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范文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论文3篇

第一篇: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探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农村老年糖尿病126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59例。观察组男37例,女30例;年龄(67.8±10.6)岁。合并脑梗死27例、冠心病19例、高血压病52例,并发酮症酸中毒8例、末梢神经病变1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9例;年龄(68.7±10.7)岁。合并脑梗死21例、冠心病15例、高血压病47例,并发酮症酸中毒6例、末梢神经病变1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并发症等方面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注射及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对照组给予一般糖尿病知识宣教;观察组由主管医师和责任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住院和家庭健康管理措施,并监督患者和家属落实。

(1)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及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定健康宣教内容,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详细讲解糖尿病的有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家属糖尿病病因、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症状、体征、并发症、综合治疗方法及健康的行为方式,指导糖尿病患者学会血糖监测方法。

(2)心理干预

分析患者心理障碍因素,对已确诊但仍不相信或否认患病的患者,讲解老年糖尿病的诊断依据和方法,帮助其正视糖尿病,使其了解糖尿病是一种可以控制的疾病,只要积极治疗,血糖会得到控制。对精神过于紧张,四处寻医,寻找根治糖尿病特效药的患者,向其系统介绍治疗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切忌盲目投医;对自暴自弃的患者,医护人员要耐心疏导和鼓励,并介绍成功的病例;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者,应根据其性格、文化素养及心理状态,给予有针对性的情感支持,树立信心。

(3)饮食指导

根据患者体重、劳动强度、饮食习惯等,与患者一起制定饮食计划,计算出一日总热量,合理分配三餐。责任护士运用食品交换模型,教会患者食品交换方法。强调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和控制体重的重要性,提倡食用绿叶蔬菜、豆类、块根类蔬菜及粗谷杂粮和低糖水果。

(4)运动指导

根据农村的生活居住环境,指导患者选择适当的锻炼方法。宜在每餐1h后,采用快步走、庭院慢跑等方式持续活动20~30min。

(5)用药指导

一方面,向患者讲清糖尿病坚持用药、不间断用药的益处,指导他们做好自我管理;另一方面,根据一些药物和检查项目还未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的实际,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随访6个月,测定两组出院6个月后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美国密歇根糖尿病研究和培训中心发展的自我管理评定量表(DCP)和Fitz-gerald等编制的糖尿病知识问卷(DKT),测评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药物治疗、饮食依从性、血糖监测、病情控制、运动锻炼等得分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出院6个月后血糖水平比较

观察组FBG、P2hPG、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出院6个月后自我管理等指标分值比较

观察组自我管理等6项指标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

3讨论

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经济能力有限:大多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糖尿病病程长,需要长期用药、监测血糖,医药费用高,故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时拒绝或忽视用药。

(2)认知不足: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乏糖尿病知识,对糖尿病的危害性不了解,因糖尿病早期症状不足以影响正常生活,故普遍认为其是一种无关紧要的疾病。

(3)心理障碍: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加之明显的遗传背景,患者不仅要面对疾病,而且常常要克服来自家庭、自身习惯、生活条件等诸多对控制血糖不利的因素,一些患者在疾病不同发展阶段,可伴发不同类型心理障碍。

(4)不重视糖尿病饮食: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大多仍然从事体力劳动,消耗热量多,常会有饥饿感,加上难以改变原来进食高盐、高热量食品习惯,或者抱有自暴自弃的心理,不加选择,想吃就吃,吃饭时间不规律等。因此,对农村糖尿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中,我们结合农村老年糖尿病的实际情况,在药物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我们认为,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注意以下几点:(1)制定健康教育措施一定要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可行性强;只有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2)医护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同情心,把患者当亲人当朋友,与他们交心,为患者着想,使健康教育与干预落到实处。(3)针对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在家调养时活动量大的情况,医护人员要注意叮嘱其定期、及时监测血糖变化,特别是外出时要随身携带含糖食品,以备出现低血糖反应时救急食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BG、P2hP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6项指标得分显著或非常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健康管理利于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和自我管理,值得临床推荐。

作者:郑文华闫东丽单位:河北涿州市医院护理部

第二篇:糖尿病健康管理思路

1饮食控制

饮食坚持“控制总量、合理搭配、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饮食总量根据成人每天需要的热量计算得出;合理搭配包括主食、肉类、鱼类、豆类、蔬菜、水果类,以及各自所需要的总量;定时定量主要是指根据人体胰岛素分泌规律和口服降糖药物情况,每天每餐必须定时定量饮食;少食多餐,在每天饮食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餐数,既控制了血糖的急剧升高,又防止了低血糖的发生。

2运动疗法

根据老干部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老干部坚持饭后适量运动,包括散步、原地运动、打太极拳等。适度运动,既可降低餐后血糖,增加心肺功能,又可防止肌肉萎缩,还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益处。

3药物治疗

在药物选择上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胃肠功能较好的,采用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有加重乳酸产生疾病的,采用口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禁用二甲双胍;患有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首选二甲双胍;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升高的,采取联合用药;有糖尿病并发症的,采用胰岛素或胰岛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

4跟踪监测

定期和不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注重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的检测,定期到体系医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并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管理方案。同时,适当放宽血糖、血压参考标准,收缩压控制在140~150mmHg,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在7.8mmol/L和11.1mmol/L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左右。另外,在日常门诊中应注意检查患者的视力、视野、血脂、尿蛋白、血肌酐、血尿素等,询问患者有无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情况,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周保前单位:江苏无锡总装备部无锡第三干休所卫生所

第三篇:健康管理治疗糖尿病疗效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0-01—2013-06由驻军210医院转入我院疗养符合WHODM诊断标准,确诊为T2DM,且意识清楚、思维正常、能进行语言沟通的双向转诊患者268例,男235例,女33例;年龄60~87岁,平均(68.4±13.1)岁;病程1~47年,平均病程(7.5±11.3)年。26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干预组(A组)134例和对照组(B组)13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家族史、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居住状况、家庭支持等基本情况均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入院前服用的降糖、降压、调脂等药物治疗,B组由经治医师告知患者糖尿病饮食的一般原则,配合随意运动和景观治疗等治疗措施。A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管理。健康管理小组由科主任、经治医师、护士组成。

1.2.1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应用自制调查表进行调查、常规体检等方式收集临床资料,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性别、年龄、身高、血压(SBP、DBP,1mmHg=0.133kPa)、体质量、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②行为习惯及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平时体力活动,既往史,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③社会心理因素:个性、情绪、紧张度、睡眠质量。④病史经过:发病年龄,现有症状,服药情况,诊断及治疗经过,是否出现并发症及并发症程度。⑤糖尿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自我管理能力。

1.2.2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健康管理计划

将收集到的资料和体检结果进行分析。同时根据患者以下情况:①不科学的饮食结构。②缺乏运动或体力活动,每周运动少于3h。③烟酒嗜好,一周喝3次以上烈酒,常年吸烟,每天超过10支。④生活压力大,思想负担重,精神紧张、焦虑,睡眠质量差。⑤糖代谢紊乱及其程度和控制状况。⑥是否有脂代谢紊乱及其程度和控制状况。⑦是否有高血压及其程度和控制状况,结合常规生化检查和B超、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的阳性结果,进行总的风险评估。找出影响患者健康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个体化健康管理计划。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护理、运动处方、心理干预、用药指导和自我监测血糖。

1.2.3健康管理方法

指定医师、护士各2名,实行全程管理及资料记录。利用专题讲座,小组座谈,辅助VCD,图片,小知识手册、卡片,宣传材料,建立联系卡定期电话咨询随访、指导。

1.2.4效果评价

①糖尿病知识认知度的比较:根据糖尿病综合治疗主要内容,自行制定调查量表,分6个方面24条项目,评价分为三级:即浅认知(知道0~8个项目)、中等认知(知道9~18个项目)、深度认知(知道19~24个项目)。②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采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iabetescareprofile,DCP)中的第5附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内容包括是否按医嘱规律使用降糖药、坚持锻炼、控制饮食、血糖监测、定期检查双足、服用降压药及服用降脂药7个方面。每个方面按依从性的好坏赋予不同的分值:医生没有这样的要求(0分),根本做不到(1分),很少能做到(2分),有些时候能做到(3分),大多时候能做到(4分),完全能做到(5分)。③临床生化指标比较:检测患者BMI、SBP、DBP、FBG、2hPBG、HbAlc、TC、TG、LDL-C及HDL-C。BMI采用WHO评价成人标准拟定。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比较。

A组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评价高于B组,有69.40%的患者达到深认知水平,与B组相比,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2自我管理能力的比较。

经个体化健康管理后A组患者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药物管理、血糖监测、足部管理的能力均高于B组(P<0.0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3临床检测指标比较。

A组患者BMI、SBP、DBP、FBG、2hPBG、HbA1c、TG、LDL-C各项指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讨论T2DM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终身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其治疗是一项长期并随病程的进展不断调整的管理过程。因此,单一饮食药物治疗,疗效尚不够理想,本文A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行规范的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取得较好效果。从表1~3可看出,经过90d的个体化健康管理后,A组的糖尿病认知程度、自我管理水平及临床检测指标较B组明显改善。分析其原因:①系统的糖尿病知识教育,使患者及家属对糖尿病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对药物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自我监测、疾病预防知识了解也更加全面,能认识糖尿病的危害及其防治的重要性,并以良好的心态主动参与治疗计划的实施,提高了患者的内在动力。②饮食、运动、心理干预及疗养等治疗可有效控制影响患者血糖的各项指标,促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转归。③正由于A组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才促使A组的各项生化指标与治疗前及B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同时也提示糖尿病患者的自身行为在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健康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作者:孙玉波严鹏飞林稚明吴媚于津司瑞刘丹单位:解放军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桃源疗区总参保障部保健处94620部队卫生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