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早产儿临床护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危早产儿家庭随机分为观察组(43个家庭,43名父母)与对照组(49个家庭,49名父母)。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在住院期间、出院后定期进行阶段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评价2组早产儿的健康状况。结果早产儿6个月后体质量、母乳喂养率及患病宰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早产儿生存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早产儿;家长;阶段性护理干预;生存质量
早产儿是当今围生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新生儿科住院患儿中有19.7%为早产儿。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完善,功能不健全,生活能力低下,患病率、死亡率高。近年来随着医护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有大幅度的提高。早产儿住院时间短暂,出院以后需要长期的家庭护理。为保证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减少各种并发症,本研究对早产儿护理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6月一2008年6月我院出生的早产儿及其家庭。家庭人选标准:早产儿胎龄28—36周,无需氧气支持的低危新生儿,排除多胎、先天畸形和合并严重并发症患儿。父母为第一次为人父母,年龄大于18周岁,可熟练读写中文,愿意合作者。排除有精神病史、吸毒史和单亲家庭者。入选92个家庭,随机分为对照组(49个家庭,49名父母)和观察组(43个家庭,43名父母)。2组患儿一般资料及2组父母家庭状况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对2组家长予以常规健康指导,每天均有4次探视早产儿的机会,时间30一60m耐次。由专科护士对2组家长采取口头讲授、观看录像、操作示范、床边指导及发放早产儿育儿手册等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具体讲解早产儿各系统的特征及需特别注意保暖、合理喂养、预防感染等方面的知识,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并指导家长掌握母乳喂养及保持泌乳的技巧;教会家长早产儿臀部护理、皮肤护理及抚触的方法及了解早产儿常见病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出院后喂养、添加辅食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告知定期预防接种、健康体检等,并将早产儿及家长介绍给儿童保健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由专科护士对早产儿家庭和早产儿进行评估,制订阶段性护理干预计划,具体方法如下。
1.住院期间。安排父母陪伴早产儿,结合早产儿的表现进行讲解,并在护士的指导下对早产儿的反应给予适当的回应。
喂养指导包括母乳喂养和奶瓶喂养,母乳喂养应注重循序渐进,先由母亲怀抱孩子,给予袋鼠式照护,再过度到舔母亲乳头,最后母乳喂养。个人卫生指导包括在护士的指导下为早产儿更换尿布、观看沐浴录像。急救复苏指导包括观看急救复苏的录像和在模拟人上进行操作。每次指导结束后进行评估,针对不足再予以强化。
2.出生后2周家庭访视。查看脐部是否愈合、黄疸是否消退、大小便及全身皮肤情况;查看家庭居住环境,布局设施及外界温度,指导采取合适的保暖措施;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光线、噪声的刺激。了解母亲乳汁分泌情况,指导促进乳汁分泌及保持泌乳的方法,鼓励坚持母乳喂养。指导腹部按摩的方法,以增强早产儿消化吸收功能。与此同时,给予父母心理支持,及时消除他们的抑郁、焦虑情绪,给予必要的帮助,以增强他们养育孩子的信心。
3.出生后4周家庭访视。观察早产儿的精神、肤色、大小便、迸奶量,了解喂养情况,询问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重点指导新生儿抚触、被动运动操、视觉听觉刺激等,以促进早产儿各系统的发育131。每次随访为母亲做身体检查,给予卫生、饮食、营养方面的指导。
4.出生后第8、12、24周。预约母亲携新生儿来医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根据测得的身长、体质量、头围、胸围进行体格评价,测定新生儿的行为能力。指导和6个月后添加辅食的方法,对各物质的需求量给予实际指导,发放有关宣传卡片、图文手册等。
三、观察指标
对2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体质量、患病率进行比较。
四、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14.0进行t检验和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组早产儿出生后6个月母乳喂养率、体质量、患病率比较。新晨
讨论
1.理论与实践结合指导方式有利于护理措施的落实。早产儿出生1个月内,面临着“体温关、喂养关、感染关”的难题,我们对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准备,手把手教会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使早产儿得到家长精心的护理,安全度过此期。
2.在出院后第2,4、8、12、24周对家长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避免了住院期间“填鸭式”的教育方式使家长无法牢记掌握相关知识,甚至造成知识混乱的弊端;针对各阶段早产儿的护理干预尤为关键。
3.本研究观察组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表明观察组家长通过家庭访视而接受的阶段性护理干预与健康教育,促进和改变了家长的健康行为,保证了早产儿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中国城市早产儿流行病学初步调查报告.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5,7(1):25.28.
[2]赵敏慧,姚莉莉,袁浩斌,等.读懂早产儿行为与个体化照护指导效果探讨.护理学杂志,2008,23(19):7-9.
[3]卢春芬.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4):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