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分析范文

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分析范文

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分析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分析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lymphocyticleukemia,CLL)是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一种,不同CLL患者的预后呈高度异质性,一些患者无明显症状、进展缓慢、长期生存;另外一些患者则进展快,总生存期短,不足2~3年。早期预测CLL预后的指标包括了疾病临床分期、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骨髓浸润模式以及遗传学异常、基因突变、CD38、ZAP70等,对于基层临床医师而言,在缺乏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情况下,亟待寻找新的临床指标用于预测预后,指导治疗。本文旨在观察骨髓中幼稚淋巴细胞的比例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探讨骨髓幼稚淋巴细胞能否作为预测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为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7例,中位年龄61岁(40~83岁)。Binet分期为A期3例,B期4例,C期25例。A组18例患者骨髓涂片计数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其中男性13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为63岁(41~83岁),Binet分期为A期2例,B期3例,C期13例。B组14例患者骨髓涂片计数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其中男性12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9岁(40~78岁),Binet分期为A期1例,B期1例,C期12例。

1.2骨髓形态学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骨髓穿刺抽取骨髓血0.2ml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观察骨髓增生程度,在涂片佳、染色良好、细胞分布均匀处每张骨髓涂片计数200个有核细胞,计算幼稚淋巴细胞和成熟淋巴细胞的比例。

1.3免疫表型检测采用肝素抗凝的新鲜骨髓血5ml,应用CD45/SSC设门对所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使用的单克隆抗体包括:CD2、CD3、CD4、CD5、CD7、CD10、CD11c、CD13、CD14、CD15、CD19、CD20、CD22、CD23、HLA-DR、FMC-7、Kappa、Lambda、CD45。使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进行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阳性细胞数以>30%为该表型抗原表达阳性。

1.4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取骨髓血5ml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insituhybridization,FISH)检测:每份标本加CLL组套探针:GLPD13S25、GLPATM、GLPRB1、GLPp53序列特异性探针及CSP12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杂交缓冲液混匀,滴至玻片的待杂交处,盖上盖玻片,封片。将玻片放至湿盒,置78℃水浴锅预温5min,移至42℃培养箱杂交过夜;洗片,复染,放入4℃冰箱中10min左右观察。随机计数200个细胞。正常细胞为两红两绿,p53缺失者及RB1基因缺失者为1绿基因信号,ATM基因缺失者及D13S25基因缺失者为1红基因信号,12号染色体三体者显示3红基因信号。

1.5随访及统计学分析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年5月1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认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形态学特征所有患者骨髓均为增生活跃或极度活跃骨髓象,淋巴细胞比例显著增多,多为成熟的小淋巴细胞,染色质呈块状,胞浆少,同时可见数量不等的幼稚淋巴细胞,染色质较成熟淋巴细胞疏松,胞浆比例增加,部分可见核仁(图1)。红系、粒系及巨核细胞均不同程度减少。

2.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分型检测情况所有患者均表达CD5、CD19、CD20、CD23,其中A组患者4例表达FMC-7,3例表达CD38,各有1例患者表达CD2、CD15、CD235a。B组患者均未检测到FMC-7及CD38表达。

2.3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情况应用GLPD13S25、GLPATM、GLPRB1、GLPp53序列特异性探针及CSP12染色体着丝粒特异性探针进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A组患者3例存在p53缺失,2例存在ATM缺失,5例存在12号染色体三体,9例患者可同时检测到多种基因缺失;B组患者1例存在p53缺失,1例存在ATM缺失,3例存在12号染色体三体,5例患者可同时检测到多种基因缺失(表1)。

2.4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情况32例患者无1例失访,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6~120个月)。A组患者1年、3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3%、83.3%和59.3%,B组患者均存活超过5年(图3)。

3讨论

CLL是一种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凋亡受阻、存活时间延长而大量聚集在骨髓、血液、淋巴结和其他器官,最终导致正常造血功能衰竭的低度恶性疾病。在欧美国家占慢性白血病的50%以上,在我国发病率低,仅占慢性白血病的10%。但是,该病是一种异质性疾病,生存期长短不一,长者可达10余年,预后差者病程不足2~3年。临床上用于判断预后的指标包括疾病分期、外周血幼稚细胞及涂抹细胞比、β2-微球蛋白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ZAP70阳性、CD38阳性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研究发现p53基因缺失者,病情进展快,肿瘤负荷高,多处于疾病的晚期,对常用化疗药物耐药,预后差。ATM基因位于染色体11q22,伴有ATM基因缺失者发病年龄较轻,且病程常表现为侵袭性,预后差,其可作为疾病进展的一个早期指标。具有12号染色体三体遗传学异常的CLL患者容易出现不典型的形态,容易向幼淋细胞白血病转化,表达更强的SmIg与FMC-7,预后更差,Binet分期多为B或C期。D13S25探针标记的是13q14.3,远离着丝粒端;RB1探针标记的是13q14,在近着丝粒端。两者缺失者预后同染色体核型正常者相似,预后相对较好。

本研究中发现CLL患者骨髓涂片中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者免疫表型检测提示CD38及FMC-7表达者多见,且FISH检测结果中与预后不良相关的p53基因缺失、ATM基因缺失及12号染色体三体均较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者多见,进一步观察发现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的患者总生存率较幼稚淋巴细胞比例<5%者低,推测可能与骨髓幼稚细胞比例一定程度上反应了疾病的侵袭性,故而与预后相关。同时与文献报道CD38、FMC-7表达者及p53基因缺失、ATM基因缺失及12号染色体三体者预后差相一致,提示骨髓幼稚淋巴细胞比例有可能成为预测疾病预后的一项观察指标。对于基层不能开展细胞遗传学及FISH检测的单位而言,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可望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指标,从而指导临床分层治疗。但是,由于CLL发病率低,本文中观察例数较少,所以需要进一步扩大观察例数及在不同中心进行观察以进一步明确骨髓幼稚细胞能否作为预测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作者:刘亚琳 王晖 王雯娟 刘海波 王晓宁 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 陕西省人民医院血液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