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儿童白血病治疗的护理干预范文

儿童白血病治疗的护理干预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儿童白血病治疗的护理干预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儿童白血病治疗的护理干预

摘要:

目的探讨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儿治疗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儿科住院部确诊为白血病的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入院后实施常规儿科护理,研究组入院后进行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和住院满意度情况,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随访期间治疗依从性、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患儿护理满意率(P<0.05)与治疗满意率(P>0.05)均较高,治疗信心不足比例和自动放弃治疗比例均较低(P<0.05),随访治疗依从性较高(P<0.05),病情复发率较低(P<0.05)。结论对儿童白血病儿实施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医疗工作满意度、提高患儿治疗信心、改进其治疗依从性和降低患儿疾病复发率。

关键词:

家庭为中心护理;儿童白血病;治疗反应

以患儿与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是在医护人员、患儿及其家庭三者间共同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型医疗护理模式[1-2]。白血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患儿与其家庭成员在疾病各个治疗阶段均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各种社会压力[3]。目前国内关于对白血病患儿实施PFCC的研究文献较少,本研究自2012年来对我院儿科住院部白血病患儿进行PFCC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于我院儿科住院部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90例,年龄4~12岁,所有患儿诊断均符合依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组2014年修订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标准[4],并除外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性疾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入选对象及其家属均已同意并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90例白血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研究组46例,其中对照组患于入院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于入院后进行PFCC干预,详细记录患儿于住院期间病情变化,2周后记录患儿家属对治疗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门诊随访6个月,详细记录患儿心理变化、药物使用情况、疾病复发的情况等。

1.3临床护理路径参与该研究的护理人员均需进行并通过医院组织的、统一的PFCC教育培训课程,对入选为研究组的所有患儿入院后除常规儿科护理工作外,尚需进行如下的临床护理工作:(1)责任护士详细介绍PF-CC的理念、优势,经患儿家属同意与其签订该研究的知情同意书,记录患儿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2)责任护士详细讲解患儿病情,指导家属参与患儿安全、卫生、活动、营养、治疗等合作性照护项目,并保证患儿家属切实掌握必备的照顾知识和技能,使之能完成患儿所需的护理工作;(3)责任护士需患儿及家属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信息,令家属能有效地参与到护理工作决定中,并使其了解患儿的诊疗计划;(4)医院需定期开展医患间、患者间的座谈会,家属与护理人员或其他家属进行信息交流,鼓励其提出对医院的护理工作有建设性的意见,调动家庭成员分享护理工作的心得、注意事项等;(5)责任护士需对患儿出院后进行有规律的随访工作,定期和患儿家属进行联系,采用电话咨询、移动信息等方式进行提醒,以便了解患儿的病情、治疗依从性等情况;(6)患儿及其家属在该方案的参与实际情况的督促及审核需由另一名责任护士定期执行。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且符合正态分布时,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时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率[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线资料研究组患儿平均年龄(7.9±2.7)岁,男性27例(58.7%),对照组患儿平均年龄(7.7±2.3)岁,男性24例(54.5%),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例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治疗与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高(91.3%vs70.5%,P<0.05);研究组患儿及其家属对疗效满意度也较高(87.0%vs8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随访情况比较随访6个月期间,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信心不足比例较低(26.1%vs47.7%,P<0.05),治疗依从性差比例较低(10.9%vs43.2%,P<0.05),曾出现自动放弃治疗比例较低(8.7%vs25.0%,P<0.05),出现病情复发率较低(13.0%vs31.8%,P<0.05)。

3讨论

白血病是目前我国最常见的小儿恶性肿瘤,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最主要的病理类型(占70%~85%)。在儿童肿瘤的诊治过程中,患儿与家庭成员均承受巨大的社会及心理负担,如家庭成员能积极介入并参与临床及院外的护理工作,对患儿疾病的治疗效果会产生明显的积极效应[5]。家庭成员作为患儿最重要社会支持来源,其心理功能状态对患儿的心理及其病情和预后有重要的影响。有研究认为良好的临床护理工作有助于调整白血病患儿的心理状态,从而调动患儿治疗的积极性及依从性[6]。此外,建立白血病患儿的家庭支持也有助于改善患儿家庭成员的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7]。

PFCC是近年来提出的医疗护理概念,起初是由“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CC)”理念发展而来,美国儿童健康护理委员会将PFCC的定义为一种“认可与尊重家庭在有特殊健康需求患儿的重要作用,并充分发挥家庭的护理角色,使其与护理专家共同为患儿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的护理理念,其核心是尊重患儿与家庭的文化背景、价值观、信仰等思想观念,加强患儿与家庭成员合作,并促进其参与医疗工作中[8]。PFCC护理模式通过促使患儿家庭充分认识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与预后等信息,调动家庭参与患儿医疗行动中,从而使患儿得到最佳的医疗服务[9]。如今PFCC的理念已得到国内外医疗卫生行业肯定,并逐渐形成共识。该理念强调持续性护理、院外延续性护理的重要性,因为这对于需长期维持、巩固治疗的疾病意义重大。但目前国内关于患儿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近年来国内陆续有医院将PFCC的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上,有研究报道PFCC应用于哮喘患儿、脑瘫及癫痫患儿及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均获得较好的效果[10-13]。关于对白血病患儿实施PFCC的研究文献较少,本研究对白血病患儿施行PFCC干预,发现PFCC方案不仅能有效提高患儿与其家属对临床工作的满意度,在随访期间也能有效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患儿疾病复发率,这对患儿及其家属切实有益。

PFCC干预有助于提高白血病患儿的治疗效应,减少疾病的复发,该方案值得在临床工作推广。目前开展PFCC工作的医院较少,且提供的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与家属需求,有待进一步改进[14]。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上,如能将“医护、患儿、家庭三者紧密合作、促进家庭成员参与患儿的护理工作”的先进理念落实在临床及院外的医疗护理工作上,无疑将对中国护理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者:余竹君 单位:三峡大学仁和医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