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医学护理新发展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1·病人是心身的统一体
关于健康与疾病,生物医学模式的定义指出:疾病是“失去健康”,健康是“没有疾病”。这个定义只把人看成是生物的人,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的影响。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取代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即现代医学模式。这是指在保护人类健康、治疗疾病时,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联系考虑的医学思维方式。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特别是医学心理学、心身医学以及许多实验研究成果表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与其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对疾病以单纯生物学观点来看是片面的。人的健康与疾病是由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而社会文化因素是激发心身疾病的因素之一。例如:工作紧张、环境恶劣、人际关系不良等社会刺激因素,反复作用于人体,引起应激情绪反应和交感神经兴奋,从而使肾上腺素系统功能亢进,产生身心障碍,由心理、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以不同强度、不同时间叠加而致病。
1996年9月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到2000年,心脏病、抑郁症、车祸、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方式、自杀、凶杀等将超过传染性疾病而成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而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不构成致病的主要因素。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下,近年来医学界对医学目的进行了反思和调整,新的医学目的的健康目标是追求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全方位良好状态与舒适感。
2·构建现代医学护理模式
医学护理服务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护理对象是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人不断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既有生物属性又有社会属性。而目前国内医学护理实践仍被生物医学模式禁锢,护理病人多被当作功能性护理及流水作业式的工作,着重于病人功能性治疗和恢复;护理教育偏重职业技术的基本技能,社会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少。护理教材中缺乏《护理程序》、《护理诊断》和《系统论》等国际先进的护理核心内容。在116,26万护理人员中多数为中专学历;护理管理体系不健全,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未能形成现代医学护理管理体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数医院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增加两个效益上花了很多精力。
既要体现医院的社会福利性,又要突出医学人道主义特点,给管理者带来不少困惑。怎样构建现代医学护理模式对病人进行全方位护理,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情感交流,建立系统地对各种疾病的心理、行为护理常规尚未形成氛围,病房设施、环境条件未能形成系统化护理的格局。护理实践、护理教育和护理管理与现代医学模式不相适应,与国际医学护理过程尚有一定差距,因此,医学护理必须改革。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的交叉渗透,迫切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护理模式。护理学要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生长发育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运用护理方式减轻或消除不利于人类健康的因素,保护人类健康。
3·医学护理是一门艺术
1860年佛洛伦斯·南丁格尔创建了现代护理和护理教育。她提出“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最精细者,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具有一颗同情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她还说“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态,这本身就是一项最精细的艺术”。医学护理的任务是协助病人达到独立、教育病人、增强病人的适应能力,满足病人的需求,寻求更健康行为,使病人达到完美的健康状态,是为个人、群体及社会提供服务。
现代护理已从医院扩大到社区,从疾病护理扩大到预防保健,从生理护理扩大到心理护理,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不仅要有基础文化、自然科学、人文学科和社科知识,而且要有扎实的基础护理、专业护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专业发展及新兴的科学发展动态。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动力。护理人员的必备素质包括:(1)良好的情操,指道德修养、文化素质、思想境界。气质和能力是其具体表现。护理人员还要在日常工作中体现出自尊、自爱、自强和自制。(2)良好的语言修养,使用礼貌性语言、安慰性语言、治疗性语言、保护性语言。(3)得体的行为举止,愉快的表情、温和的声音、轻柔的动作和端庄的姿势会给患者带去心理上的安慰。(4)着装自然大方,仪表整洁、雅静。护理人员以良好的文化素养、娴熟的医学技能与病人交流,使用在某一特定情况下最有效的理论和方式对不同角度、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类别的病人进行高质量的护理和综合施治,以达到较好的疗效。
4·心身护理是医学护理发展的新趋势
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愈加重视,对护理需求不断扩大,作为与社会广泛接触、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专业,更需要与社会经济同步发展。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正式阐述了护理的定义: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这一定义界定了护理的对象不是单纯的疾病,而是整体的人。护理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专业。护士的基本职责是帮助病人解决问题。现代护理要求系统化整体护理,按护理程序进行工作。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前者为低级需要,后者为高级需要。把病人看作是社会的、文化的、生物的和心理的人,从病人身心文化的需要考虑护理措施,建立心理监测系统和心理信息调节系统,使护理人员随时观察心理变化以进行调节和矫正;构造模式病房使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受到医学知识教育和心理训练,建立心身护理常规,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和外科创伤等心理、行为护理常规,收集身心疾病转归信息,针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镇静、音乐疗法、角色教育和心理咨询等。护理人员不仅要对患者疾病的变化进行观察,而且要对其言行、心理活动进行观察,做到有预见性、针对性、平等性和以科学性方法消除疑虑和心理障碍,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态度、表情和姿势等良性刺激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使之有利于疾病的好转和早日恢复健康。
构建良好的环境氛围,门诊布局合理、方便、安全和明朗;病房则根据疾病种类布置成家庭式,或将儿童病房布置成游艺式。使患者心理上有安全感、舒适感。护理人员精湛的技术及温和善良的态度会使患者充满信心,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技的进步,与之相适应,护理学也将推行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念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实践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护理工作模式是现代医学模式下的产物,而心身护理则是现代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