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社区健康教育的交流技巧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亚健康”人群
同慢性病患者相比,这一群体的交流更困难一些。他们对疾病威胁的感受不深,他们正处于工作和生活压力大的阶段,与社区医生交流的时间少,医生应主动的、经常的为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防病手册,让他们认识到疾病存在的易感性和危害性,使其感受到疾病对自己的潜在威胁,意识到自己是健康的主人。
2采取居民易于接受的语言沟通
2.1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要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拉近医患关系,消除病人的痛苦,增强病人依从性,在与社区居民和病人平素接触时,充分发挥和病人、居民熟悉的优势,主动热情与其打招呼,对不熟悉的初次见面的要主动的作自我介绍,不能直入主题,要有一个熟悉的过度过程,缓解他们的紧张心理,然后切入主题,通过巧妙的沟通了解病人想获得的信息和知识。
2.2掌握好倾听的技巧。倾听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彼此欣赏和关怀的重要基础,在倾听时要认真专心,目光诚恳,获得信任,要认同病人和倾述者的感受,使倾述者感到你对他(她)的关心和理解,不打断对方讲话,不轻易的下结论,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捕捉真实的信息,听清对方的问题,要有策略地把自己的观点恰当地表达清楚,使其接受。
2.3善于利用好语言的交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适当的重复那些重要而又不易理解的概念,及时反馈没有理解的部分,讲清自己要阐述的观点与理论,避免职业性的语言,善于使用美好的和保护性的语言,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安慰性、鼓励性、劝说性、暗示性、指定性,有利于教育对象的接受,避免伤害性、消极或模糊的语言,同时要注意语速和语调,不能表现得漫不经心和极不耐烦,要采取互动式的交流方法,并讲究语言的艺术性,可以多采用归纳性的语言,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利于教育对象的记忆。
3改变原有的交流模式
3.1由灌输型转向启发式。为吸引群众,增强健康教育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吸引力,应该从改变缺乏群众参与、气氛沉闷的灌输式教育入手,以答疑为主要形式,边讲边讨论。采取不断深入的互动法、知识竞赛的激励法、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感召法、节目宣传的轰动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2]。同时,多采用归纳性的语言,比如讲健康饮食时可以像洪昭光教授那样归纳为“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讲什么是优质蛋白质时,可以说“四条腿不如两条腿,两条腿不如没有腿”,即畜类的蛋白质不如家禽类的蛋白质优质,而家禽类的蛋白质又不如鱼类的蛋白质优质;强调群众自身在健康促进中的作用时,可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等等。
3.2由重常识宣传转向重优质服务。过去的健康教育,大多注重常识宣传,只要求群众做什么,而不是为群众做什么,因此效果并不理想。可以通过具体的咨询服务,如称体重、量身高、赠送限盐勺和科普小册子、赠送戒烟药物和便民卡及设置听课者部分检查项目优惠制等,逐渐使居民感到健康教育既实惠又有用,进而能主动参与。
3.3由集中宣讲转向“因人”、“分层”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比如讲高血压的防治,对孕妇及中小学生要讲合理营养,避免生出巨大儿及出现太多的“小胖墩”,这是优生与优育,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来讲是初级预防;对中青年人,则是给予精神上解闷、心理上解压、生活上解惑,这是“优活”;对临终患者,则给他讲死亡教育,讲死亡是不可抗拒的规律,正如潮起潮落、花开花谢,让他死得安详、死得尊严,这是“优死”,也是“四级预防”。这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就具有针对性和吸引力。
作者:刘云祥 单位:江苏无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