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范文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

摘要摘要:目的摘要:探索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摘要: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摘要:5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结论摘要: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平安有效的。

摘要:脑卒中;体位;康复护理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和高血压患者的增多,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上升的趋向。因此,治疗及护理极为重要。而体位护理(良姿位摆放及被动体位变换),是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患者预后有着重大影响,体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

1临床资料

对我科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5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护理,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脑出血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脑梗塞46例;其中女12例,男38例,年龄52~88岁,平均为72岁;发病4~6h或半周内入院,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住院平均天数48d。

2体位护理

2.1仰卧位

2.1.1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可抬高床头15~30°,以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患肢由于长期卧床,局部受压,或因久病气血两虚,血行不畅,或因大便浸渍,很轻易发生褥疮。故应做好褥疮的预防,要经常变换体位,每2~3h翻身一次,翻身时应注重勿使头部屈曲及过伸,在骨突处用红花酒精按摩,并用气圈、海绵垫托扶,防止因压迫出现血瘀,而发生褥疮,要经常保持床铺平整,清洁干燥;当患者出现抽搐时,应立即使其平卧,头转向一侧,解开衣领,予氧气吸入,注重保持呼吸道畅通,发作时痰不易咳出,可轻拍背部,帮助咳出,或用吸痰器将咽部痰液吸净,为防止患者咬伤口舌,可用裹纱布的牙垫或压舌板垫入上下臼齿之间,医护人员应守护在患者身旁,防止碰伤、坠床。

2.1.2脑卒中恢复期重点是防止肢体痉挛及软瘫。患者仰卧位时由于受紧张性颈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可加重异常痉挛模式,所以要尽量缩短仰卧位的时间。头偏向患侧为宜;将肩甲置于外展、上旋位,下垫一小枕;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腕、肘伸直,腋下可置一大枕头防上肢内收,肘后上方可垫一卷垫以保持肱三头肌腱受到一定压力刺激,前臂置于旋后或中立位,手指伸展或微屈,拇指外展,手心可握一毛巾卷或半球状物以防止手指屈曲。但在痉挛期要避免抓握硬质物体以防刺激掌心引起抓握反射。髋侧后外侧部放一适当枕头,以避免骨盆向后倾斜,并防止大腿处于外展、外旋位,使髋关节微屈、内旋;窝后上方可放一小枕,使膝关节略屈,并避免小腿受压防止足屈加重;软瘫期仰卧时膝关节屈曲15°,平卧时可用护架支持被褥,防止压迫足背,预防足下垂[1]。发病两周以后,患者病情逐于稳定,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逐渐恢复,痉挛出现,可能有联合反应。此期在被动活动肢体的同时,要加强运用按摩方法,主要是穴位按摩摘要:患者取仰卧位,用揉法自患侧上臂内侧至前臂进行治疗,接着按揉迟泽、曲池、手三里、谷穴等穴位。继之在患肢腕部、手掌和手指用揉、按摩的方法,同时配合患肢的肩、肘、腕关节的活动,手指可配合捻法。再用揉法功能于患侧下肢前外侧三阳经,接着运用拿法,以大腿内侧中部及膝部四周为重点,最后用搓法由上而下功能数次(天天一次,时间为20min),同时配合髋、膝、踝关节的被动活动。为了缓解患者肌肉痉挛,促进经络气血运行,达到治愈的目的,使用通电针刺法摘要:常规取穴,标准深度,患者仰卧位,进针2.5~3寸,以局部有酸胀感或麻感为度,电流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且肢体有细微振颤为度(1.5~2.5A)每次持续刺激30min,天天1次,20d为一个疗程。

2.2患侧卧位摘要:最重要的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式。指导患者患侧在下,健侧在上。患侧上肢前伸时肩部向前,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手指张开,掌心向上,健卧下肢屈髋屈膝,患侧髋关节微后伸,膝关节屈曲。健腿可放在患腿前面,自然屈髋屈膝,下面放一大枕头,这种体位可以使患髋伸直,而其它体位时患髋总是屈曲的,久之易使髋后伸受限。

2.3健侧卧位摘要: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可将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使患侧肩部前伸,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注重勿内旋,肘关节尽量伸展或微屈,手指伸直,注重勿屈指、垂腕。患者腿下亦放一枕头,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踝尽量背屈,头下可不放枕头或低枕为宜,目的是使躯干向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颈反射。

2.4半俯卧位摘要:采用俯卧位可以预防髋、膝屈曲,避免挛缩。患者侧身体伏卧于一长枕上,头偏患侧,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背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此外视病情尚可以将上述体位稍加变更,变为健侧半仰卧位,患侧半仰卧位,俯卧位,上下肢各关节放置原则不变。

2.5坐位摘要:从康复的角度出发,假如患者发病时没有意识障碍、或者意识障碍极轻、生命体征稳定,从发病的2~3d起就可以开始进行坐位练习。开始时,可以利用折叠病床,取半坐位45°,每次坐5min。病情稍重者,为慎重起见,半坐位角度可以再小些30°,每次坐5min。练习应循序渐进,交叉增加坐位角度和坐起时间。角度一般以每次增加10°为宜,坐起时间以每次增加5~10min为宜[1]。除少数患者因体位性低血压需采取半卧位短时过度外,多数患者可直接从卧位进入坐位。坐位分床上坐位和轮椅坐位。床上坐位要求脊柱垂直床面,髋关节保持近于直角。双足分离,膝部垂直,双足平放于地板上。轮椅靠背可使脊柱屈曲过度,可在其背后置一硬板,以保持躯干竖立、髋关节屈曲[3]。

2.6站立摘要: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和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渐移向双下肢,护士可一手放在其患侧肩胛骨处,引导肩尽量前移,另一手放在其患膝上,当膝前移时沿着胫骨下压膝部,使足充分着地。患者将双手置于陪护者腰部,以利于轻松站住,但患者不要用力拉扯其衣服,以防跌倒。站立时应注重站势,教患者收腹、挺胸、抬头、放松肩、颈部肌肉,不要耸肩,腹部伸直,伸髋,双下肢尽量伸直。

2.7步行摘要:指导患者先用健腿迈步,陪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稳定其双上臂。开始用患腿迈步可能有困难,可给予一定口令,让患者有节奏地行走,同时要观察分析患者的对线,找出新问题,改善其行走的姿势,注重平安。

3讨论

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上或功能上具有重组能力和可塑性,在条件适宜时部分神经元可以再生。在进行康复期功能锻炼时,要采取近期和远期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先缓后快,循序渐进。运动功能康复包括被动按摩,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坐、站、走和生活活动练习。其中主动运动可提高神经系统紧张度,活跃各系统生理功能而很受重视[4]。在康复护理中,正确的体位护理能起到很大的功能,如摘要:①利用姿势反射降低肌张力;②利用慢牵张反射降低痉挛,肌群的张力;③运用腱器官受强压时引起肌肉保护性松弛的生理特性;④有节奏的摆动躯干缓解肌张力增高;⑤早期负重利于正常肌力产生。50例患者在住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失禁,在发病早期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经平均48d的治疗,取得明显疗效摘要:无1例发生褥疮,肢体运动功能明显提高,步行恢复率为85%(行走自如39例、需拐杖协助4例)。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结合功能障碍的不同时期,采取适当的体位护理,被动运动,主动运动,配合按摩、针刺等疗法,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