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体重指数与白血病关系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在白血病发病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Webof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检索从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发表的不同BMI与白血病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资料的提取,并对纳入的病例对照研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四个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Meta分析,其文献质量的评分均为4分以上,其中,白血病患者共2681例(病例组),非白血病及相关肿瘤的其他患者共7389例(对照组)。Meta分析显示,低BMl组的合并效应量OR=0.84[95%CI(0.62~1.13),P=0.26],超重组的合并效应量OR=0.93[95%CI(0.72~1.20),P=0.59],肥胖组的合并效应量OR=1.38[95%CI(0.96~2.00),P=0.08]。结论BMI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提示低BMI可能是白血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而肥胖可能是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白血病;体重指数;肥胖;Meta;分析
肥胖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2011~2014年间,成年人群中,肥胖者占36.5%[1]。肥胖已经被证实与高血压[2]、冠心病[3]、2型糖尿病[4]、以及多种恶性肿瘤[5]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可能是因为改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肥胖降低了机体的免疫应答,从而成为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6]。已有研究发现接触有机溶剂苯[7]、烟草[8]及某些化疗药物等可增加白血病的发生风险。然而,目前对于肥胖或超重与白血病发病风险的关系仍无准确定论,因此,为进一步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间的关系,本研究纳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病例对照研究,以不同BMI进行分组,应用Meta分析进行评价,以期为白血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与提取检索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之间,文献语种限制为英文和中文,在PubMed、WebofScienc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等数据库中,纳入已发表的关于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英文关键词为:Leukemia、BMI、Bodymassindex、Obesity、Casecontrolstudy。中文关键词为:白血病、体重指数、肥胖、病例对照研究。根据Meta分析的要求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相关研究并建立数据库。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纳入国内外2000年1月至2015年7月已经公开发表的有关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标准如下:①研究对象为诊断明确的白血病患者,对照组无其他相关肿瘤病史,病例组与对照组采用成组匹配,研究时间、研究样本量无严格限制;②有研究开展的年限与设计方案,研究目的明确;③研究数据完整,能够提供暴露因素的RR值或OR值和95%可信区间;④BMI分为三组,且文中有每组病例数和对照数;⑤对超重、肥胖的定义基本相同,按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9]:对于欧洲人种,超重的定义为25.0kg/m2≤BMI≤29.9kg/m2,肥胖的定义为BMI≥30kg/m2;对于中国人群超重及肥胖的定义标准:超重的定义为24.0kg/m2≤BMI≤27.9kg/m2,肥胖的定义为BMI≥28kg/m2[10]。如果文献未按照以上标准对BMI分组,则采用接近以上标准的分组。对于有争论的文献资料,均经过两名以上研究人员讨论后,再决定是否纳入。
1.2.2排除标准①评论、摘要、综述、未公开发表的文献等体裁;②不能提供原始数据,而且索取无果;③研究BMI与白血病的预后;④文献质量较差或重复发表。
1.3文献质量评价因各研究间可能存在偏倚,病例对照研究的评价标准依据1987年Lichtenstein等对文献质量评价,对所有纳入的研究按照以下五项标准进行评估,每项标准占1分,总分≥3分者可认为质量可靠:①研究设计科学;②统计学方法选择正确;③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明确;④处理因素以及方法准确;⑤对研究中存在的偏倚进行讨论。
1.4暴露因素超重、肥胖。
1.5结局指标在随访期间研究人群的白血病发病情况。
1.6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采用RevMan5.3为统计分析软件,对不同分组的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进行Meta分析,计算比值比(oddsratio,OR)合并值及95%CI,效应指标为OR。对计算所得出的OR值进行异质性检验,若P<0.05,I2≥50%,表示异质性较大,而临床上判断各组研究间具有一致性并需要合并时,可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如果无法判断异质性的来源,则需采用描述性分析;如果P>0.05,I2<50%,可认为研究具有同质性,可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根据漏斗图及Egger线性回归来识别发表偏倚。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文献筛选结果通过关键词初检文献,然后对初检文献进行阅读标题、摘要以及全文,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共纳入4篇文献[11-14]。
2.2纳入研究的基本情况四篇纳入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质量可靠(文献质量评分均在4分以上),研究地点分布较广泛,发表时间为2005年至2012年,共有白血病病例2681例,对照组非白血病病例7389例。
2.3不同分组的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首先对研究中的低BMI、超重、肥胖三组人群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如图1~3显示,三组人群的研究间均存在异质性,分别是:低BMI组为P<0.0001,I2=88%;超重组为P=0.0008,I2=82%;肥胖组为P=0.0001,I2=86%。因此,三组人群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图1结果显示低BMI组人群中OR合并值为0.84[95%CI(0.62,1.13),P=0.26],表明相比与对照组,低BMI组人群发生白血病的风险降低16%;而在超重人群中OR合并值为0.93[95%CI(0.72,1.20),P=0.59],提示超重人群组中发生白血病的风险与对照组相当,如图2所示;图3结果表明肥胖组人群中OR合并值为1.38[95%CI(0.96,2.00),P=0.08],说明肥胖组人群与对照组相比,发生白血病的危险性增加了38%。
2.4发表偏倚评估由于发表偏倚对结果会产生影响,因此,我们用RevMan5.3软件对文章潜在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估,初步观察漏斗图未见明显发表偏倚。但肉眼观察漏斗图对称性毕竟缺乏有效标准,故我们进一步采用Egger线性回归法验证,按照α=0.05标准,结果显示:在低BMI组中计算Y轴截距的95%CI为(-56.726,40.843),Bias一行中P>|t|指标值为0.556,未见显著不对称性,故表明无显著发表偏倚。在肥胖组中计算Y轴截距的95%CI为(-637.404,521.623),Bias一行中P>|t|指标值为0.709,按照α=0.05标准,亦无显著发表偏倚。
3讨论
本研究Meta分析评价了不同BMI与白血病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低BMI降低了白血病的发病风险,高BMI可显著增加白血病的发病危险性。Susanna等[15]发表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Cancer杂志的群组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BMI每增加5kg/m2白血病的发病风险增加13%,体重过高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的升高密切相关。本研究Meta分析的结果与其报道是一致的。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然而其发病原因目前仍不是很清楚。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研究发现肥胖与全球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2-5]。研究表明,肥胖是成人血液恶性肿瘤的一种已知的危险因素[16],此外,肥胖不仅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还可以作为预测其预后、病死率以及复发的重要指标[17]。
尽管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但发病机制暂未完全阐明。目前有几种假说,包括内源性激素的新陈代谢,内源性活性氧的产生及DNA氧化损伤,致癌物质酶的修复和内稳态的改变[18]。然而,除了激素代谢理论,没有更多的研究来支持这些假设。有研究表明,肥胖者的体内含有大量的脂肪组织,而脂肪组织可增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及游离脂肪酸的释放,同时使脂联素释放减少,机体发生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和2水平降低,从而使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受体水平在体内增加,因胰岛素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受体可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所以可进一步导致肿瘤的发生[19]。另有研究表明,肥胖对白血病发病风险的影响与细胞中瘦素的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20],原因可能为瘦素可导致白血病细胞过度增殖,并抑制细胞程序性凋亡有关。瘦素是一种脂肪细胞分泌的蛋白类激素,它的血清水平与体脂含量有密切的关系[21],在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性激活过程中,瘦素及其受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2],而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这种生物学效应更为显著[23]。Meta分析为观察性研究,结果难免存在缺陷。如没有公认的纳入统一标准,选择偏倚不能完全避免,语种限制,一些潜在的混杂因素如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对合并效应值均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病例对照研究评价标准,依据Lichtenstein等的标准,得分均≥4分,表明文献质量基本可靠,经漏斗图及Egger线性回归法验证,无明显发表偏倚。
本研究提示BMI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白血病患者和医疗提供者应该意识到体重增加可能影响整个治疗过程及疾病进展,故对白血病患者提供体重管理策略迫在眉睫[25]。保持良好体重,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是减低白血病发病风险的重要举措。由于多种混杂因素的存在,下一步仍需要进行更多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分析BMI与不同病理类型的白血病之间的关系,以及肥胖影响白血病发病的具体分子机制,为阐明白血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更详实的理论依据。
4结论
BMI与白血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提示低BMI可能是白血病发病的保护性因素,而肥胖可能是白血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陶红 何正梅 史文婷 张权娥 陈智 张莉 丁邦和 于亮 王春玲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血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