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儿科护理学P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由于儿科护理对象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因此,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教学与临床护理脱节问题,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评价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PBL教学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方法以北京卫生职业学院2012级A班41名学生和B班3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PBL教学法进行授课,进行期末考试成绩和实施效果分析评价。结果两个班客观题得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1.236,P=0.187),主观题得分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t=3.547,P=0.012)。79.5%以上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法让自己受益匪浅,89.7%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结论相对于传统教学法,P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优势明显。
关键词:
儿科护理;PBL教学法;效果评价;优化建议
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应用于医学领域,八十年代在北美获得快速发展,九十年代传入欧洲,我国于1986年由上海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最先引入,九十年后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得到逐步应用推广[1]。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教师帮助和引导,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逐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一种参与式教学方式[2]。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的根本区别在于,PBL教学法摒弃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模式,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枷锁中就解放出来,在以“先问题,后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其主旨在于学生的培养将从知识培养向能力培养转变,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医学教学领域中最广为诟病的问题莫过于教学与临床脱节,儿科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由于其护理对象婴幼儿生理特点、疾病临床表现等与成人存在明显差异,在实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所交所学内容与临床实际需求的衔接。以我校2012级两个班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传统教学与PBL教学对比分析,研究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在此基础上分析评价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笔者所带2012级两个班为研究对象,其中,A班41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B班39名学生,采用PBL教学法。由于两个班级为同一届学生,授课老师为同一人,因此,授课老师和学生无显著差异(P值>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教学方法A班采用传统教学法。B班采用PBL法教学法,全班共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设组长1名,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整体教学思路:每次课课前老师提出问题———学生课下查找资料进行准备———课堂分组讨论(老师主持引导)———小组评价或自我评价———老师总结。PBL教学课堂实施过程中,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分组进行汇报解答。其他同学进行质疑,当问题比较难,学生解决不了的时候,教师进行启发引导。课堂结束前,教师做总结归纳,并强调本节课所学重点和难点。
1.2.2评价方法1)期末考试成绩分析评价:期末考试采用闭卷形式,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主观题主要涉及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实际问题。2)PBL教学法应用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对B班发放PBL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9份,回收39份,有效回收率100%。
2结果
2.1期末考试成绩对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总成绩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1.927,P=0.036),其中,对照班平均79.3分,实验班平均82.4分。两个班客观题得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t=1.236,P=0.187),主观题得分统计学差异较为显著(t=3.547,P=0.012),对照班和实验班期末考试成绩对比结果见表1。
2.2实验班对PBL教学法评价结果从回收的39份卷调查来看,79.5%以上的学生对PBL教学法提出了肯定意见,89.7%的学生喜欢PBL教学法,具体结果见表2。
3讨论
3.1期末考试成绩比较从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期末考试平均成绩差异不大,其中,对照班平均79.3分,实验班平均82.4分,实验班平均成绩略优于对照班。但从图1可以看出,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成绩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主要原因在于,对照班考试成绩充分反映了学生个体的主动性,积极主动的学生通过课堂听课,课后认真复习,考试成绩较为突出,而主动性相对较差的学生考试成绩明显低于班级平均分;而实验班考试成绩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显著提升,PBL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平时学习成绩相对较差学生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参与小组讨论,认真思考,大幅度提升了学习成绩。
3.2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从调查结果(见表2)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PBL教学法予以肯定,他们认为PBL教学法在提高个人学习兴趣主动性、语言沟通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应对实际问题能力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3.2.1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针对老师布置的问题,进行任务分工,每个小组成员都是参与的主体,大家通过沟通、讨论、分析、总结,共同将本小组的准备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并有利于他们在以后工作岗位上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医学问题[3]。
3.2.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小组内部讨论以及课堂讨论,针对同一问题,由于每人所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往往认识也不一致,因此,通过辩论可以逐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2.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PBL教学法充分强调团队协作,每个小组成员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能够学习到别人的长处,而且,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在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同事,也能够提升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3.2.4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网络、书籍、音像资料等多种不同资源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今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PBL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4.1师资不足问题的优化建议PBL教学法作为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还要掌握课堂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4]。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每个学校护理教研组内部应经常召开经验交流研讨会,相互交流总结经验,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4.2教材缺乏问题的优化建议PBL教学法还处于创新和摸索阶段,尚无统一的参考教材。为了提高为了充分发挥PBL的教学效果,教材的编写应充分发挥集体优势,需要教研组的共同努力和参与。由教研组分头收集整理临床病例,并通过多次讨论确定最终教学计划。临床病例不仅要与教学大纲相一致,而且,在问题选择上应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4.3学生主动性培养的建议学生作为参与的主体,课前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积极开展小组内沟通交流,针对交流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再进一步通过资料查询予以解决,这就需要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否则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学生主动性培养上应在成绩考核上予以引导,比如,以后应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其中,对表现好的小组或成员在平时成绩上给与奖励。此外,教师应不定期抽查学生的预习笔记,了解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将此纳入平时成绩的考评。
5小结
PBL教学法以“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总结”五阶段教学代替“组织教学、复习旧课、上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理论灌输的弊端,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脱节找到了一种解决方案。由于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仍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在师资力量、教材、授课经验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一个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配合,逐步适应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芳丽,自琴,靳艳.P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卫生职业教育,2009(15):41.
[2]梁萍,康敏.PBL在儿科护理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3):249-251.
[3]游咏,桂庆军,涂玉林.在临床技能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法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0(8):88-89.
[4]曾静,左川,卿平.试论PBL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和技巧[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31-33.
作者:林琳 单位: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