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实习儿科医学方法探讨范文

实习儿科医学方法探讨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实习儿科医学方法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实习儿科医学方法探讨

1内容和方法

实验组采用改良带教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实习结束后评价实习效果。其中改良带教法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下。1.1入科前培训要求教学秘书在实习第一天就对医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并上好入科指导第一课。带领医学生认识带教教师,消除学生的顾虑。主要内容有:(1)介绍环境,熟悉科室规章制度、实习生纪律和职责,以及医德医风和法制建设等。(2)了解入科8周的技能掌握进度、时间安排,明确需要掌握的技能及完成的实习任务1.2提前接触临床活动传统的实习模式是多名医学生跟随带教教师接触所管病区患儿,由于儿科患者年龄特点以及家长的不配合,在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方面无法让每个医学生都能亲身体验,因此,很多医学生经常作为被动的听众和观众,并没有真正意义上接触临床,从而丧失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此,要求实验组医学生:(1)每天早上提前20分钟到岗,进入病房,了解所管患儿前一天的病情变化及各项检查结果,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进行病史采集、体检等;查房时由医学生汇报患儿的病情,提出当天的诊疗重点。(2)每人分配1~3个固定的床位,跟主管医生一起管理患儿。(3)每天上、下午各巡视病房一次,随时了解患儿病情。(4)每周四进行一次大病区病情汇报,使信息互通,不拘泥于各自所管理的病种。(5)每周五教学查房,随机挑选医学生汇报病史,对患儿进行全面体检,由带教教师总结存在的问题。(6)查房时随机抽查医学生的完整病历、病程记录、出院记录等医疗文件,着重培养其诊疗逻辑思维能力。1.3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技能操作水平临床技能操作是临床技能训练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法制的完善及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在患者身上操作训练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制约了其动手能力的提高。针对这一现象,模拟医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并逐渐得到重视。模拟医学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临床教学中学生多、病例少的矛盾,避免了患者或其家属不愿接受临床示教的尴尬,有效弥补了教学资源的不足。为了配合儿科教学,我院购进了一整套适合儿科教学的模拟患者及操作模块。结合医学生实习特点进行操作技能训练,包括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等。操作前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处理措施,即如何在操作前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取得他们的信任等。应用模拟医学教学时,由医学生根据理论及教学光碟先独立操作一次,针对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及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和总结,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了自主意识。1.4开展循证医学(EBM)教育,每周举办读书报告会每周挑选有代表性的病例,根据患儿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预后等,鼓励实验组医学生按下列步骤接受EBM教育:(1)根据临床信息提出所要解决的问题。(2)寻找问题的证据。对文献中的证据进行检索,搜集证据。(3)对所获得的证据进行真实性和临床实用性的评价。(4)将证据与患者的个体因素相结合作出医疗决策并予以实施。(5)对整个医疗过程进行总体评价。在此过程中,实验组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和报告。

2评价

2.1病例分析测评指定两名带教教师对两组医学生进行病例分析测试,并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评分项目有:主诉提炼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手法的规范性、准确性;辅助检查的判读;鉴别诊断及依据(至少3种);进一步应做哪些辅助检查,目前的治疗方案。2.2病历书写随机抽查两组医学生的病历、医疗文书,并按病历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评分。2.3技能操作根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即:是否提前与家属沟通,沟通技巧,操作的手法及无菌观念,定位是否准确,操作后对患者的安排及操作器械的清理等。2.4问卷调查对患儿家属进行问卷调查,以获得家属对实验组医学生的总体评价;对实验组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医学生对改良后带教方法的评价。2.5统计分析方法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u检验。

3结果

3.1两组考评成绩比较3.2实习结束后,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比较实习结束后对180名患儿家属及医护同事进行实习效果问卷调查,主观评价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无明显差异。实习结束后对两组医学生就实习效果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实验组医学生实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表现为高分值区间选择者较多,尤其在EBM等上有明显区分。

4讨论

(1)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普遍下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很多医学生由于茫然而随波逐流,实习盲目而被动。为此,我们把对医学生的要求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加强入科实习前培训,制定具体培养目标,明确应掌握的内容,详细列出实习工作要求,使医学生心中有数。本研究表明,实验组医学生各项考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主观评价中,实验组医学生认为早期接触临床活动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临床能力及临床思维的培养,能了解更多病种,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建议这种活动继续开展。这说明改良的实习方法打破了以往集中实习的模式,患儿及其家属不易产生抵触情绪。医学生在采集病史及体格检查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患者家属沟通,病史采集不全,由于患儿不合作不能很好地完成体格检查等。经过主管医师和带教教师的具体指导,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技能逐渐提高。通过具体管理患者,不但培养了学生临床逻辑思维,而且增强了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有利于其保持对医学的探索精神。(2)模拟医学有助于提高操作技能。由于模拟人及操作模块采用了与人体近似的材料,与在患者身上操作很相似,所以学生兴趣较浓,积极性较高,通过反复练习手法越来越熟练,无菌意识也逐步增强。模拟医学的应用,使医学生较早接触临床,增加了动手机会。我们鼓励医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儿科内容,全组人员共同努力,查阅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演讲。最后发现,医学生对专题疾病的了解和掌握程度远不是几堂理论课所能比拟的,而且在查阅资料过程中他们能发现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EBM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使医学生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医学生科学治病的理念。(3)调查结果显示,客观评价结果两组无明显差异,可能与问卷设计及“人情打分”有关,没有统一的量化指标,因而测评结果较模糊,需要改进;在主观评价结果中,实验组医学生的高分值区间选择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尤其在EBM教育等方面。

作者:陈艾贾鹏王珉康兰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