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奶粉对幼儿湿疹防控效果的观察范文

奶粉对幼儿湿疹防控效果的观察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奶粉对幼儿湿疹防控效果的观察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奶粉对幼儿湿疹防控效果的观察

婴儿湿疹是好发于2~3月龄婴儿头面部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皮疹,有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常导致婴儿烦躁哭闹而影响其睡眠和进食。其发生原因复杂,牛奶蛋白过敏可能是原因之一。本研究选择配方奶粉喂养或以配方奶粉喂养为主的头面部湿疹婴儿,在常规外用药物治疗的同时,改用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观察其对缓解婴儿湿疹临床症状的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将患有头面部湿疹的婴儿,按就诊日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入选标准:①年龄≤90d;②配方奶粉喂养或以配方奶粉喂养为主(近1个月母乳喂养量不到总奶量的20%);③皮损限于头、面部,符合湿疹诊断;皮损面积≥2%体表面积(即双掌大小,且指并拢),可伴瘙痒;④病程≥14d;⑤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5%),或(和)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0.3×109/L);⑥能坚持随访8周。排除标准:①皮疹局部合并明显的细菌、真菌等感染者;②入组前4周内系统应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或治疗前2周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或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治疗前2周使用过抗组胺药物;③已知对外用药物所含成份及其化学结构类似药物有过敏史者;④合并有发热、咳嗽、腹泻等儿内科疾病症状者。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征得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婴儿湿疹的治疗和随访所有入选的头面部湿疹婴儿均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和皮肤保湿剂针对湿疹进行基础治疗。具体为外用0.05%地奈德乳膏或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2次/d,控制皮疹后改为1次/d,再用3d后停,糖皮质激素外用连续不超过2周;如患儿皮肤干燥,可适当使用保湿剂;如有皮肤破溃渗出者,可先外用氧化锌搽剂收敛后再按上述方法治疗。与此同时,治疗组婴儿改用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Pepti,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喂养,对照组婴儿仍用原配方奶粉喂养。于就诊的当日,治疗第7、14、28天评估并记录婴儿头面部皮疹情况,判断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在治疗第14天随访时,对仍未达到显效标准的婴儿,附加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如口服抗组胺药物等),该部分患儿不计入治疗第28天湿疹复发的判定。

1.2.2疗效判定婴儿头面部皮疹情况根据改进的EASI4级评分法[1]进行评价,计算疗效指数。具体为:①皮损面积初诊时定为4分,每缩小25%为下降1分;②红斑、丘疹和瘙痒,临床症状和体征分别按0=无、1=轻、2=中、3=重进行评分。疗效指数=(初诊时总积分-每次随访时的总积分)/初诊时总积分×100%。以总积分值减少的百分数作为疗效指数来判断疗效。疗效指数≥90%为痊愈,60%~89%为显效,20%~59%为有效,<20%为无效。治疗第14天时已达到痊愈和显效的婴儿,第28天时的疗效指数如<90%则判定为复发;治疗第14天时仅为有效或无效的婴儿不计入第28天复发率的计算。

1.2.3不良反应评估每次随访均记录婴儿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包括发生时间、表现及转归等,分析不良反应的原因以及与本研究的相关性。

1.3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治疗痊愈率、显效率采用百分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入选95例头面部湿疹婴儿,年龄35~90d,平均66d;病程14~60d,平均19d;随访14~56d,平均37d。因失访等原因退出/中止治疗7例(失访率7.4%),治疗组3例,对照组4例。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为88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3例。两组婴儿的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病情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婴儿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第7天,两组婴儿的EASI4级评分、疗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显效率和痊愈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治疗第14天,治疗组45例婴儿中有39例达到痊愈,4例达到显效,另2例有效;对照组43例婴儿中有25例达到痊愈,6例达到显效,另12例有效;治疗组婴儿的EASI4级评分、疗效指数以及显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治疗第28天,45例治疗组患儿中有43例痊愈,2例在第28天时复发;43例对照组患儿中有31例痊愈,8例复发。治疗组婴儿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连续性校正χ2=5.207,P<0.05)。

2.3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退出/中止研究的7例婴儿中,治疗组3例,其中1例失访,2例应家长要求退出;对照组4例,其中2例失访,另2例患儿因在随访治疗过程中出现上呼吸道感染并伴发热而退出。

3讨论

反复发作的婴儿头面部湿疹应考虑诊断“特应性皮炎”(婴儿期),但较小婴儿一般无法从既往病史中找到更多的诊断依据,所以根据Williams诊断标准,一般较难对3个月以内的小婴儿作出特应性皮炎的明确诊断,仅能为以后诊断特应性皮炎提供诊断依据。激素及保湿剂外用对症治疗虽然可以暂时性改善症状,但对于特应性皮炎(婴儿期)患儿,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因,停药后易复发,且长期应用激素等治疗也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所以如何从根本上解除过敏因素,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是儿童皮肤科医师必须面对的主要问题。一般认为,食物蛋白过敏与特应性皮炎发生有一定的关联,如牛奶、鸡蛋、鱼、虾等蛋白质过敏。本研究入选病例年龄较小(≤90d),病程相对较长(≥14d),症状较重(头面皮损面积≥2%体表面积,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且均为配方奶粉喂养或配方奶粉喂养为主喂养的小婴儿,牛奶蛋白过敏(cow’smilkproteinallergy,CMPA)可能是其湿疹发生原因之一。现有资料显示,CMPA的发病率为2%~3%,年龄多集中在2岁以下[2]。CMPA最常见的症状为湿疹、哮喘、腹泻等,湿疹/特应性皮炎(婴儿期)病例与CMPA的相关性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和严重程度,婴儿越年幼和(或)皮疹越严重,相关性越强[3]。CMPA诊断的金标准是过敏原饮食回避和激发试验,因此对这些高度怀疑CMPA的湿疹婴儿,可以在应用外用药物治疗的同时,尝试短时间使用治疗性配方奶粉,以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对于CMPA婴儿,适合的治疗性配方奶粉要求达到至少90%婴儿能够耐受,且能满足婴儿正常生长发育的需求[4],其中以乳清蛋白、酪蛋白或其他蛋白为主的深度水解配方奶粉(extensivelyhydrolyzedformula)和氨基酸配方奶粉均满足以上标准。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是将牛乳蛋白通过加热、超滤、水解等特殊工艺使其形成二肽、三肽和少量游离氨基酸的终产物,肽段相对分子质量均小于3000,大大减少了过敏原独特型表位的空间构象和序列,从而显著降低抗原性,其中β-乳球蛋白(牛奶中最主要的致敏成分)的含量约为0.84~14.5μg/L,与母乳含量相近[5]。

大量实验和临床数据表明,过早接触食物性过敏原在过敏性疾病,特别是湿疹的病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此外,婴儿胃肠道屏障发育不成熟、通透性较强、大分子蛋白质易穿过肠黏膜等均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采用蛋白水解配方奶粉喂养可降低婴儿湿疹(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的发生率[6]。因此,蛋白水解配方奶粉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蛋白水解配方奶粉有部分水解蛋白配方(partiallyhydrolyzedformula)和深度水解蛋白配方之分,前者主要成分为小肽,降低了牛奶蛋白的抗原性,但还保留适量的抗原活性;而后者的主要成分是二肽和三肽,抗原活性更低。有报道显示,部分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和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均能支持婴幼儿正常的生长发育。近年来研究证实,出生后早期应用部分蛋白水解配方奶粉可预防湿疹的发生[7]。2005年国内临床观察发现,采用部分蛋白水解配方奶粉喂养能显著降低伴有遗传过敏因素婴儿的过敏发生率[8]。本研究中,以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喂养的治疗组头面部湿疹婴儿在治疗第14天时,其显效率和痊愈率均明显高于以普通配方奶粉喂养的对照组婴儿;治疗组婴儿治疗第28天时的复发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婴儿。对照组婴儿仅外用激素和保湿剂对症治疗,用药期间可抑制湿疹,但仍未避免接触过敏原,在治疗后期或停药后症状易反复;而治疗组婴儿在外用药物抗过敏治疗的同时,以深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减少可疑致敏物(牛奶蛋白)的食入,不仅使其在治疗期间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使痊愈后的复发率也较低。治疗组中个别婴儿疗效不佳,可能与其对牛奶以外的其他物质(如户尘螨等)过敏有关。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小婴儿湿疹较严重发作时,可以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尝试采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待症状缓解约3~6个月后,如湿疹等过敏症状无反复发作后,则续贯采用部分水解配方奶粉喂养,以期逐步诱导耐受,并随着婴儿胃肠道屏障发育逐渐成熟,适时过渡到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