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浅谈外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皮肤溃疡范文

浅谈外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皮肤溃疡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浅谈外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皮肤溃疡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浅谈外用中药治疗恶性肿瘤皮肤溃疡

摘要:恶性肿瘤所致皮肤溃疡是临床上恶性肿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病人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发生溃烂、渗血。疾病的晚期很容易并发恶性肿瘤所致皮肤溃疡,处于疾病晚期的病人常常表现为恶液质,周身衰竭,机体免疫功能较差,同时存在着局部血液循环的障碍,从而导致肉芽组织生长不利,因此皮肤溃疡面不容易愈合,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治疗难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笔者以中药外用治疗恶性溃疡,注重患者整体调理及局部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皮肤溃疡;中医药疗法;外治法;肿瘤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态势,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第一杀手。我国2011年新发恶性肿瘤的病例约为337.2175万例,死亡病例约为211.3048万例。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约为250.28/10万。城市人口发病率约为261.38/10万;农村人口发病率为238.60/10万。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约为156.83/10万。城市地区人口死亡率为154.37/10万;农村地区人口死亡率为159.42/10万[1]。恶性肿瘤所致皮肤溃疡是临床上恶性肿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大部分病人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热、痛,甚至发生溃烂、渗血。疾病的晚期很容易并发恶性肿瘤所致皮肤溃疡,处于疾病晚期的病人常常表现为恶液质,周身衰竭,机体免疫功能较差,同时存在着局部血液循环的障碍,从而导致肉芽组织生长不利,因此皮肤溃疡面不容易愈合,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问题,治疗难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笔者以中药外用治疗恶性溃疡,注重患者整体调理及局部辨证论治,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中医文献理论基础研究

1.1痈疡之名出处

根据传统的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中医大家很早就已经认识到,凡是皮肉之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局部特征为红、肿、热、痛的表现,统称为痈。《说文解字》这样解释,痈也,“肿也”。《释名》中说:“痈,壅也,气壅痞结”[2]。《黄帝内经》中的阐述为:“逆而盛,则热聚于胃口而不行,故胃脘为痈也”。古籍《灵枢》则认为:“六腑不和,则留为痈也”[3]。

1.2痈疡之病因病机论述

中医文献《外科启玄》阐述为:“六淫之气,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疥。凡疮口不合,脓水清稀,气血俱虚也”。《素问》这样解释:“营卫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灵枢》言:“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4]。《素问》亦曰:“膏粱之变,足生大疔”。《外科秘录》曰:“气血旺而外邪不能感,气血衰而内正不能拒”。李东垣则明确指出:“疮疡乃营气而作,营气为本,本逆不行,为湿气所坏,而为疮疡也”。

2从痈疡论治的临床研究

从痈疡角度论治恶性溃疡,必须遵循中医基本理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是一种有效的理论指导。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要求从整体观念出发,实现辨证论治,既要考虑了肿瘤的局部治疗,又要采取扶正培本的整体治疗方法。恶性溃疡按痈疡辨病论治是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在中医外科基本理论中,治疗疮疡有三个总则,称之为消、托、补三大法则。消法是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其方药,能够使初起的肿疡邪毒不能结聚而成为脓,从而得到消散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是一切肿疡初起的治法总则[5]。如有气滞者,可用行气、理气的药物,如木香、陈皮等;寒凝者,可用散寒、温阳的药物,如肉桂、细辛等;食积者,可用消食、化积的药物,如山楂、麦芽等;热毒者,可用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大黄、黄连等;这些都属于消法的范畴。托法是指用补益气血和透脓的各种药物,扶助其正气,托毒而外出,使毒邪不致扩散和内陷的一种治疗方法[5]。托法则适用于疮疡的中期,此阶段其正气已虚,邪气正盛,不能托毒外达于外,使用托法,则正胜邪去而安。药用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补法是指用一些补养的药物,恢复其正气,从而达到祛腐生新的目的,使疮口达到早日愈合的一种治疗方法,其适用于溃疡后期[5]。此期病人虽毒邪已轻,但正气已伤,气血渐弱,溃疡较难愈合,当用补益气血的方药,如十全大补汤、四君子汤等。

3外用药治疗恶性溃疡用药要点

1)治疗恶性溃疡的外用中药特点为水煎、湿敷。恶性溃疡分泌物既要引流通畅,又要使药物水煎出来的有效成分与溃疡面充分接触,这样才能使疗效更加有保障,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发挥中药治疗疗效的目的。

2)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可按痈疡早、中、晚分期论治,早期应给予消法,中期给予托法,晚期给予补法。

3)所选的外用中药要严格甄选,既要使药物的有效治疗成分充分水煎而得,又要有溃疡局部容易吸收的特点。

4治疗恶性溃疡的药物分类

4.1生肌敛疮类主要药物有紫草、炉甘石、孩儿茶、生黄芪、皂刺、石膏、牡蛎等。常用方:生黄芪60g,川军30g,紫草60g,当归30g,牡蛎20g,孩儿茶20g。所有药物煎浓汁共约30mL,湿敷患处。其中黄芪、当归、紫草有益气、生肌的作用,川军有收敛、解毒作用。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紫草的作用有抗炎、抗过敏,以及解热、抗肿瘤,还有止血和影响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6]。当归具有抗炎、增强人体免疫的作用,当归多糖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人体机能代谢的作用。

4.2补气敛疮类如生芪、党参、白术、太子参、山药等。常用方:生典芪60g,党参120g,甘草30g,大黄60g,紫草60g,当归30g。浓煎约30mL,湿敷溃疡患部。

4.3燥湿敛疮类如五味子、滑石、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等药物。上述药物的水煎溶液对有燥湿、收敛、消肿的作用。常用方:生黄芪60g,茯苓30g,滑石20g,苦参20g,黄连30g,大黄30g。浓煎约30mL,湿敷溃疡患部。

4.4补肾益骨类如杜仲、续断、狗脊、骨碎补、紫河车、补骨脂等药物。常用方:当归30g,续断30g,狗脊60g,骨碎补30g,补骨脂60g,大黄60g,紫草30g,苦参30g。浓煎约30mL,湿敷溃疡患部。

4.5清热解毒类常用川军、紫花地丁、鸦胆子、黄芩、蒲公英、连翘等。现上述药物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能够很好地预防感染的发生。常用方:黄连20g,黄柏20g,川军60g,紫花地丁30g,煅石膏60g。浓煎约30mL,湿敷溃疡患部。

4.6止血类常用仙鹤草、地榆、白及、艾叶、大小蓟、茜草、棕榈炭、侧柏叶等。上述药物用于恶性肿瘤所致溃疡的渗血以及血性分泌物的治疗。

4.7止痛类如元胡、川芎、乌药、丹参、白屈菜、虎杖、乳没药等。上述药物通过行气止痛,活血止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常用方:乌药30g,乳香30g,丹参30g,没药30g,虎杖10g,煎汁外敷皮肤患处。

4.8抗癌类如白花蛇舌草、山慈姑、半枝莲、垂盆草、半边莲、石上柏、蜂房等。上述药物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水煎外敷,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

4.9皮肤引经药如地肤子、土茯苓、白鲜皮等药物。基础研究及临床临症用药均强调引经药的作用,此类药物可率领诸药直达疾病所在,达到增强局部用药的治疗效果。参考文献

[1]陈万青,郑荣寿,曾红梅,等.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5,24(1):1-10.

[2]杨雁.从中医治疗痈的理念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J].河北中医,2013,35(3):439-440.

[3]李曦明,陈文娜.中医药“以痈论治”消化性溃疡浅析[J].光明中医,2006,21(11):11-13.

[4]蔡红荣.姜树民教授从痈论治消化性溃疡经验[J].中医药学刊,2006,24(4):605-606.

[5]吴恒亚.中西医结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6]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89-292.

作者:张秋平1;庞新颖2;陈丽辉1;王志刚1 单位:1河北省保定恒兴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内科,2河北省保定市卫计委中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