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预见性护理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总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4年7月临床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需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84例,按入院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观察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结果两组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50d,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48.8%,观察组为3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PVT的患者5例,发病率为11.6%;观察组发生PVT的患者2例,发病率为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VT的发生。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门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在放/化疗预处理后输注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用以替代患者病理性或丧失功能的骨髓,从而达到造血和免疫系统重建的目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血液系统恶性和非恶性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式。但是,移植后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见并发症包括患者移植前预处理相关毒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门静脉闭塞症,感染,巨细胞病毒间质性肺炎,以及移植后复发等[1]。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门静脉血栓(PVT)的形成,是较少发生的并发症[2]。因此,HSCT后PVT的防治及护理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模式,尽量消除可能诱发PVT的各种负性因素,以减少移植后PVT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4年7月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需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84例,其中,男44例,女40例,平均年龄(36.5±5.19)岁,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纳入标准:经过肝功能检查示,平均谷草转氨酶60U/L,平均碱性磷酸酶115U/L,平均总胆红素163μmol/L,平均蛋白C水平为20%,抗凝血酶为50%,体质量平均约增加8%,凝血酶原时间11.4~50.1s,凝血酶时间12.3~22.4s。腹部CT增强扫描门静脉腔内未出现强化的低密度块状病灶,均考虑门静脉血栓形成。排除标准:排除合并严重高血压患者,排除合并糖尿病患者,排除妊娠期患者,排除有精神病史患者。将2008年6月-2011年6月进行常规护理的43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1年7月-2014年7月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的4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本身存在因患有急性白血病而精神疲软,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既抱有希望又感到恐惧,护理人员应向其充分说明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已较成熟,在告知其移植术所具有的一定风险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患者的自信心。(2)移植护理:患者入百级无菌层流舱前,舱内所有物品均需要经灭菌后送入;移植细胞经复温后以75%酒精消毒后,入舱,护士仔细核对后,经深静脉输入;嘱患者张口呼吸,以促进DMSO的排出。(3)术后护理:包括预防感染、药物毒副作用、口腔炎等,保持病人体表处于无菌状态,给予预防性抗生素处理消除潜在感染灶,碱化尿液以预防出血性膀胱炎,嘱其注意口腔卫生。保持患者床单干燥清洁,减少探望人员的出入。
1.2.2观察组
除接受常规护理外,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
1.2.2.1建立个人档案
患者入院后由专职护士为患者建立个人档案,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病情、治疗过程、移植种类及过程、心理健康水平等基本情况后,应重点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乙型肝炎、肝硬化、造血系统疾病、严重凝血障碍及先天性血栓性疾病史。同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每位移植患者的心理状况,结合医生的治疗情况,为每位移植患者制定相对应的护理方案,若存在乙肝等疾病病史者,尤其要给予特殊关注。
1.2.2.2基础护理
为患者提供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术前为其讲解移植的目的、重要性、具体操作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尤其加强对PVT形成原理、预防方法及形成后的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紧张情绪,树立治疗的信心。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身体及心理状况,出现任何问题,积极解决,努力达成平等、友好、信任的护患关系。
1.2.2.3健康宣教
对于存在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患者,尤其注意应其生活指导,嘱其清淡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同时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带来的腹压增高,不利于静脉回流,同时拒绝高脂、高胆固醇食物,以防止出现血液的高凝状态;适当锻炼,避免长期卧床,形成静脉血栓,根据患者平时的习惯及其个人的身体状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及锻炼方案,促进身心健康。给予规律抗病毒治疗,并向患者讲解治疗的必要性,由于用药较为复杂,应向患者说明清楚,以保证用药安全,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1.2.2.4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应嘱患者尽早活动,避免长期卧床,开始可在床上进行被动活动,后逐渐下床活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血栓的形成。若患者存在乙型肝炎,应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针对患者出现的乙肝病毒大量复制,采取抗病毒治疗,严密监测患者肝脏功能。尽量保持患者皮肤黏膜的完整性,一旦出现皮肤黏膜的破损,应尽量保持局部的清洁。
1.2.2.5术后病情监测
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由专职护士对每位患者进行持续跟踪监测,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有无高热、腹痛及恶心呕吐等症状,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及时告知医师,及时进行各种化验检查,确认门静脉血栓是否发生并给予积极治疗。
1.2.2.6PVT形成后的护理
(1)病情观察:PVT患者需进行抗凝及溶栓治疗。抗凝治疗过程中需每日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创面、静脉穿刺点及内脏等部位有无出血倾向。同时,由于血栓极易扩展到肠系膜上静脉,导致小肠坏死,诱发腹膜炎,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腹痛等症状,若腹痛加剧且呈弥漫性,需及时通知医师,避免肠系膜血栓的发生。护士应做好交接班工作,按时巡视病房,及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双下肢肿胀、发热等不适症状。同时,在抽血时应注意观察血流速度,若存在血流速度缓慢、针头易堵塞、输液时需反复更换注射针头等现象时,需及时告知医师,行凝血功能的检测。另外,对于需长期卧床及补液不足的患者,应警惕血栓的发生,护士应密切观察是否存在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笑,若发现患者不适,应及时处理。
(2)对症护理:患者因有腹水,嘱其半卧位,使膈肌下降,减轻腹水对膈肌的刺激,从而减轻患者呼吸困难的发生;做好患者出现的皮肤水肿的护理,防止因长期卧床而出现移植后褥疮;遵医嘱给予利尿剂,监测患者体重及腰围变化,严密监测记录患者的出入量。观察患者皮肤、巩膜和黏膜的黄染程度,对于黄疸的消退情况,及时反馈给主治医师,以明确治疗措施的合理性。
(3)溶栓护理:在溶栓药物使用过程中,要控制输液速度,监视注射部位是否有出血;溶栓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耐心细致讲解该药应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同时讲解可能出现的局部轻度出血反应,消除病人的不良心理因素;及时监测凝血情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VT发病情况(根据门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确认PVT发生例数:门静脉血栓发生率=血栓患者数/总手术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VT发病情况比较见表1。
3讨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发肝静脉闭塞症是与移植预处理方案相关的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病早而快,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目前尚无肯定的特异治疗方案,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症状与肝静脉闭塞症相似,对其的鉴别诊断是通过B超及CT平扫明确栓子的部位[3]。二者为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过程,门静脉血栓形成往往继发于肝静脉闭塞。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门静脉血栓形成,是较为罕见的并发症,可能与患者既往的乙肝病史有关[4]。因患者为病毒性肝炎传染期接受3~4疗程的化疗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抑制,乙肝病毒在体内会“乘机”大量复制,因此要求在移植后,采取抗菌感染以外的抗病毒治疗[5]。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应注意与药物性肝损伤、超级性GVHD相鉴别。对于这类并发症的护理应以预见性护理为主[6]。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PVT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给予患者预防性抗凝。在护理过程中,应时刻牢记患者具有肝病史,在检测药物造成的肝脏损害的同时,应警惕患者由于肝脏疾病所潜在的肝硬化发展。对于患者在移植后的状况进行严密监测,及早、及时发现患者所出现的肝脏损伤表现[7]。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地降低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VT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春华.干细胞原理、技术与临床[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42-553.
[2]李肃,高彦荣,王椿,等.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肝脏并发症研究状况[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8,21(5):281-285.
[3]贾春燕,梁雪,孙爱华,等.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全程护理体会[J].西部医学,2010,22(7):1344-1345.
[4]韩莉莉.肝窦内皮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病的研究进展[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杂志,2014,37(1):35-37.
[5]徐小林,龚永进.多层螺旋CT对肝小静脉闭塞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4):530-532.
[6]黄林凤,范立东,曲宇,等.早期活血、抗凝、祛聚对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3):33-35,38.
[7]魏姗姗,田新,黄体龙,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进展[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6):944-947.
作者:陈兰 曹露 张渭红 单位:甘肃医学院护理教学部 兰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