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降低骨科病患便秘临床观测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便秘是骨科卧床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一般在50%~70%[1]。其发病原因多与患者创伤、卧床、疼痛、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有关,大多数患者早期只重视骨折原发病的治疗,而便秘常被医护人员及患者和家属忽视,给患者的生活、康复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80例骨折卧床患者实施了早期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科2011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其中观察组男46例,女34例;年龄37~88岁;胸椎骨折20例,腰椎骨折30例,骨盆骨折8例,股骨骨折22例;对照组男52例,女28例;年龄41~83岁;胸椎骨折18例,腰椎骨折26例,骨盆骨折12例,股骨骨折24例。两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按骨科护理常规进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整体护理模式给予早期系统的护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由于骨折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患者担心预后,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排便是通过神经反射来完成的,焦虑、恐惧等因素均可造成便秘。所以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主动、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讲解床上排便的必要性,询问患者排便情况,了解是否存在排便困难,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解释便秘对身体及疾病的不良影响,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2环境干预排便环境的改变也是导致便秘的原因之一,由于骨折患者卧床时间长,需要床上排便,患者会感到害羞、不习惯、怕麻烦家人等,甚至有意识地抑制排便,护士要关心患者,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告知床上排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床上正确使用便盆,尽快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当患者排便时,为其提供隐蔽性环境,用屏风遮挡,保护其隐私,便后及时开窗通风,排除异味,以减轻患者因排便产生的不良心理。
1.2.3饮食调节合理的饮食结构能有效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1]。骨折早期,采取易消化、清淡的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3000ml[2],保证摄入的水分充分,能达到软化粪便的目的,早餐前,空腹饮用温开水或蜂蜜水,也能促进患者排便。指导患者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萝卜、菠菜等。因为纤维具有亲水性,能使食物残渣膨胀并形成润滑凝胶,达到增加粪便容积、刺激肠蠕动的作用,餐后吃1~2支香蕉,也可促进肠蠕动,利于排便[3]。
1.2.4腹部按摩协助患者采取仰卧位,自然放松,手掌置于右下腹,以大鱼际肌和掌根着力,沿结肠走向顺时针环形按摩,使腹部下陷1cm,至左下腹时,可稍加压力,10~15min/次,每日睡前与清晨空腹时各1次,按摩手法要缓慢柔和。
1.2.5排便训练对患者进行床上定时排便训练。患者卧床,每天早餐后10~15min按压肛门,刺激肛门括约肌,模拟排便过程进行排便训练,因为此时结肠运动较为活跃,同时早餐后食物的刺激可加速胃肠蠕动,产生最强的便意,建立与进餐相联系的刺激反应性排便,使患者逐步适应病房环境,养成床上排便、定时排便的习惯。
1.2.6疼痛护理对骨科疼痛患者,可采用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使疼痛减轻,尽量减少止痛药的应用。担心使用便盆导致疼痛加剧的患者,本组采用尿不湿、多层卫生纸依次铺好,放于患者臀下代替便盆,大大增加了患者的舒适感,减轻因疼痛带来的不适。
1.2.7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加强床上功能锻炼,教会患者进行提肛收腹运动,100次/d左右,以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和排便;(2)肛门会阴锻炼法,可随意收缩肛门和会阴5s,再舒张放松5s,反复10次,可增加肛门外括约肌、耻骨直肠肌和肛提肌的随意收缩力,保持排便通畅[4]。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便秘发生次数。便秘诊断标准:正常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3d少于1次),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5]。将有以上症状者考虑为便秘。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便秘发生率及灌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0、5.28,P<0.05)。见表1。
3讨论
排便是人类的基本生理需要,是维持生命的必要条件。骨折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活动减少,胃肠蠕动减慢,摄入食物和水分少,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膳食纤维不足或食物残渣少,使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胃肠正常蠕动,肠道内水分过度吸收,使大便干结,加上早期疼痛、焦虑等应激反应,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功能减弱,易使患者发生便秘。加上创伤因素导致排便习惯及姿势发生改变,许多骨科卧床患者住大病房,白天不习惯在床上排便,经常有意识控制便意,使直肠失去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粪便在大肠内停留时间长,均会造成排便困难,出现便秘[6]。对于骨科卧床便秘患者,应首选干预性护理措施[7]。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因担心预后而产生的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有利于缓解便秘。有效的饮食指导是预防便秘的重要措施之一,充足的水及纤维素摄入,既能增加肠腔内容物的容积,又能刺激肠蠕动,促进大便软化;腹部按摩能改善肠道血液循环,有兴奋周围神经作用,但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当中枢神经处于抑制状态时,副交感神经处于优势,使肠蠕动增加,肛门内括约肌松弛,有助于排便;排便训练法对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具有更为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便秘发生率为22.5%,远远低于对照组的4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便秘时,粪便在肠道内产生大量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吸收后可致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直接影响骨组织的愈合。用力排便,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急性发作,严重影响骨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骨科卧床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便秘发生率,对患者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