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手部动力支具的应用范文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手部动力支具的应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手部动力支具的应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断指再植术后护理中手部动力支具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手部动力支具在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对比两组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运动功能优良率及感觉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前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部动力支具能有效提升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手部动力支具;断指再植术;功能康复

断指再植术是治疗手指完全或不完全离断的有效方式,可有效恢复患指的解剖结构和功能[1]。随着断指再植术的进步,断指成活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可高达90%~98%[2]。但断指成活并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治疗效果,术后功能康复也是重要的评价指标[3-4]。近年来手部支具在手外伤患者康复锻炼工作中日益增加,但大多数的支具均存在笨重、专业性要求高的缺点[5],难以在临床大范围推广。本研究将一套新型的手部功能支具应用到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功能康复护理中,并与常规功能锻炼患者进行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2.67±13.89)岁;左手13例,右手17例;拇指2例,食指8例,中指5例,环指4例,小指3例,食指及中指各4例,中指及环指各3例,食指、中指及环指各1例;中节21例,近节18例;完全离断13例,不完全离断26例;切割伤14例,压砸伤11例,锐器砍伤5例;伤后就诊时间(3.92±1.45)h;农民14例,工人12例,干部4例;小学6例,初中及中专10例,高中及大专12例,本科及以上2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42.93±14.16)岁;左手12例,右手18例;拇指4例,食指7例,中指6例,环指3例,小指4例,食指及中指各3例,中指及环指2例,食指、中指及环指1例;中节22例,近节15例;完全离断12例,不完全离断25例;切割伤15例,压砸伤12例,锐器砍伤3例;伤后就诊时间(3.85±1.41)h;农民15例,工人10例,干部5例;小学5例,初中及中专9例,高中及大专13例,本科及以上3例。所有患者断面均较整齐,均为轻度污染,排除术前患指及患侧肢体功能障碍、术后严重感染、心肝肾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交流及沟通障碍、精神类疾病史及恶性肿瘤者。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标准,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且均取得患者和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实行常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健康教育、常规心理疏导、日常生活指导及回答患者和家属的疑惑等。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即规范化的掌指关节松动训练,具体内容如下。第一,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手指的被动练习,练习内容为伸屈、分指、对掌运动;每日采用适当力度对再植手指进行按摩,以尽量不造成疼痛为宜;做好环指及相应肢体的保暖工作,适当抬高患侧肢体,以减轻组织水肿。第二,中期:增加主动康复训练动作的练习,如主动抓握、主动伸屈练习,并逐渐增加手指活动范围,以防止肌腱黏连。第三,后期:指导患者主动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如抓握小球、进食、穿脱衣物、系纽扣等,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指导患者根据发病前的职业与工作特点进行相应的动作训练,如脑力劳动者鼓励其进行电脑或握笔操作,体力劳动者进行抓、握、提等动作以提高相应技能,注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日2次,每次至少30min,其余时间让患者自行功能锻炼,每日关节训练时间应不少于8h。观察组采用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第一,支具来源及特点:支具由佛山市中医院高峻青等研制,为组合式套装,可根据患者的手形大小进行调节。第二,支具的组装及调整:对患者年龄、手形大小、指关节活动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组装动力支具,并将拉力大小调节至合适(见图1、图2)。第三,功能训练及强度:佩戴前对支具的作用、优势进行介绍,使患者及家属理解和配合;佩戴后指导患者在适当牵引拉力下按照对照组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的掌指关节松动训练,若无明显不适,要求其夜晚持续佩戴,白天结合运动、中药熏洗疗法间断佩戴,每日佩戴时间不应低于8h。两组干预时间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断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两部分。运动功能采用美国手外科协会推荐的总活动度(TAM)系统[6]进行评价,测定各指掌指关节(MP)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受限度及近位指间关节(PIP)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受限度和远位指间关节(DIP)主动屈曲度、主动伸直受限度,计算TAM。计算公式为:TAM=总屈曲度(MP屈曲度+PIP屈曲度+DIP屈曲度)-总主动伸直受限度(MP伸直受限度+PIP伸直受限度+DIP伸直受限度)。优:指关节屈伸活动正常,TAM>220°;良:功能为健侧的75%以上,TAM200°~220°;中:功能为健侧的50%~75%,TAM180°~219°;差:功能为健侧的50%以下,TAM<180°。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感觉功能通过治疗前、后指端静态两点辨别觉(2-PD)[7]评价。优:感觉正常,两点辨别觉<6mm,实体觉存在;良:痛觉、触觉存在,两点辨别觉7~11mm;差:神经支配区感觉完全丧失。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8]进行评价,该量表包括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4个维度,各维度均实行百分制计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1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断指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运动功能优良率及感觉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见表2)。

2.3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干预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3)。

3讨论

手指离断伤患者常合并皮肤、血管、肌腱、神经等损伤,易造成患肢及患指的运动和感觉功能损伤[9]。断指再植术能将断裂手指的血管、神经等重新连接,但并不能有效地促进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10]。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11-12],若患者伤情较轻,治疗条件较好,但未采取系统的康复锻炼措施,再植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相反,若患者伤情较重,治疗条件不理想,在及时采取合适的手术方案,并早期进行系统康复锻炼的情况下,患肢及患指的功能则可得到较好的恢复。因此,对于断指再植患者而言,术后有效的康复锻炼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支具辅助锻炼是多种疾病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13-15],分为静态和动力两类。静态支具以将患肢及患指固定在功能位或被动位置为主,主要作用在于减轻水肿。动力支具通过使用针对性的力量,对僵硬关节或丧失主动活动能力的关节进行矫正和控制,以增强关节的活动量及活动范围。本研究所使用的手部动力支具是佛山市中医院高峻青教授等结合国内外各类手部康复支具的优缺点研制而成,由功能固定托板、托板固定带、弹力牵引弓等9个部件组成,可根据患者的病情、手掌大小等具体情况进行调节,且在患者功能康复的过程中,可随时调整牵引力的方向和大小,使用较为方便。另外,手部动力支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调整牵引弓在支具托板上的固定位置,可始终保持牵引的力度和方向,作用于关节纵轴,从而保持对患指的最大牵引力。观察组患者采用手部动力支具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方式进行功能锻炼。经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感觉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3.33%(P<0.05)。说明手部动力支具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说明手部动力支具能有效地降低断指再植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显示出手部动力支具在改善断指再植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明显优势。综上所述,手部动力支具能有效提升断指再植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并降低并发症及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韦素惠,曾锦霞,韦朝霞,等.中药洗剂在断指再植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广西医学,2015,37(3):427-428.

[2]陆正荣,马晓煜.断指再植患者再植指功能恢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5):97-99.

[3]贺海燕.延续康复护理在提高断指再植患者生活质量及促进再植指功能恢复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7,7(17):144-146.

[5]陈志刚,梁程亮,董超.自制手部多功能外固定支具牵引修复伸指肌腱Ⅱ区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15):2361-2365.

[6]陈利英,刘韶珠,邹丽华,等.精细作业疗法对断指再植手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11):1027-1029.

[7]莫兰,郭玲,傅育红,等.基于镜像疗法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断指再植患者手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8,33(4):457-460.

[8]黄晓瑜,谢爱丽,雷湘莲.健康管理对断指再植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151-152.

[9]沈望平,沈玲丽.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断指再植术患者康复效果及自护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73-75.

[10]章智媛,郁芳华.临床护理路径在断指再植术围术期的作用及对断指存活率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24):3811-3813.

[11]王文胜,王利,李文庆.84例断指再植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4,26(8):1066-1068.

[12]王莹,杨列美.出院后电话健康督导对断指再植术后再植指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71-73.

[13]周剑英,陈奇刚,顾力华,等.手功能支具结合作业治疗对脑卒中后上肢及手功能障碍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7,38(8):110-112.

[14]曹广超,郑大伟,张广宇,等.肌腱延长术联合动力型支具治疗轻中型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的疗效[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6,30(4):442-443.

[15]吴红娟,刘晓梅,朱秀梅,等.简易指蹼扩张训练组合支具的研制与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2):92-94.

作者:章玲 许永先 邹旭 单位: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