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无痛病房在骨科中的运用成效范文

无痛病房在骨科中的运用成效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无痛病房在骨科中的运用成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无痛病房在骨科中的运用成效

近年来,国内对疼痛控制非常重视,骨科教授王满宜、姜建元、陈百成倡导全国骨科开展无痛病房工作。目前,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军区总院、上海华山医院、中山一院和三院均开展了无痛病房工作。我院是深圳市三甲综合医院,我科是市重点创伤骨科,主要收治严重创伤、四肢骨关节创伤、骨盆骨折、手外伤、周围神经血管损伤、软组织缺损显微修复及肢体功能重建患者。疼痛管理工作过去主要是对患者重度疼痛进行疼痛评分,向主管医生汇报及根据医生医嘱给药,并做用药宣教、用药后效果评估,缺乏规范的疼痛管理。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院启动无痛病房,更新医、护、患无痛理念,建立系统的疼痛管理模式,实施4个月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患者247例,其中男169例,女78例;年龄10~55岁,平均37.35岁。均为急诊创伤骨科患者,并在入院1周内接受手术治疗。排除以下情况:严重消化性溃疡者、严重血液学异常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阿司匹林哮喘者、非甾体类抗感染和镇痛药诱发的哮喘发作者或有既往史者、支气管哮喘者、妊娠晚期及哺乳期妇女。将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71例、B组(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术前服药)109例、C组(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术前服药及注射)67例,3组患者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无痛护理模式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建立无痛理念;第二阶段:改变传统疼痛处理模式,建立系统的疼痛管理模式,建立无痛病房。方法:科室成立疼痛控制小组,小组成员由医生、护士、康复师构成。确定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分级及无痛治疗方案,组织医护人员加强无痛治疗观念的学习。医生重点学习超前镇痛及多模式镇痛的理念;护士重点学习疼痛的评估方法及疼痛的记录。制作无痛治疗相关表格,并通过疼痛知识教育宣传栏及手册对患者进行教育。对患者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疼痛知识指导和评估、住院中的术前疼痛评估、超前用药、术后主动疼痛评估和护理、规范用药、保证患者康复锻炼的疼痛控制等手段为纵轴,制订日程表,进行系统、规范的疼痛控制。

1.3治疗方法

1.3.1手术治疗对患者根据骨折的情况进行手术处理,视受伤情况分别行I期处理及择期手术。

1.3.2心理治疗为每例患者制订详细的心理护理计划。护士应用良好的语言、热情真诚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缓解其心理负担,消除其焦虑、恐惧、不安等负性心理,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向患者介绍治疗成功的案例,证明只要坚持按医嘱服药就能获得很好的预后,树立患者治疗的决心。

1.3.3物理治疗为患者进行牵引等物理治疗,尤其对无移位的稳定性骨折、有较重内脏疾患、不适合手术者来说非常重要。对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进行牵引的要求:①牵引重量约占体重1/7。②一旦髋内翻畸形矫正后,需保持占体重(1/7)~(1/10)的牵引重量,以防髋内翻畸形再发。③牵引应维持足够时间,一般8~12周,骨折愈合初步坚实后去除牵引。

1.3.4药物治疗服用的抗感染、镇痛药物主要有乐松、双氯芬酸等,此类药物适合于大多数患者,但少数患者有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胃痛、腹泻等。有消化道溃疡的患者慎用或禁用。为患者滴注的抗感染、镇痛药物,如甘露醇、激素等,这类药物的抗感染、镇痛作用非常突出。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甘露醇,停用激素后容易出现症状反跳现象。

1.4评价指标观察实施疼痛控制治疗的患者VAS评分从基线到研究终点的变化,观察实施药物治疗的患者用药后的起效时间,观察实施药物治疗的患者在观察期间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率。疼痛缓解程度评价标准: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患者无疼痛;中度缓解:疼痛未完全消失,但影响不大,患者可以忍受;轻度缓解:疼痛未消失,对患者仍有影响。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t检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比较见表1。

3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关于“疼痛”的定义: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1]。1995年,美国疼痛学会将疼痛定为第5大生命体征。2001年,亚太地区疼痛论坛提出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2002年第十届国际疼痛学会大会又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同时指出若在疼痛初始阶段未有效控制,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发生病理性重构,急性疼痛可能发展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从而影响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社交活动[2]。

因此,发达国家将疼痛控制满意度作为评价医疗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由于疼痛治疗在我国的开展较晚,医、护、患对无痛理念的认知均存在偏差,如何对患者进行系统的疼痛管理,医、护人员均存在认知模糊,实施随意,急需加强[3]。无痛病房管理模式能更新医、护人员无痛理念。对患者进行规范的疼痛管理,确实能提高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值得在骨科病房推广[4]。本研究通过现阶段临床观察,初步证实围术期的疼痛控制效果明显,患者愿意早期活动,同时初步证实超前用药镇痛效果高于疼痛不能耐受时用药,术前给药效果好于没有用药,科室应建立一个协同合作的镇痛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