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原发性高血压病“J形曲线”现象分析范文

原发性高血压病“J形曲线”现象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原发性高血压病“J形曲线”现象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原发性高血压病“J形曲线”现象分析

高血压病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约50%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加,有资料报道,40岁以后每增加10岁,患病率增加1倍。年龄是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血压则独立于其他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连续一致,持续存在。有学者认为,降压就是硬道理,高血压合并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血压,才能改善预后,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日趋严格。那么血压是不是越低越好?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不同舒张压(DB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探讨DBP的合理范围。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回顾性分析2008-01-2013-05在我院住院和门诊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通过严格筛选,共750例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564例,女186例;年龄60~94(75.00±8.96)岁,其中年龄≥80岁的老年患者69例。入选标准:年龄>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缺血性心脏病,定期复诊,长期正规服用降压药物。排除标准:继发性或恶性高血压,严重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急性期,3个月内发生过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各种心肌病和心脏瓣膜病,合并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各种恶性肿瘤或慢性疾病消耗期。所有患者随访时间为1.3~6.7年,随访中位数是3.26年。计算随访期间所测患者血压的平均值,按不同DBP水平以5mmHg(1mmHg=0.133kPa)为界限分成6组:1组50例(DBP<70mmHg);2组114例(DBP70~75mmHg);3组248例(DBP76~80mmHg);4组175例(DBP81~85mmHg);5组110例(DBP86~90mmHg);6组53例(DBP>90mmHg)。

1.2方法制定统一标准的调查表格。由专业人员记录所有入选患者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血压值、吸烟情况和服用降压药名称及种类等)。统计终点事件数,主要终点事件指标: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急性冠心病死亡、急性心功能不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致死性及非致死性脑卒中。所有疾病的诊断由我院至少3位有经验的专科副主任以上医师确诊。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并绘制曲线图进行趋势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与4组比较,1、2、3组年龄偏小(P<0.05),1组总胆固醇(TC)水平偏低、糖尿病患者偏少(P<0.01),1组、2组和3组收缩压(SDP)和DBP降低明显(P<0.01);5组和6组SDP和DBP升高明显(P<0.01),2组和6组吸烟患者比例低(P<0.05),5组吸烟患者比例高(P<0.01),其余指标各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不同DBP水平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比较750例患者平均随访3.26年发现,共发生206起心脑血管事件,校正前,与4组比较,1组、2组、5组和6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相对风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了年龄、TC、吸烟、糖尿病、SDP的变化等危险因素后,与4组比较,1组、5组和6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风险分别增加67%、173%及222%(P<0.05、P<0.01),2组、3组患者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对风险分别增加42%、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和图1。

3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升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明确的因果关系,合理的降压治疗能明显地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但血压并不是越低越好,过度的降压治疗可以增加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血压水平过低,将不能保证人体各脏器的有效血液灌注,不顾血压水平而盲目降压治疗是绝对不可取的[4]。所以有学者提出,当血压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减少,如果进一步降低,风险反而增加,降压治疗过程中存在“J型曲线”现象[5]。而且,DBP和SDP一样,对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报道显示,在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治疗过程中,如果DBP降得过低(<70mmHg),SDP降低带来的益处会被部分抵消,降压的获益将减少,发病风险反而增加[6]。SHEP研究是专门针对老年收缩期高血压降压情况的研究,对药物(利尿药+B受体阻滞剂)治疗组进一步研究分析发现,如果患者DBP降得过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反而增加,而且还有明确的量效关系,当DBP为70mmHg时,心血管事件已明显增加,如<50mmHg,危险性将增加2倍[7]。INVEST研究入选22576例50岁以上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平均随访2.7年,患者血压下降比以往研究更低,该研究数据被认为是分析“J型曲线”的最佳模型。该研究亚组发现,DBP与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梗或非致死性脑卒中等主要终点事件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8]。INVEST研究的分支研究还发现:DBP低于70~80mmHg时,心肌梗死的风险明显增加,冠心病患者尤其明显;患者DBP为65mmHg时比在80mmHg时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增加2倍[9]。本研究也证实,DBP过高(>85mmHg)或过低(<70mmHg)时,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明显增加,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DBP应降到合理的范围,DBP下降过程中“J形曲线现象是存在的。从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角度来看,心脏的血供更多是依赖舒张期的灌注,舒张期时,右心房和左心室与冠状动脉血管之间的压力梯度,形成了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当灌注压低于40~50mmHg时,就会形成所谓的“零灌注”,此时冠状动脉血液灌注就会停止,而大部分血液是在舒张期注入冠状动脉的,DBP降低对心肌血供的影响更直接,这种影响在伴有心脑血管狭窄、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尤为突出,迅速将此类患者的DBP降低至70mmHg左右可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明显降低心室射血分数。在降压过程中患者DBP如果过低,可能影响心脑血管血供,容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这是目前老年高血压治疗面临的难题[10]。所以,老年高血压合并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既要积极合理地降压治疗,又需要谨慎对待,避免降压过度或降压速度过快。

作者:张丽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