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断肢再植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价值评估范文

断肢再植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价值评估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断肢再植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价值评估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断肢再植护理中心理干预应用价值评估

[关键词]心理干预;优质护理;断肢再植;焦虑、抑郁;功能恢复

断肢再植是根据肢体离断性质进行骨骼、筋膜、肌腱、肌肉、表皮等修复的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肢体损伤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1]。肢体离断程度及局部情况、全身情况的观察及处理直接影响了断指再植手术的难度及后期的功能恢复,此过程中许多患者因为担心再植肢体不能存活、疾病知识缺乏而产生严重不良情绪,进而导致预后不佳,甚至手术失败[2]。因此,对断指再植患者进行科学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认知、心理、生活行为和康复训练等细节进行指导,不仅能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发展,也能提高再植肢体的存活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焦耿军等[4]运用优质护理,在显著降低断指再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同时,也促进了其睡眠质量的提高,辅助了手术的临床疗效。因此,该文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对断肢再植患者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断肢再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实施优质护理及合理的心理干预,对照组48例进行常规护理。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8~69岁,平均(45.7±7.4)岁;断离性质:切割性11例、辗轧性18例、挤压性9例、撕裂性6例、其他4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0岁,平均(46.5±7.6)岁;断离性质:切割性12例、辗轧性19例、挤压性10例、撕裂性5例、其他4例。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分组比较。(1)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非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心电图、超声、CT、凝血功能等检查,患者全身情况稳定,能接受再植手术;离断肢体较完整,再植成活率高;肢体于常温下缺血<6h。(2)排除标准:受损肢体的主要血管、肌群破坏严重不可进行再植手术者;急性感染期或休克期;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脏器损伤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两组均根据患者断肢离断程度及性质进行止血、创口处理、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包括:(1)院前急救:尽快脱离危险地带,将患者及断肢送往医院;断肢近侧使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防止大出血;大出血者使用止血带进行压迫止血,且1h放松一次,放松时需注意压住近侧大血管;离断肢体使用夹板固定,避免二次损伤;脱落肢体及骨骼组织使用消毒敷料覆盖保存,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密封冷藏;建立静脉通道,如患者发生休克,立即进行抗休克治疗。(2)急救处理:迅速了解患者受伤史,有无基础疾病,尽快抽血检查、备血;观察受伤部位情况,必要时进行头颅、胸腔、腹腔等摄片检查,以观察颅脑及内脏等主要脏器受损情况,便于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对危及生命的严重合并伤行共同诊治;通知医师及麻醉师做好相关手术准备。(3)术后护理:摆放正确体位,防止肢体肿胀与血栓;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等进行对症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及合理的心理干预:(1)认知行为纠正: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断肢再植的重要性、方法,引导患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正确看待手术,避免期望过大或沮丧应对;结合患者文化程度、心理状态、精神行为补充疾病相关知识,为患者规范自我行为、提高依从性奠定理论基础。(2)心理护理:安抚患者情绪后,深入了解其内心感受与需求;展示成功案例、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保持病房的整洁舒适、多与乐观病友交流经验,可用心理暗示使患者形成强大的信心;调动家属的乐观及积极性,共同激励患者积极配合诊疗,避免过于紧张、焦虑;鼓励患者多与亲人、朋友联系,以扩展人际关系,消除孤独感。(3)生活饮食干预:结合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和断肢愈合情况、营养状态、饮食习惯、民族特点、宗教信仰等制定饮食方案,合理膳食的同时也消除患者抵触情绪;根据患者肢体功能状态提供相应帮助,督促患者本人尽可能地完成能力之内的活动;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通过步行训练、力量训练、屈伸训练、穴位按摩等循序渐进地恢复再植肢体的功能。

1.3观察指标

根据检查结果及参考《外科疾病诊疗与护理指南》[5]对两组进行下列比较:(1)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每个因子0~50分,得分越高,患者心理障碍越严重。(2)功能恢复:优:再植术后观察3~4周,血液循环良好,伤口完全愈合,肢体感觉和关节活动恢复;良:再植术后观察3~4周,再植肢体存活,伤口逐渐愈合,可进行简单活动;中:再植肢体存活,但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不佳;差:再植肢体未存活或并发严重感染,甚至需进行截肢。(3)并发症。

1.4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初步以EpiData3.1软件校正,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2.0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以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症状

自评量表-SCL90对照组护理后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的敌对、偏执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功能恢复

观察组优32例,良10例,中6例,差2例;对照组优20例,良15例,中8例,差5例。观察组功能恢复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断肢再植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手术技术,包括术中骨支架重建、血循环重建、血管吻合、肌肉与神经的修复等,不仅对手术医师的要求极高,术前术后更需要患者身心持续保持在健康状态,为功能恢复提供基础条件[6]。但常规护理往往更注重预防感染、促进血循环、预防并发症等,对患者主观能动性、心理感受不够重视,这就使得患者身心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时,精神也会过于敏感,甚至对周围人的帮助、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护理产生敌对情绪,从而加速应激反应,刺激机体大量释放炎性物质,增加痛感,影响再植手术效果[7,8]。自评量表-SCL90中的躯体化评分是患者病情进展中,头晕、头痛、记忆力等的综合评价,主要反映了患者身体的不适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患者的耐受力[9]。因此,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联合合理的心理干预能够提高断肢再植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接受程度。赵青等[10]认为,强迫症患者存在注意和无计划冲动功能的损害,这意味随着强迫症状的改善,患者的依从性也会明显提高。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等主要是评价患者的情感思维、意识行为及生活习惯,通过这些因子评分了解患者心理障碍程度,对治疗方案的实施和调整尤为重要[11]。两组护理前后的敌对、偏执评分比较虽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护理后的其余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心理干预,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精神、行为、认知。虽然优质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于断肢再植患者有较好的影响。不过,断肢再植预后始终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第一因素,对于肢体完全离断或再植肢体存活率较低的患者,优质护理所能起到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故而在实施过程中,还需因人而异,不断改良[12]。白顺宁等[13]研究表明,肢体与关节功能训练是提高断肢再植预后的关键,是优质护理必不可少的环节。当肢体功能恢复不佳、创口经久不愈、肢体畸形,甚至坏死、感染时,就需要考虑截肢,这对患者造成巨大创伤,增加其经济负担的同时,也会有损医院形象[14]。所以,尽管观察组功能恢复比对照组更好,在护理过程中还需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避免盲目承诺,让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效果期望过高[15,16]。

作者:郝冉 汪铭洁 王艳 单位:解放军第988医院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