎性渗出液从而引起患儿腹痛,引发本病。中医学将其归为“腹痛”范畴。腹痛的命名,始见于《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曰:“厥气客于阴股,寒气上及少腹,血泣在下相引,故腹痛引阴股。”作为疾病论述,首见于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中有“腹痛候”和“心腹痛候”。此后,历代儿科医籍中,多按“腹痛”或“心腹痛”定名而设专论。本病治疗上西医主要使用抗生素口服或静脉滴注治疗,痛剧者配合解痉止痛药物,治疗后其腹痛症状消失快,但容易反复发作,中医临床治疗多采用口服中药,2种方法均可见部分患儿哭闹、烦躁、恐惧、抗拒。我科室采用的中药烫熨疗法自古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是中医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此法在我国应用至少有五千年以上的历史,最早的文字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调经论》“病在骨,淬针药熨。”“病生于筋,并治之以熨引”,《韩非子•喻老》亦云:“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秦越人用熨法治疗虢太子的尸厥病,是古代熨疗经典案例。此后各朝医家逐渐完善本疗法,清代名医吴师机将当时熨疗的各种方法和配方全数记载于他的《理瀹骈文》一书中,并在民间流传至今。我科室经过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治疗本病的中药药方,同时,使用微波炉加热,方法简单,较易上手。采用本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首先,充分体现了中医的近治原则,亦即选用疾病发病的邻近部位治疗本病,疗效直接,加上药物直接烫熨脐部及周边,利用温热性作用,将药物通过皮肤毛窍穿透进入经络、血脉。其次,脐部亦名神阙穴,为任脉重要的穴位之一,与督脉相连,亦是冲脉行经之处,现代医学表明,脐内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局部用药吸收好,在此处及其周围使用烫熨疗法,药物穿透力强、弥散快,可迅速被小儿身体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再者,我科室使用烫熨疗法,是结合现代人生活习惯,通过微波炉加热中药包,使药包产生温热作用,温则能散能通,取用温中之法,使寒邪散越,阳气敷布,经脉拘急得以舒展,中药包含有大量理气药物,可理气通滞使气机疏通,血脉流畅,则腹痛可得缓解。同时,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腹部相关腧穴不但可以加快胃肠蠕动,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4,5],从而不仅可以疏通气机以治标,更从根本上提高患儿机体抗病能力,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另外,本疗法的一个最大优势在于操作简便,患儿家长可将中药烫疗包带回家自行烫熨治疗。小儿在家中治疗,环境熟悉,更易于接收,不易哭闹,因而明显减轻患儿痛苦,接受度较其他方法显著增高。本病的预防、护理同样重要,叮嘱家长要保护患儿避免感受寒邪,使腹部保暖;注意饮食卫生,不宜过食生冷瓜果,不进食馊腐变质食品,治疗周期内禁食鱼腥海鲜;饭后稍事休息,勿做剧烈运动;剧烈腹痛或腹痛持续不止者应卧床休息,加强观察,随时检查患儿症状体征,必要时及时做其他辅助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排除其他疾病,做出及时处理。作为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中药烫熨疗法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绿色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并且省时省力,避免频繁跑医院,因而患儿及家长接受度高。中药烫熨疗法为临床治疗本病开辟了中医外治的新途径,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艳淑.银翘散结止痛汤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4,29(1):75-76.

[2]赵学梅,高锦春,赵福.等.14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治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11):1085-1086.

[3]陈艳霞,毛娜,王红娟,等.中医推拿敷贴治疗小儿秋季腹泻50例[J].环球中医药,2011,4(2):136-138.

[4]丁伟,舒琴,班文明.桂枝加芍药汤联合红外理疗仪治疗小儿腹痛(中寒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9):1593-1594.

[5]胡钰,徐仕冲.中药外治独取神阙穴治疗小儿腹痛28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4,37(1):36-37.

作者:李慧梅 单位: 钦州市中医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