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范文

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出芽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本院消化科临床上收治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析患者肿瘤出芽的情况,评估其在患者病理分析中的运用价值。结果: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3例判断为肿瘤出芽,所占比例是53.00%,且与患者的肿瘤部位以及分化程度、浸润度无显著相关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浸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出芽情况进行分析,有利于及时掌握患者的TNM分期情况以及肿瘤侵袭情况,便于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

【关键词】胃肠道;恶性肿瘤;肿瘤出芽;病理分析

众所周知,胃肠道恶性肿瘤疾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肠癌、胃癌最为常见[1]。近年来其临床患病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有资料提示,在各类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中,消化道恶性肿瘤为多数。为了分析患者肿瘤出芽与治疗效果、预后效果等之间的关系,本次研究随机抽取了本院消化科临床上收治的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报道。

1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抽取的100例对象均属于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本院接收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中包括了60例女性患者和40例男性患者;年龄最小是33岁,最大是80岁,平均是(56.8±5.0)岁;其中有52例为胃癌患者,其余48例为肠癌患者,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已经知情同意,且均顺利接受了根治手术进行治疗,未采取放化疗治疗。

1.2研究方法

1)100例患者的肿瘤标本均采取10%的中性福尔马林进行固定和酒精脱水处理,经过二甲苯透明及常规的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3μm,行HE染色操作后再展开脱水透明、环氧树脂封片处理,最后放置10×20倍或者×40倍的显微镜下展开详细观察[2]。

2)出芽的评估方法:肿瘤浸润的前沿间质中可以看到单个孤立肿瘤细胞,或者有<5个小灶状的肿瘤细胞群即可判断为出芽。

1.3数据统计

处理数据借助SPSS19.0处理,(珔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检验,当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3例判断为肿瘤出芽,所占比例是53.00%,且与患者的肿瘤部位以及分化程度、浸润度无显著相关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浸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通常情况下,恶性肿瘤最主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病灶细胞出现转移及浸润性的生长,而肿瘤细胞之间出现不断分离以及进入周围健康细胞的间质就是浸润生长的主要表现,在这个过程当中,肿瘤出芽就是其形态变化的一种表达方式。以往有临床资料提示,如果直肠癌患者出现了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则这类患者出现肿瘤出芽的几率要比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且肿瘤出芽患者的局部复发性与肝转移性均较高。在本次研究,对100例本院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展开分析,其中包括了直肠癌患者、胃癌患者以及结肠癌,通过研究结果提示,100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有53例判断为肿瘤出芽,所占比例是53.00%,且与患者的肿瘤部位以及分化程度、浸润度无显著相关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管浸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且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管浸润后,出现肿瘤出芽的几率就越高,同时TNM分期越高发生肿瘤出芽的几率越高。由于胃肠道恶性肿瘤在临床早期筛查中并没有明确十分敏感的指标,所以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阶段,常常需要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明确指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肿瘤出芽的几率与其淋巴结转移以及淋巴管浸润、TNM分期这几个病理指标有密切关系,所以可以将肿瘤出芽作为肿瘤诊断过程中的一项指标,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了肿瘤出芽,则建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救治[3]。综上,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诊断过程中具备较高的价值,建议将其作为这类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陈军芳,郑建国,梅盛平,等.肿瘤出芽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临床病理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4,16(10):16-18.

[2]何同梅,张和军,陈雪燕,等.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合并文献复习[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07):1113-1115,1125.

[3]刘海玲,范新娟,刘俊,等.胃肠道恶性神经外胚层肿瘤临床病理分析及文献复习[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28):8-11,15.

作者:张新丽 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医院病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