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妇产科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近年来,国内外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均呈明显上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经济发达的国家院内感染率为3%~5%,发展中国家占10%~20%,我国医院内感染率为9.7%,医院内感染不仅给患者增添了新的痛苦,而且影响了病床周转率和疾病的治愈率,降低了医疗质量[1]。妇产科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科室,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感染因素,如何针对这些感染因素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对在本院住院的182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其感染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妇产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共1824例,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妇科组1184例,年龄11~78岁,平均38.3岁;产科组640例,年龄20~41岁,平均29岁。
1.2方法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的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妇科和产科的感染率、感染部位及不同生理期感染分布等因素。
2结果
2.1妇产科感染情况分析本院妇产科共出现58例感染患者,总感染率为3.2%,其中妇产组46例(3.9%),产科组12例(1.9%)。
2.2妇产科感染部位分布情况妇产科感染部位中最高的是呼吸道,占总感染人数的39.7%。妇科组患者中感染部位中最高的也是呼吸道,占本组感染人数的43.5%,而产科组中感染部位最高的是切口,占本组感染人数的33.3%。
2.3妇科组各生理期感染情况分布妇科组中结婚后妇女发生感染的机会显著增加,尤以绝经后妇女感染率最高,占本组感染人数的54.3%,其次是结婚后至绝经前妇女,占37.0%,而结婚前妇女的感染率明显更低。
3讨论
患者对住院期间的感染问题越来越关注,而人员流动频繁的妇产科则是医院内感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妇产科总感染率达3.2%,其中妇科组感染率为3.9%,产科组感染率为1.9%,凸显了妇产科医院内感染趋势的严峻。
3.1感染因素分析
3.1.1感染部位由表1可知,妇产科感染中呼吸道感染为第1位,占总感染人数的39.7%,其中妇科组中更高达43.5%,是妇科患者的最主要感染因素。主要原因有:(1)患者长期卧床,经常躺在床上不愿意翻身,导致痰液聚集在气道当中,再加上医院病房内的空气受到污染,病后抵抗力下降,最终导致呼吸道感染的发生;(2)探访人员过多,增加病房内的空气污染,易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而切口感染在产科组感染中排第1位,占33.3%,在总感染人数中仅占10.3%,比例不高。主要原因为:(1)与手术密切相关,产妇在分娩期间能量消耗过大,生产过程中有失血现象,导致产妇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易致感染的发生;(2)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产妇产后不擦身,不洗澡,这种“坐月子”的习俗亦导致切口容易受到感染;(3)在手术的过程中,医护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无菌规定进行操作,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其中泌尿道感染在妇产科感染中为第2位,占总感染人数的25.9%,也是很常见的主要感染因素。主要原因为:(1)常规的肛诊及经阴道检查是感染的最重要原因;(2)导尿与留置尿管,其中导尿的时间越长,受到感染的概率也就越高。
3.1.2生理期感染情况由表2可知,在不同的生理期,绝经后妇女感染率最高,占总感染人数的54.3%,比其他各生理期的感染总和还多,主要原因有:(1)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分泌明显减少,情绪波动大,易致免疫力下降,加上病后身体虚弱,从而更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2)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减少,阴道内环境失衡,不能有效抵御外来病菌侵袭,也易导致感染;(3)绝经代表年龄的增大,随着年龄增大,各方面机能减退,也是容易被感染的主要原因。这与相关报道一致。
3.2感染护理措施虽然感染发生的因素很多,但可以通过加强宣教力度和规范护理操作来予以控制和减少。首先,改善病房环境,加强病房消毒管理制度,病房坚持消毒隔离制度,保持房间清洁,定时空气消毒,开窗通风,增加空气流通。减少亲友探视频率,以减少细菌数,提高病房空气质量。其次,对于切口疼痛、麻醉等因素而使术后咳嗽受到限制或减弱的患者,要及时协助其翻身拍背,鼓励其早期咳嗽排痰,以避免肺部感染,从而改善呼吸道感染情况。而且,要降低感染概率,不仅要尽量减少肛门和阴道检查的次数,而且在进行检查的时候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此外,还要积极治疗阴道炎等慢性疾病。最后,对于绝经后的妇女患者,由于年龄普遍偏大,除了在规范常规的护理措施基础上,还应该护理做到更细致,更人性化,从而降低感染率。
综上所述,如今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怎样控制妇产科医院内感染,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作为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加强宣教力度和规范护理操作,更应该努力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谢丽晶 单位:抚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