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优质儿科护理对改善护患关系的实践探讨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患关系的改善效果,并对护理实践操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儿科收治的儿童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病症包括肺炎、腹泻、手足口病、急性肾炎,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儿。对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4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76:64,优质组男女比例为79:61。常规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遵照医嘱进行给药、输液,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优质组给予优质儿科护理。主要内容包括培养护理人员实践操作能力、优质安全护理、优质环境护理、优质生活护理、提高沟通技巧。两组均在患儿出院时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并通过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满意度评分进行统计对比,采取信效度(CVI)为1.01的护患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统计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以及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患关系的评分。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要包括用药、输液错误、检查延误、严重不良反应、坠床、刺伤、摔伤,优质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6/140),明显低于常规组11.3%(16/140),=4.933,P<0.05;优质组满意度各项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与护患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途径可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沟通技巧,逐步改善护理态度,实现优质护理在儿科临床的逐步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护患关系;儿科;实践研究
目前医疗界已经形成了“风险无处不在”的共识,护理服务作为医疗工作的主要辅助部分同样会面临高风险。护患关系(patientRelationship)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与护理人员自然形成的一种主动帮助和接受帮助的人际关系,属于专业性互动关系,不仅仅是基于护患个体之间,而是在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实现互动[1]。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患关系是最活跃、最基本的社会关系,重视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对提高医疗卫生事业和现代化护理活动的现实价值有重要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儿童患者280例为研究对象,对入院编号进行排序后,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常规组与优质组各140例,常规组男女比例为76:64,年龄4-8岁,平均(5.3±0.7)岁,病症包括38例肺炎、49例腹泻、21例手足口病、32例急性肾炎;优质组男女比例为79:61,年龄3-9岁,平均(5.8±1.2)岁,病症包括41例肺炎,44例腹泻,25例手足口病、30例急性肾炎。两组患者在组间基线资料比较中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和排除标准:入选患儿均符合《儿科疾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中各项疾病所述的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系统疾病以及有家族精神病史的患儿。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儿科常规护理服务。具体内容包括遵医嘱输液、给药,并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减少家属的焦虑情绪,提高其对患儿病症的认知程度。优质组给予优质儿科护理。(1)培养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儿童是家庭的核心、家属心中的“小宝贝”。因此患儿家属通常会表现出担心和焦虑,尤其是在护理人员进行输液时,若没有做到一次进针成功,很多家属就会出现激动情绪,导致医患关系紧张,患儿依从性降低。因此对护理人员开展实践能力培养极为重要,娴熟、稳定的操作技术能让患儿和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稳定下来,使其配合护理工作。(2)优质安全护理。在患儿入院时给予护理风险评价,针对存在压疮、坠床、跌倒等危险可能性的患儿需启动预见性干预措施,让患儿感受到就医的安全性,减少家属的担忧。(3)优质环境护理。根据患儿病情,对病房温湿度进行优化,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控制在40-60%,保持室内通风和光照,从外部环境上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此外,护理人员需在科室营造充满人情味和家庭式的温馨环境。(4)优质生活护理。针对患儿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生活干预,例如腹泻患儿需告知家属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和腹泻量,轻度腹泻患儿可持续进食,以清淡食物为主,重度腹泻患儿需遵医嘱禁食;肺炎患儿需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精神变化,若出现异常则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对症护理。肺炎患儿食欲较差,且因高热、出汗、呼吸急促等症状导致水分流失较多,因此需注意及时补充液体和正常所需的热量。在饮食方面需注重营养搭配,保证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每日摄取量,从而增强患儿体质,促进早日康复。(5)提高沟通技巧。在与患儿沟通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主,避免使用医学专用术语,语气尽量确切、清晰、简洁。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前需与家属进行充分交流,告知下一步要进行什么护理,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做法,这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何种好处等等[2]。
1.3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儿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统计对比。②向两组患儿及其家属发放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包括护理操作、护理态度、礼貌用语、生理与心理舒适4个维度,均包括20道题,满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③以护患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3]对护理人员沟通能力和护患关系进行评定,信效度(CVI)为1.01,沟通能力评分包括确立患儿问题、建立沟通关系、参与和传递有效信息、体会感受4个维度,均包括10道题,5分制评分,满分50分。护患关系包括职业认同感、与患儿的融洽度、与家属的融洽度3个维度均包括15道题,5分制评分,满分75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人员沟通能力与护患关系越佳。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χ珋±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卡方检验。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0.05。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优质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如表1所示。
2.2满意度评分对比
优质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如表2所示。
2.3沟通能力与护患关系评分对比
优质组沟通能力和护患关系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
3讨论
3.1影响儿科护患关系的因素
国外学者研究发现[4],导致护患冲突的主要原因为缺乏有效沟通和细节护理,间接原因则包括护理技术差和社会大环境影响。与护理人员相关的因素则主要包括如下几点:①实践操作技术。护理人员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拉近护患关系的关键,也是为患儿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本保障。患儿难以充分信任护理人员主要原因是技术不够娴熟导致的护理差错。②护理意识和态度。随着社会对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意识和态度也成为了护患纠纷的主要导火索;③人文素质和沟通技巧。端庄得体的着装和简洁和蔼的语言可让患儿无形中产生安全感,这样就充分拉近了护患距离。但在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往往缺乏正确的交际心理和语言技巧,导致护患之间矛盾激化。
3.2优质护理对改善儿科护患关系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优质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优质组满意度各项评分、沟通能力评分与护患关系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在护理实践前先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培养,能大幅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服务意识,强化责任心,从而在儿科护理中能主动完成各种护理任务。培训目的以理解优质护理内涵,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为主,让护理人员在熟练基础护理模式的前提下,从患儿食欲、表情、情绪变化中逐渐训练观察和沟通能力,逐步深化优质护理内涵。②与常规护理相比,优质护理对护理安全事件采取入院评估和预见性干预,从多途径多角度入手,对存在跌倒、坠床、刺伤等风险的患儿采取预防措施;针对给药错误的问题,优质护理过程中采取床号、病历编号和执行腕带的综合方式,加强了对患儿身份的识别,因此可减少用药、输液错误的发生率。③对患儿采取生活、环境优质护理,可消除各环节的安全隐患,强化和规范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实践技术,为患儿提供连续性、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在保证护理质量,提高生活环境舒适感受的同时,也能充分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④通过加强沟通技巧,能让护患双方达到相互理解支持的平衡状态,从而让患儿及家属均能遵从医嘱,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护理人员以温和的态度和激励性的语言,以患儿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进行沟通交流,并及时指导、表扬患儿,能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采取优质护理可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显著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在护理实践操作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沟通技巧,逐步改善护理态度,从而提高优质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彩茹.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关系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9):121.
[2]向瑜.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于社区医院护患关系的影响[J].心理医生,2016,22(22):178-179.
[3]兰祥玉,陈静.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患关系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8):5893-5894.
作者:虞蓉;聂蕾 单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