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分级护理桥小脑角肿瘤术后应用效果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观察增加吞咽功能筛查频次的分级护理对减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食物误吸及术后胃管留置发生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外科收治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根据术后初次吞咽功能测试结果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每日接受1次吞咽功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误吸及术后胃管留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患者吞咽功能状态给予相应的分级护理干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患者预后良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桥小脑角肿瘤;吞咽障碍;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分级护理
桥小脑角位于后颅窝,是小脑、脑桥与延髓之间的间隙,复杂的神经如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舌咽、迷走、副神经都在此区域,然而大量非恶性或非致癌性肿瘤倾向于在此区域发展,也就是桥小脑角区肿瘤[1]。临床上一般明确诊断时肿瘤体积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出现吞咽障碍、饮水呛咳等表现是其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及身心健康[2]。因此,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早期恢复及降低发生食物误吸、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是桥小脑角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吞咽功能筛查的分级护理干预措施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66例外科治疗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入组标准:均满足桥小脑角区肿瘤及手术相关操作标准;术中神经解剖结构保留完好,术后意识清楚;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能完全配合研究工作开展。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类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者;术后病情不稳定或出现术后并发症者;合并帕金森病、口腔或食管肿瘤、食管运动功能障碍等其他影响吞咽功能疾病的患者;家属不愿意参加研究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根据术后初次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VST)[3]结果给予一般护理,护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基本饮食知识以及预防误吸的宣教。观察组每日接受1次容积黏度吞咽测试,并根据患者吞咽功能分级,辅助选择摄取液体最合适的一口量和稠度。分级护理措施如下。Ⅰ级:当面评估进食行为,纠正进食时聊天、进食后立即平躺、进食食物油腻偏硬等不良习惯,进食前后温水漱口,清除残存食物。Ⅱ级:在Ⅰ级基础上选择浓流质和半固体的食物,摄食一口量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进食体位首选坐位,必要时取半卧位,进餐时使患者注意力集中。Ⅲ级:在Ⅱ级基础上选用匙面小而浅、边缘钝的勺匙进餐,使用有切口的杯子喝水,以糊状食物为主,摄食一口量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指导应用侧方或低头吞咽、头颈部旋转等辅助吞咽技巧,进食完毕后在理疗师指导下进行舌头运动、咀嚼肌训练、喉部训练等吞咽功能训练。Ⅳ~Ⅴ级: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鼻饲后保持卧位30min,由康复专业理疗师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必要时进行针灸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情况进行对比,按容积黏度吞咽测试结果分为Ⅰ~Ⅴ级,其中Ⅰ级病情最轻,吞咽过程中未出现安全性/有效性受损相关指证;Ⅱ级伴有1项有效性受损,不伴安全性受损;Ⅲ级伴有2项有效性受损,不伴安全性受损;Ⅳ级伴有3项有效性受损,不伴有安全性受损;Ⅴ级病情最为严重,伴有安全性受损(伴/不伴相关有效性受损)。统计术后10d内患者在进食、进饮的过程中出现呛咳、噎食的次数和胃管留置率。对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收集统计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珚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病情分级情况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误吸发生及胃管留置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管留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促进患者吞咽功能的早期恢复及降低发生食物误吸、窒息等严重并发症是桥小脑角患者术后护理的重点,护理干预措施不到位将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桥小脑角肿瘤术后颅神经暂时性功能障碍使患者术后吞咽功能存在动态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术后水肿高峰的来临,肿胀压迫加重,吞咽功能障碍更加明显[4]。因此,仅靠术后一次性评估的结果差异性大、准确度低,缺乏客观性。增加筛查频次可以帮助临床护理工作者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进食能力和吞咽障碍,从而指导其对患者实施个性化、针对性的分级饮食护理干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吞咽困难病情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及术后胃管留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只有及时发现吞咽功能障碍,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通过多次的吞咽试验能更好地依据患者病情变化而进行科学管理,完善了护理安全预警系统,也有利于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3]。分级护理干预让患者及家属最大限度地重视进食安全,从进食环境、进食习惯、吞咽技巧、康复锻炼方面进行分级干预,降低误吸风险的发生,让患者及家属深刻意识到饮食的种类、摄食一口量、用具、口腔的清洁与康复训练等对预防误吸发生的重要性。分级护理干预符合患者康复的需求,提升了护理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避免了护理资源的运用不合理。胃管的留置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影响患者的味觉与胃口,还可削弱患者的吞咽反射,不利于患者吞咽能力恢复,插管引起恶心呕吐还容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5]。因此减少不必要的胃管留置和缩短胃管留置时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冠又,张俊廷,吴震,等.小脑桥脑角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及面听神经保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674-677.
[2]任琳,郎黎薇,殷志雯.增加吞咽功能筛查频次对减少桥小脑角肿瘤患者手术后吸入性肺炎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84-286.
[3]蒲萍,陈琴,柯燕燕,等.基于吞咽功能筛查的分级护理干预在桥小脑角肿瘤患者中的运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6):1450-1452.
[4]扈文娟.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学,2017,11(11):193-194.
[5]孙丽凯,陈俊春.误吸风险评估与饮食分级护理预防高龄患者误吸[J].护理学杂志,2015,4(7):38-41.
作者:丘秀秀 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