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语言对初次献血者心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无偿献血
随着无偿献血活动的深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乐于作出奉献,踊跃献血。人们初次献血时的体验,往往决定着他们是否再次献血。因此,探讨影响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因素,已成为新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采血工作的环境、医护人员的语言态度、行为方式等都会对初次献血者的心理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采血人员的言谈话语,更直接导致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变化。医护人员与献血者融洽的语言交流,会使献血者消除心理顾虑,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让献血者轻松愉快地配合完成采血工作,并为再次献血奠定基础。
1初次献血者的心理分析
献血者中大多是无私奉献型的,也有为了自身健康着想的,有为了减肥的,有因单位组织不得不来的等等。尽管各自的献血动机不尽相同,但无论何种动机,对于初次献血者来说,都会出现紧张、不安、恐惧等心理反应。这些反应的轻重与下列因素有关。
1.1陌生的采血环境献血者身体大都健康,较少进医院,加之缺乏献血常识,看到医护人员自然就会紧张。
1.2他人的不良献血体验据统计,献血者中有1.2%的人会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面色苍白等,重者甚至晕厥。初次献血者在献血前若探听到他人的不良献血反应,就会给自己造成心理上的不安。
1.3对采血时疼痛的担忧采血用的针头都比较粗,平常很少打针、对疼痛较敏感的人,此时就会出现强烈的惧怕心理。对于初次献血者的上述种种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如果能与之及时沟通,做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定能帮助初次献血者顺利完成献血任务。
2心理护理时语言的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已证明,语言可导致心理疾病的形成,而恰当的语言又是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如果能掌握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应用,则将极大地推动无偿献血工作的发展。语言是人们交流情感的工具,只要说话就会作用于对方,说得好,对心理问题起排除作用;说得不好,便起致病作用,加重心理疾患。现对语言做如下分析。
2.1用词医护人员在做心理护理时,多选择富有尊重、信任和鼓励的词语,能使对方产生好感而愿意与之深入地交谈。
2.2声音医护人员说话时的音量适当,音调舒适,音色悦耳,既能让对方听后觉得亲切,又能保持一定的私密性,有安全感,对方会乐于倾听。
2.3语气语气温和,语速稍慢,能表现出医护人员特有的关怀、体贴和爱心,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有助于听者放松心情,高兴地接受心理劝导。
3对初次献血者进行交谈时的语言
接待初次献血者,首先要让他感到他的行为值得敬重,还要让他觉得他是受欢迎的,让他相信医护人员会用最高超的技术做好采血工作。这些都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当发现献血者有心理顾虑时,医护人员应主动帮助消除,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主动接受别人的心理护理的,所以谈话的开头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寻找适当的由头,用适当的语言去诱导对方,使之敞开心扉。
3.1谈话的开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1)对健壮的小伙子要夸奖,如“你身体真棒。谁要输了你的血,肯定会早日康复”。(2)对年轻的姑娘要赞美,如“你发型多漂亮啊!”“你的背包很时尚”等。(3)若有人拿着特殊的物品,如精巧的工艺品、好看的书画、别致的随身听等,都可以用善意的口吻夸赞几句,以作谈话的引子。
3.2与生人初次见面只要你尊敬他,相互间就有了亲切感,就有了交谈的基础,交谈中的语言要掌握以下几点技巧。
3.2.1目的性根据不同的心理问题,选择不同的语言。如怕痛者,就告诉他“针头看上去挺粗,实际也就跟蚊子叮一口差不多”。比喻要用得恰当,不产生误解。
3.2.2科学性在讲述血液知识时,语言要严谨,要有科学依据,列举数据要精确。
3.2.3通俗性谈话的语言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若在方言很重的地区,用方言能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方言要说得自然,不要有模仿的痕迹。
3.2.4艺术性语言风趣、幽默、婉转、形象,能引人入胜,打动人心,让人心情舒畅、放松,达到转移其注意力的目的,从而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
3.2.5体贴性当初次献血者献血完成后,告之注意事项时,语言要详尽,语气要充满慈爱,使其不必担心身体的健康状况。
总之,有一个与初次献血者友好交流的语言环境,是做好采血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初次献血者来说,采血的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朋友、亲人,让他们在献血的过程中感受到无私奉献后得到的回报,这是每一位医护人员所应尽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