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骨科手术输液护理心得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在手术中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及时快速的输血输液及静脉给药是手术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手术成败的关键。过去传统的静脉穿刺往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已普遍用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其具有针体长,外套管较柔软、无尖,不易打折,置于血管中不会因手术体位的变动刺破血管壁,造成液体外渗,并且穿刺成功率高等优点。我科自2004年起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术中输液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该技术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静脉留置针的正确应用
1.1静脉留置针的选择由于手术过程中随时需要快速补液,为防止术中更换体位致留置针脱出,一般选用针体长而粗的留置针。目前我科使用的是由美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带加药壶的18G和20G的普通型静脉留置针,其针尖锐利,易于进针,穿刺角度灵活,操作简便、易学、安全,其针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独特的弹性功能而且固定方便,不易脱出血管外,避免术中更换体位所致针头脱出血管外,防止药液外渗,减小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输液速度流畅等。
1.2静脉选择根据手术方式,病人的体位要求选择合适的静脉,其原则是以不妨碍手术者操作,便于麻醉医生手术中用药和保证输液、输血的顺利进行为原则。静脉应粗直,有弹性,血流量丰富,易于触及,充盈良好,避开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一般选用上肢前臂静脉。因下肢血管回流路径长,静脉瓣较多,易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故不宜选择下肢静脉留置套管针,而腕关节处静脉血管粗直、弹性好,但此处穿刺易造成桡神经损伤,也不宜留置套管针。
1.3穿刺方法根据手术要求选择合适的静脉进行穿刺。在穿刺点上方约10cm处捆扎好止血带,用皮肤消毒液消毒(直径约6~8cm)两次待干。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固定血管,右手拇指与食指、中指握住留置针,以30°~45°角度慢慢穿刺(勿太用力,以免穿破血管),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再进针1~2mm,以保证外套管在血管内[1],左手中指固定皮肤,食指与拇指固定针芯,以针芯为支撑,右手将外套管缓慢送入血管内,或将针芯退入套管内,借助针芯将套管和针芯一起送入静脉,然后松止血带。先用两根胶布将套管针与皮肤固定,左手中指用力压紧套管针前端的血管,食指固定针翼,右手拔出针芯,放入利器盒中,连接输液器,证实输液通畅后,用透明粘贴膜将针眼处皮肤覆盖,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以及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调节至合适输液滴速,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年龄较高的患者以及婴幼儿,要防止在短时间内输入较多液体导致肺水肿、心衰的发生。
2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1皮下血肿穿刺及置管操作不熟练、技术掌握不好,操之过急、动作不稳等,往往使留置针穿过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穿刺技术,动作应轻、稳、准,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2.2液体渗漏血管选择不当、固定不牢、病人躁动、外套管未完全进入血管或血管壁接触面积过大等原因均可导致液体渗漏。因此应合理选择静脉,尽量选择粗、直、弹性好、避开靠近神经、韧带、关节、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妥善固定导管,肢体用约束带固定,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和方法,对血管刺激强的药物输液速度要慢。
2.3导管堵塞由于术中要间断地测量血压,当留置针与血压袖带在同一肢体时,往往会导致导管堵塞。因此术中巡回护士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输液速度,保证输液通畅。同时要防止肢体受压。一旦发生堵管的时候,谨记不能用注射器推液,正确的方法是回抽,以免将凝固的血栓推进血管内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2.4静脉炎常见症状为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无弹性。护士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输注对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输液速度要慢,术中输血时要充分加温,避免冷刺激引起静脉炎。一旦发生静脉炎要立即停止在此静脉输液,24h内冷敷,24h后热敷,以增进血液循环,缓解患者不适,并用50%硫酸镁湿敷,或用土豆片湿敷20min/次,4次/d。
2.5静脉血栓的形成静脉血栓多发生于血流缓慢的静脉内,久病卧床的病人发生在下肢静脉的血栓比上肢静脉的血栓要多3倍,因此尽量避免在下肢静脉使用留置针,且置管时间不宜过长,常规3~5d。
3护理体会
3.1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由于留置针管径比普通头皮针要粗而长,多数患者会产生恐惧心理[2]。护士在操作前应向患者告知留置针的优点,告诉其穿刺时会比较疼,但是穿刺成功后留在静脉里的是柔软的导管,在手术过程中不会因体位改变而刺破血管引起液体外渗,而且术后还可以保留3~5d,免去每日穿刺的痛苦。通过对患者在静脉输液流程中的人文关怀,使患者一方面易于接受,另一方面患者感受到被关爱,不仅减轻了患者操作中的生理疼痛,亦使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有所提高,由此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以有效地减少护患纠纷,创造和谐的病区气氛。
3.2防止感染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者应戴好手套,以预防外源性感染。穿刺前要认真检查留置针的包装及有效期,如有破损及过期禁用;皮肤消毒范围要广,一般为10cm,防止留置针被污染,穿刺成功后应用透明粘贴膜覆盖,防止针眼感染。
3.3在选择穿刺部位时,根据手术方式、病人的体位要求选择合适的静脉,其原则是以不妨碍手术者操作,便于麻醉医生手术中用药和保证输液、输血的顺利进行为原则;静脉应粗直,有弹性,血流量丰富,易于触及及充盈良好。以上肢前臂静脉为首选,根据骨科手术的特点,为避免左右手术部位错误,我们采用如下原则,做上肢手术时选择健侧前臂静脉穿刺;做下肢手术通常选同侧上肢前臂静脉,这样既方便麻醉师术中给药,又可避免左右手术部位错误。
3.4防止血源污染护士在操作时除要保护患者外,也应做好自我防护。操作前戴好手套,在退出针芯前应用左手按压留置针套管顶端前部血管,阻断血流,防止血液流出,退出针芯后立即放入锐利盒中,防止针刺伤。
3.5熟练掌握穿刺技术要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必须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各种类型的静脉穿刺技能,在操作中要保持正常稳定的情绪,精细灵巧的动作,才能给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输液护士不能只是机械地操作,而更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将人文关怀运用到输液过程中,这种理念要贯穿于每名护士的实践操作中,使患者在输液治疗时充满信心,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对整个手术治疗充满信心。
3.6注意观察术中巡回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硬结、疼痛、血管弹性有无改变,输液是否通畅,防止液体渗入皮下组织,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重新建立通道。
3.7术后加强置管期间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应每日消毒,操作时避免对留置针的过度牵拉,以免针体脱出。输液过程应密切观察滴速,以防输液速度过快造成循环负荷过重或药物不良反应。快速输液须严防液体滴空,防止意外发生。置管期间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硬结、疼痛及渗漏现象。如有上述现象应立即拔针。据临床报道,病人静脉炎通常发生在置管后6~7d[3],而5d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零。5d应作为常规留置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d。告诉患者穿刺部位保持清洁干燥,防止透明敷贴与皮肤粘贴不牢,套管针脱出,以延长置管时间。
4小结
静脉留置针在手术室的应用,有利于手术中快速输血输液,使很多大量失血、失液患者转危为安,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4]。术后还可以保留3~5d,患者免去每日穿刺的痛苦,保护了静脉,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同时提高了病房护理效率。并且套管针置于血管中不会因手术的变动刺破血管壁造成液体外渗,减少对血管及皮肤的损伤[5]。而过去的穿刺针为金属材料制成,针体短而硬,有尖,不易固定,特别是在体位改变是,针尖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外渗,易造成血管及皮肤的损伤,往往需要重新穿刺,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不利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总之,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的输液理念中,静脉留置针将以其给药迅速、刺激性小、疗效快等优势,在挽救病人生命中发挥着越来越多的积极作用。作为头皮针的替代产品,其优越性深得广大护理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因此,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做好周密预防措施,改进和创新护理技能,是静脉留置针技术普及应用和质量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