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的影响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探讨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50例白血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患儿的并发症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MA)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后HAMA、HDM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能力。
关键词:
白血病;以家庭为中心;并发症;心理状态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因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或凋亡受阻,导致其在其他造血组织中大量增殖累积,并浸润其他组织或器官,造成正常造血受到抑制。小儿白血病具有起病较急,发展较快的现象,恶性程度一般较高,严重威胁着患儿的生命。早诊、早治、坚持化疗是保证治疗效果、预防复发的关键,而在长期的治疗过程中,因缺乏对患儿及家庭的干预,导致其放弃治疗的情况增多[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儿为例,探讨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50例白血病患儿为例,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血象、骨髓象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检查确诊。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2例,女13例,年龄在5~14岁,平均(9.3±2.5)岁;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在4~13岁,平均(8.6±2.3)岁。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仅接受我院针对白血病患儿的常规护理措施,做好化疗和用药指导,随时监测患儿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医师并采取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2]。
(1)构建家庭式的病区环境,保持干净舒适的环境,任何设施和制度均以患儿实际需要出发。护理站、走廊等地可挂上白血病健康教育图片,为患儿病房提供玩具,播放动画片等,缓解患儿心理紧张的情绪。病区内设置洗澡间,提供洗浴车、床,可给予移动式输液架,以方便患儿家属调整,整体呈现出家庭式的环境。在病房和治疗室摆放好人工呼吸器、输液泵、体温计、血压计及听诊器,为患儿及时提供必要的医疗器械。人工呼吸器主要用于抢救患儿,以机械的方式维持和辅助危重患儿呼吸;输液泵的作用则是为了控制输液速度,以防止因输液过快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体温计可使用现今的红外线体温计,以快速准确地检测患儿身体温度变化;应做好血压计及听诊器等日常护理中常见的医疗器械准备工作。
(2)护理人员应多与患儿沟通和交流,了解患儿内心想法,嘱患儿家属积极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这样,当患儿出现临床症状时,可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采取措施[3]。另外,针对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患儿,要随时监测导管,在固定好导管的同时,告知患儿不要随意抓挠、挪动导管;要定期对导管进行清洁消毒、更换,嘱患儿家属要随时注意导管是否存在退落、堵塞等情况[4]。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MA)对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过程中3例发生并发症,占12.0%,包括感染、高尿酸血症、骨髓抑制等;对照组治疗过程中7例发生并发症,占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000,P<0.05)。
2.2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观察组HAMA评分治疗前为(14.5±2.7)分,治疗后为(10.4±2.3)分,HAMD评分治疗前为(12.4±2.2)分,治疗后为(8.1±1.1)分;对照组HAMA评分治疗前为(14.0±2.8)分,治疗后为(12.3±2.1)分,HAMD评分治疗前为(12.8±2.8)分,治疗后为(10.8±2.5)分。两组护理后HAMA、HDM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白血病严重影响着患儿的健康成长,甚至危及生命,再加上长期的治疗,患儿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焦躁、消极心态。另外,长期的治疗和经济压力导致患儿家属对治疗也抱有消极的心态,导致护理依从性较差,这些因素都不利于白血病的治疗。合理有效的护理方法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其家属治疗积极性,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关键。我院通过开展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促使绝大多数白血病患儿家属了解到白血病治疗的必要性、有效性,帮助建立和谐与健康的家庭关系,从环境、心理上改善患儿焦躁、消极及抑郁的情绪。同时,通过开展以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提高了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更利于治疗配合[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HAMA、HDMA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针对白血病患儿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崔虹,余红春,毕燕玲,等.白血病患儿家庭综合关怀模式的构建及实施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5,30(17):20-22.
[2]阐玉英,张莉.“以家庭为中心”慢性病儿童的健康管理[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24(6):277-278.
[3]吴炳菊,周凤玲,唐霞,等.对非感染性疾病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探索[J].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4):3718-3719,3721.
[4]张艳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白血病患儿生命质量的影响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4.
[5]余竹君.儿童白血病治疗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6,48(3):225-227.
作者:杨小乐 胡仁辉 范甜 刘伟 卓梅英 单位:湖南省儿童医院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