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中药对骨科术后血栓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随着骨科大手术(包括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1〕的普遍开展,其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骨科大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临床上许多医家在治疗DVT时既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又结合疾病临床分期特点,病证结合,分期论治〔2〕。为观察中药早期干预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在我院实施手术的31例骨伤患者术后进行常规处理加用中药早期干预,治疗效果不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我院实施手术的62例骨伤患者,男26例,女13例。年龄40~82岁,平均64·5岁。跌伤27例,车祸伤26例,坠落伤5例,其他损伤4例。其中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39例,髋部周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21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2例。所有患者均无凝血功能障碍病史,并排除肿瘤、糖尿病等与全身凝血状态有关的疾病。术后经静脉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为DVT者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创伤大小和术中的出血量等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观察组除了术后常规性用药之外,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理论分期〔3〕给予中药治疗。基本方药组成:生芪40g,丹参、赤芍归、鸡血藤、茯苓皮、大腹皮各30g,生苡仁15g,牛膝12g。脉络湿热加公英、双花各30g,车前子15g;脾虚湿阻加白术30g,甘草、党参各12g;脉络湿瘀加三棱、莪术、郁金各12g。每日1剂,早晚饭后服用。口服肠溶阿斯匹林80mg,1日1次。2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术后仅给予常规性用药治疗。
2结果
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中有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2·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36个月的随访,39例髋部周围骨折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6~8个月;21例髋部周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按照Harris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56%。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功能良好。
3讨论
骨科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刀子纤维蛋白、红细胞以及不等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在静脉内形成凝块的过程。好发部位为下肢深静脉,常见于骨科大手术后,可分为下肢近端和远端DVT,前者位于胴静脉或以上部位,后者位于胭静脉以下〔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常见病。此病可后遗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等,严重损害劳动人民健康。从临床研究表明,骨科住院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不同,但从文献统计结果看深静脉血栓发病率逐年上升,外科和神经外科为15%~40%;髋、膝关节置换或髋部手术为40%~60%;严重创伤40%~80%;脊髓损伤为60%~80%〔5〕。因此,对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早期药物干预具有预防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本病属于中医“股肿”、“脉痹”、“瘀血”、“瘀血流注”、“肿胀”等范畴。主要是由于血液的气化功能失调、卫稽留于经脉之中,致经脉壅遏不通或因风寒湿邪、损伤经而脉痹血凝、阻塞脉道所致〔6〕。中医认为该证是因为长期卧床或久坐不动而致瘀血阻于阴脉,痹着不通,营血逆行,回流受阻,水津外溢而导致。病理变化以瘀、湿为主,治疗则以丹参、当归、赤芍、鸡血藤活血化瘀;大腹皮、茯苓皮、生苡仁利湿消肿;牛膝引药。术后早期由于气血瘀滞,静脉血流缓慢及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是引起DVT的基础。我们在术后24h内开始用中药介入,通过活血行气,加速血液循环,促进静脉血液流动,阻断由于静脉血流缓慢DVT的发生。
从本次观察结果看,观察组中有2例发生DVT,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中有9例发生DVT,发生率为32·3%。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了下肢骨折创伤手术术后早期运用中药干预,基本上能达到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