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调查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率,并探讨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接受病灶清除术的212例淋巴结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出现复发患者分为病例组(复发组),术后2年内未复发的患者为对照组。对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进行组间基线差异比较,将结果P<0.05者纳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在212例术后患者中25例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1.8%;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进行了淋巴结清扫术(OR=5.890,95%CI:1.292~26.838;P<0.05)、术前抗痨治疗(OR=3.864,95%CI:1.364~10.948;P<0.05)、术后规范化疗(OR=4.651,95%CI:1.695~12.763;P<0.05)与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呈负相关性。结论术前抗痨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规范化疗是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
关键词:
结核;淋巴结;手术;复发;流行病学因素
随着细菌耐药等原因,近几年来结核病发病率明显增高[1]。淋巴结结核(LNTB)作为最常见的肺外结核(EPTB),发病率也逐年增多[2-3]。LNTB以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即使经过病灶清除术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病变无法有效控制,出现手术病灶或全身其他部位淋巴结结核复发,或形成长期不愈窦道,给患者带来极大身心痛苦。本研究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淋巴结核术后患者进行随访调查,分析影响淋巴结核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为个体和群体淋巴结核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循证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接受病灶清除术的212例淋巴结结核患者,男性75例,女性137例;年龄14~60岁,平均(32.40±13.18)岁。纳入标准:①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菌学确诊的淋巴结结核患者;②在我院接受病灶清除术的患者;③意识清楚,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存在重大躯体疾患,如肝硬化、肾衰、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等患者。
1.2方法:采用队列内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起始时间为患者接受病灶清除术的日期,追踪随访观察时间为术后2年。病例组为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对照组为术后2年内未复发者。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社会人口学资料如年龄、性别、家庭月收入、吸烟、饮酒;临床症状体征,如是否伴有低热、盗汗、食欲减退等全身中毒症状,是否单发,病灶是否有窦道形成;实验室检查,如结核菌素试验(PPD)直径,是否检出耐药菌株,是否经细针抽吸活检确诊;是否合并易感因素,如艾滋病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VC)、糖尿病、肺结核;治疗相关因素,如术前是否行抗痨治疗、手术时是否进行了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是否坚持规范的化疗。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单因素分析:在212例术后患者中,25例出现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1.8%。病例组平均年龄(33.45±13.60)岁,对照组平均年龄(32.08±13.12)岁。对2组患者资料的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HIV感染、术前行抗痨治疗、进行了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坚持规范化疗这4个变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4个因素为自变量、术后是否复发为因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了淋巴结清扫术(OR=5.890,95%CI:1.292~26.838;P<0.05)、术前抗痨治疗(OR=3.864,95%CI:1.364~10.948;P<0.05)、术后规范化疗(OR=4.651,95%CI:1.695~12.763;P<0.05)与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呈负相关性,见表2。
3讨论
肺外结核作为结核病的重要组成之一,与结核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有着密切关系,其中淋巴结为最常见的受累部位[2],约占32.9%[3]。由于不合理联合用药、管理不善、不规律用药及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多等,致使我国出现大量结核复治患者。淋巴结结核如果治疗不彻底,让耐药结核菌得以繁殖,将会导致耐药菌形成而使治疗失败,形成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很容易感染其他器官而产生结核并发病变,从而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对淋巴结结核患者复发影响因素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但是限于对象和方法,这些研究往往是单一方面或涉及影响因素不多。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淋巴结结核行病灶清除术后的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发现手术治疗后仍有11.8%的患者复发,与国内外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6]。本研究还发现,影响淋巴结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患者复发的因素,多与术前、术后的抗痨以及手术方式有关。首先,关于手术时机,KanLiKama等[7]认为,淋巴结已溃破形成瘘管或溃疡,可先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待炎症局限后再将结核病变组织全部清除,术后继续使用全身抗结核药物。鲁付荣等[8]认为,淋巴结核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肿块暂无脓肿是手术的最佳时机,已形成寒性脓肿者应尽快行病灶清除术,以防脓肿溃破。本研究认为,有些患者虽然临床上表现为单一的淋巴结肿大,但由于颈部淋巴结分为深浅2组,结核菌随淋巴液的回流常常感染相邻的深部淋巴结,故在未有效的抗结核治疗前完全或部分摘除肿大淋巴结以及摘除后不正规的抗结核治疗,其淋巴结核的复发也具有高的复发率。其次,术后抗结核治疗方案不合理、疗程不够,也是导致术后易出现复发,这一结论与张敦荣等人的观点一致[9]。而关于是否应常规性淋巴结清扫术,研究说法不一,有学者认为在清除脓肿、窦道的基础上,对区域淋巴结进行清扫,可以消灭残留灶,是避免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关键步骤[10],本研究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而孙留安[11]等人则认为,淋巴结清扫术虽然能彻底清除病灶,同时也增加了手术创伤,加之颈部复杂的血管神经解剖特点,应限予颈淋巴结结核的溃疡瘘管型以及结节型中的多结节病变患者,且清扫范围限于病变淋巴结周围3cm内区域,避免盲目扩大清扫范围带来的不必要创伤。综上所述,术前抗痨治疗、术中淋巴结清扫、术后规范化疗是淋巴结结核术后复发的独立保护因素。本研究局限性在于结核治愈后出现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2年,治愈后1年内复发率最高,占总复发病例数的81.7%~89.7%[12];将随访观察时间设置为术后2年,然而仍有小部分患者2年后出现复发,故本研究尚不能排除时间依赖性导致的研究结果偏倚,未来的研究应引起注意。
参考文献:
[1]杨尚瑜,杨梅,冯莎莎,等.无反应性结核病的实验室诊断[J].山东医药,2014,17:94-95.
[2]李玉平,王红春,葛玲,等.淋巴结核患者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8:1825-1827.
[3]习昕.肺外结核514例临床分析[D].广州:中山大学,2006.
[6]迪丽达尔•塔西甫拉提,居来提•吐尔逊,阿地力•莫明,等.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435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5,1:23-26.
[8]鲁付荣,马少尉,张玉福.124例淋巴结结核的治疗体会[J].医师进修杂志,1998,21(12):41.
[9]张敦熔.现代结核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80-388.
[10]姜鹏辉,万爱芳,姜文航,等.病灶清除并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颈淋巴结结核121例[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7,35(8):55-56.
[11]孙留安,解记臣,马亚杰,等.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溃疡瘘管型颈淋巴结结核132例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4):60-61.
[12]伍小英.初治涂阳肺结核治愈后近期复发影响因素的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7.
作者:邵琤 薛宗锡 游佩涛 洪标辉 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胸科医院外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