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急诊管护风险评估的探析与防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护理风险原因分析
1急诊护理人员因素
1.1护理技术因素急诊护士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低年资护士缺乏工作经验,抢救技术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缺乏预见性思维,在抢救时容易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意,导致纠纷的发生。
1.2护患沟通欠缺急诊护患关系的特点是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护士与病人沟通不充分,缺乏技巧,护士在日常工作中与病人缺乏沟通,只注重操作,态度冷淡,解释不到位,说话语气重、语调高,未充分考虑病人和家属的感受,易引发不满和投诉。聘用护士较多,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沟通能力差,与病人或家属沟通时缺乏技巧等易导致病人不满而发生医疗纠纷。
1.3护士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工作中易产生不满和纠纷。
1.4急诊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由于人力不足且护理工作量大,护士每日在忙于操作,无时间与病人交流,也因工作量大易疲劳使差错及纠纷发生率增高。
2护理管理因素组织领导不得力,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保障规章制度缺乏,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如对护士培训制度缺乏,急救设备管理制度等落实不到位,都可引发护理风险。
3物质因素护理物品、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影响护理效果,形成不安全因素。例如设备缺乏、急救器械准备不到位或故障等均会造成不安全。
4病人因素病人法律意识增强,媒体与社会舆论对医疗机构服务的宣教不够完善,使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另外“,120”送来的弃婴、无名氏、流浪汉等,滞留于急诊科,因其无家属及陪护,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护理风险的识别
护理风险的识别是护理风险管理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分析、识别护理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由于护理服务过程中病人流动、设备运转、疾病的护理等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故实际上风险的识别是对风险的一个动态监测过程。风险识别主要是对急诊高危因素的识别。
1高危病人急诊病人中酗酒、吸毒、“三无”病人和不配合治疗的病人易发生安全隐患,猝死病人是护理风险的高发人群。
2高危护士包括低年资护士、聘用护士、知识老化护士、情绪容易激动的护士和新毕业的护士及毕业前2~3个月的护生。
3高危时段在工作繁忙、交接班前后、中午、夜班、节假日,易发生护理风险。
4急诊就诊环节和危重病人转运环节因为急诊就诊环节繁琐,挂号、交费、买药等一系列程序都需要家属来完成,而这时病人家属大多心情迫切,焦虑,如服务态度稍有欠缺,极易出现医患对立情绪而导致纠纷发生;危重病人在转运过程中如某个环节稍有疏忽,瞬间处理不当将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极易引起纠纷,是造成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
防范对策
1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确保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实施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用制度来规范、约束各项活动,以达到预防风险事件发生的目的。在分析评估的基础上,找出高危环节、高危人群、高危时段,制订符合各单位实际规章制度和防范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充实完善,从而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医护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针对急诊科护理安全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结合临床重新修订完善现行的护理规章制度,制订危重病人转接制度、急诊科与病房、急诊科与手术室的交接工作流程及交接登记本,规范护士管理转运重症病人的方法等。加大各环节的监督和督查,做到科内日常查,护士长随机查和节假日查房。
2强化护士职业素质教育,提高护理安全认识从提高护士职业素质着手,不断强化护士的优质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克服只强调急诊忙,压力大,护理工作难做的不正确认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满足病人需求。采取各种形式、分层次组织护士反复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认清工作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能引发的法律问题,让每位护士通过参加学习及差错讨论会的感受,书写心得体会,从中吸取教训,强化意识,使之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和常规。
3急救专业技能的培训香港管理局认为专业水平与能力是避免临床事故的基石。目前发达国家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护士均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而我国从事急诊急救工作的绝大多数护士没有经过系统的急救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所以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分层次培训,熟练使用各种抢救仪器,掌握危急重症病人的急救技术。尽量缩短年轻护士的成熟期。另外,要加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培养。
4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4.1护士长应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鼓励全科护士参与风险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护理团队精神,激发每一位护士的创造性思维,以提高全科护士参与护理风险管理的积极性。
4.2护士长应根据出诊率及急诊病人就诊情况合理配置各班人力资源,设立24h值班制,科学合理地进行弹性排班。实行配班管理模式,24h持续提供急诊优质服务。并对护士实施分组管理,设立组长,组长负责本组护士护理技术指导,协助抢救、解决疑难、处理纠纷,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记录、汇报,保障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及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5建立新型的护患关系,提高病人满意度护理工作是一项护患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护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赖于病人的密切配合与支持,病人的求医动机和行为对病人能否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积极参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影响,加强护士的“慎独”修养,培养护士的“自律”意识非常重要。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包含了医务人员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也包含了病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护理风险预告制度,维护病人知情同意权,并实施签字认可制度,是使护患双方共同承担起生命和健康的风险,建立抵御风险的共同体,提高病人满意度。
6建立护患告知制度在目前医疗纠纷中,绝大多数纠纷不属于医疗过失而是部分民众对医疗风险认识不足、不承担的反映。医学是高科技、高难度、高风险的学科,在疾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着不确定或不可预测性,医护人员个人无法承担这种高风险因素的法律责任。风险管理强调的是将护理操作中高风险因素在护士和病人之间透明化,变“家长制”为“理解配合型”模式,受益的不仅是病人还有医护人员,达到双方无利的目的。医护人员必须履行告知义务,建立护理告知签字制。向病人或家属说明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注意事项、处理技巧,使他们明白各项操作、检查等护理工作均存在已知或未知的风险因素,让病人明白既然接受医疗服务,就有可能受到损害的风险。引导护士应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对病人及家属实施告知义务,是缓解矛盾、避免纠纷发生的重要途径。
7建立有效的护理差错、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郭霞等对289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发现不愿报告差错事故的原因中,有80.3%的护士回答害怕惩罚,说明惩罚性环境不利于风险管理。因为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在临床一线,而临床医生、护士最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医疗安全隐患,但因为害怕汇报后的惩罚而不敢汇报,使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事件丢失纠正的机会。王秀芳等认为,护理差错不纳入护士绩效考核体系,并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和防范护理差错的发生后,全院护士主动报告差错,没有隐瞒现象发生,这样有效的报告系统不仅增加了病人的安全,也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一个获得持续进行质量改进信息的有效途径。目前,本院实施护士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采取非惩罚性措施进行讨论,这对本院医疗护理风险防范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有效降低了风险事件发生率。
存在问题及展望
1针对低年资护士、聘用护士多,基础理论知识浅薄及操作技能欠熟练、缺乏工作经验等问题,应从更新护理知识入手,通过在岗培训,由浅入深制订专科培训计划,由技术精、作风好的高年资护士亲自传帮带,传授工作经验;同时科室定时组织理论学习,并不定时抽查读书笔记;此外,科室可订阅各种护理杂志及通过网络组织学习,扩大护士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以培养护士敏锐的观察力和增强应急能力;对操作培训采取定时讲课示范,以分组的方式及一对一(即一名老护士负责一名新护士)的形式责任到人进行训练,加深及强化护士的抢救技能。在实施救治过程中,做到急而不慌、忙而不乱,防范护患纠纷的发生。
2针对护士沟通能力差的问题,采用讲课、示教、个案分析等形式对护士进行讲解、分析和纠正,并为护士搭建一个自我表现的平台,让其亲自授课,不断训练其表达能力,从而使护士的语言沟通能力快速提高。
3加强护理风险教育,提高护士或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风险的识别。护理风险的识别是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连续的识别和归类,从而让每位急诊科护士都能判断护理风险,分析产生原因,确定高风险环节从而更有效地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针对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对本专业的风险评估不足等问题进行护理风险教育,采用定期培训、考试、风险分析会、个别指导等方式督促护士学习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知识,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张智英张宝珠单位: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