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妇产科护理教学学生专业培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护理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应努力建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实施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软件和技术,使学生主动参加教学活动,调动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施分层施教,并在教学评价中适时激励学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主体教育;主体;课堂教学
高等护理教育要培养适应21世纪的护理人才,需要进行教育创新,实施主体教育。高校教师在护理人才的培养中占主导地位,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高等护理人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实施主体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笔者担任高校“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任务多年,就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做法有以下几点思考:
1学生主体性的概念
学生主体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2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进入学校,长期习惯于老师教、学生学,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文化氛围,这种教育过程往往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常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既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其结果,所培养的学生常常表现出害怕困难,回避矛盾,缺少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表现出盲目从众,不善于独立思考,追求循规蹈矩,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主体教育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呼唤学生主体意识,塑造学生主体人格,推动学生主体行为,把发展的空间和时间充分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既有人格魅力,又有社会竞争能力,既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又能不断创新的高级护理人才。
3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措施
3.1设置愉快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着手点就是尊重、引导和培养学生高层次的需要和积极的兴趣。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尊重学生的思考,营造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高度鼓励和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的感官、思维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形成一个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传统教育忽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因素,而兴趣却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创造的非智力源泉。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大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多数学生往往善于学习、善于模仿,却不善于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性地设置问题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更年期保健”这一内容时,可以先举一个自己身边的例子,讲到某某邻居在进入更年期后发生的变化,她从前性格温顺、脾气好、对人热情,而现在脾气急躁,容易发火,经常和自己家人吵架,使邻居们都觉得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后再引出“更年期综合征”这个概念,使学生对下面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让我学”为“我要学”。
3.2革新课堂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
妇产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注意革新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尝试运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如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查房、探究性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病案教学、情境模拟教学、学生授课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这样,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思考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其自主学习的潜能。如讲授“分娩期护理”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熟悉分娩期临床表现,再给出一个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如:病例中的产妇处于哪个产程?有何依据?存在哪些护理诊断?该怎样对她进行护理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请1—2组派代表发言,让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加以讨论,教师再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这些有意义的和参与性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主动学习、主动思考,获得知识。
3.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现师生民主沟通
在教师所教的班级中,学生中存在成绩、学习兴趣和习惯、个性特征、认识能力、学习环境、心理素质、思维品质、主体意识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可谓是“众口难调”,如何使基础好的同学能“吃饱”,又不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消化不良”。在课堂教学中,要多采取讲解和启发的方式教授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课堂外,再以答疑的方式满足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不足和知识拓展的需要,即因材施教,各有所得。要想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启迪学生心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要使学生这一主体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要求师生关系必须是民主的。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要与学生平等相处,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主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的人际关系氛围。在教与学结合的过程中,使“接受者”的学习更加主动,使“给予者”的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新晨
3.4在教学评价中适时激励学生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功或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成功的体验会引起学生满足、愉悦的感受,从而激起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并能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因。要体现学生主体,就要及时肯定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不断体验获得新知、解决问题的愉悦垆1。例如:在讲授“产褥期保健”这一内容时,提出问题,如:‘产妇在产褥期能不能梳头、洗头、洗澡?’,先让学生结合自己身边所看到的和听到的民间“坐月子”风俗谈谈自己的看法,再让学生从科学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自己深思熟虑的看法,最后,针对他们所讲的科学观点给予积极的评价,使学生能用科学的思维去判断问题,形成自己正确的观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激励能够满足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即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等,无论其作用有多大,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与运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而且,教师必须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实际出发,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这样才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真正掌握知识并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这在客观上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