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年轻与老年乳腺癌病理学特征对比研究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差异,以及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为临床精准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在长治市人民医院和山西大医院诊治的170名乳腺癌患者,其中年轻组为70名乳腺癌患者(≤40岁),老年组为100名患者(≥60岁,<8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异,以及影响年轻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结果年轻组比老年组的肿瘤体积更小(P=0.025),Ⅲ级乳腺癌所占比例明显低(8.6%比30%)。出现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明显少(36.8%比57%,P=0.003)。但选择保乳术的比例高(P=0.011<0.05)。三阴性乳腺癌的比例更高(P=0.025),有更多的Ki67高表达(≥14%)和ER(-)。5年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在组织学分类、组织学分级等指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通过分析,肿瘤大小、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情况是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与老年组相比,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和肿瘤生物学特点有更多的不良预后因素。年轻组患者较老年组患者总体预后较差。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大小、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情况。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提高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个体化综合治疗,提高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乳腺癌;分子分型;临床病理特征;年轻女性;老年女性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乳腺癌整体发病率的增加,世界各国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患者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高,在美国年轻(≤40岁)乳腺癌的比例为5-7%[1],而亚洲国家年轻乳腺癌的比例是西方国家的两倍以上。35周岁以下的年轻乳腺癌患者约占欧美国家乳腺癌总体的2%,而亚洲这一比例明显增加,约占10%[2]。虽然这只占乳腺癌的一小部分,但与年长者相比年轻病人一般被认为是具有分化较差,低激素受体表达,更多脉管侵犯,高的增殖分数,因此具有浸润性更强的生物学特性,但是年轻患者是否一定具有这些特点仍有许多争议[2-6]。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长治市人民医院和山西大医院诊治的170名乳腺癌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特点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之间,在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和山西大医院接受治疗的170名女性乳腺癌病人的相关信息,年轻组为≤40周岁的乳腺癌患者(70例),老年组则为≥60周岁、<80周岁的乳腺癌患者(100例),本次研究中将对照组定为≥60周岁,<80周岁的患者,是因为60周岁以后患者处于绝经期,激素水平大大降低,对肿瘤特性方面的干扰会大大减小。年轻组患者的中位年龄是36.2岁(年龄范围在28-40岁之间),老年组病人的中位年龄是67.6岁(年龄范围在60-79岁)。
1.2临床分期标准
临床分期参照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AJCC)合作制定的第7版肿瘤TNM分期。
1.3分子分型判定标准
参照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18版。本研究中将ER、PR阳性定义为免疫组化≥1%的细胞核染色阳性;Her-2过表达定义为免疫组化“+++”或FISH检测阳性;Ki67<14%定义为低表达,Ki67≥14%定义为高表达。
1.4纳入及排除标准
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包括: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相关资料完整,预后随访资料完整。本研究的排除标准包括:原发肿瘤信息不明确,患者并发其他恶性肿瘤。随访资料不全,或者失访。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数据统计软件对所有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卡方和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组间差异使用Kaptan—Meier分析,统计量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病理特点
(表1)本次研究分析了170名乳腺癌患者,年轻乳腺癌患者(≤40岁)70例,老年患者(≥60,<80岁)为100名。如表1所示:在原发肿瘤大小方面,年轻组平均为2.8cm,而老年组达到了3.7cm。老年组要明显大于年轻组(3.7cm比2.8cm,P=0.0035)。老年组中T3的比例占到了30%,明显多于年轻患者,但两组的病理分期无统计学差异(30%比8.6%,P=0.1644)。在腋窝淋巴结状况方面,老年组患者出现转移的比例多于年轻患者,但也未出现统计学差异(58.6%比36.8%,P=0.6963)。以上特点与一般文献中描述的情况不一致[3-6],可能是我省乳腺癌患者特点之一,亦可能系样本量较少所致。两组患者在分子分型方面出现了明显区别(P=0.0006):老年组中管型类的患者占到所有病人的70%,要明显多于年轻病人(70%比44%,P=0.0006)。很少的管型A(10%)在年轻患者中出现,而在老年组中管型A的比例却达到35%。预后较差的三阴性乳腺癌在年轻患者中的比例却要明显多于老年患者(20.0%比9%),这与大多数文献[2-4]报道中的情况相同。两组患者在组织学分类上无统计学差异(P=0.5175),在两组病人中占绝大多数的组织学类型是导管癌,这与一般文献中描述的情况一致,容易出现多发病灶的小叶癌的比例,在两组中也十分相近(4%比7%)。虽然组织学分级两组之间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4662)。
2.2乳腺癌肿瘤生物学特点
两组患者在体现肿瘤细胞增殖、分化能力的肿瘤生物学指标上(Ki67)出现了统计学差异(P<0.001):年轻组中Ki67高表达(≥14%)的比率是88.6%(63/70),老年组中Ki67高表达的比率只有57.0%(57/100)。两组患者在ER阳性率比较上也有统计学差异,年轻患者中ER(+)的患者的比例要明显少于老年组的病人(34.3%比66%,P<0.001);在年轻组中Her-2(+)的病例占到了36%,明显多于老年患者的21%(36%比21%,P=0.0003)。两组患者之间在PR阳性率的比较中没有出现统计学差异(P=0.7689)。以上特点进一步也证明了年轻患者肿瘤的复发、转移率要明显高于老年病人的原因(详见表2)。
2.3手术方式
年轻组与老年组两患者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有明显区别(P<0.001),年轻患者中行保乳治疗者为27例占到38.6%,老年患者中保乳比例为11例占11%,年轻患者的保乳率是老年病人的3倍以上(详见表3)。
2.4预后情况及分析
2.4.1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2组乳腺癌患者5年的DFS和OS,结果显示年轻组5年总生存率(OS)低于老年组患者(64.3%比85%,c2=12.3194,P=0.0004);5年无病生存率(DFS)亦低于老年组患者(21.4%比69%,c2=40.39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图1、图2)。随访期间,年轻乳腺癌患者中,5年内发生复发或者转移的患者共有55例,21例发生颈部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腋窝或胸壁肿瘤复发,29例出现远处转移:其中骨转移13例,肝转移6例,肺转移5例,脑转移4例。
2.4.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分子分型的情况是影响年轻乳腺癌预后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4)。Log-rank检验:c2=40.3977,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FDS两组生存率有差别。
3讨论
年轻乳腺癌被认为是特殊类型的乳腺癌。在大型临床试验的数据分析中,一般采用40周岁为分界对患者进行分析,故本研究以小于等于40岁来定义年轻乳腺癌。许多研究显示年轻乳腺癌分化差,低激素受体表达,有更多的脉管浸润,生物特性更具有侵袭性[7,8]。本文选择≥60岁,<80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是为了探索年轻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因为60岁被定义为绝经的标准,患者进入绝经期后激素水平大大降低,对肿瘤生物学特征方面的干扰会大大减小。Anders[9]甚至选择大于65岁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来研究年轻乳腺癌患者的生物学特点。绝经状态被证明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10]。年轻乳腺癌的死亡率和复发率相对于老年患者更高,在一项包括3722名患者的大型试验中,Chung等[11]得出小于40岁的年轻患者有着更差的5年乳腺癌特殊生存率为69.7%,而大于等于80岁以上患者5年乳腺癌特殊生存率为71.45%。在Elkhuizen[12]研究中,小于45岁的乳腺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是大于65岁患者的4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年轻乳腺癌患者有着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和死亡率,因此在瑞士圣加伦(St.Gallen)会议上的国际共识得出结论:年龄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所以,年轻患者在进行全身系统学治疗时,特别是化疗时,采用更为积极方案,而不论其他的人口统计学、临床和生物学特征,但是仍然有许多争议的声音出现。我国大陆年轻(≤40岁)乳腺癌的比例平均为12.5%[13],山西长治市人民医院和山西大医院在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间经治的乳腺癌中年轻患者(≤40岁)的比例占到15%,为什么我国年轻乳腺癌的比率会大大高于欧美国家,可能原因是:(1)我国年轻女性对于乳腺健康常识比较匮乏。(2)年轻女性乳腺腺体密度致密,不容易早期触及肿瘤,钼靶等检查不易早期发现肿瘤[14-16]。(3)年轻女性即便发现肿物也不会认为是严重的问题。(4)因为工作忙,家庭压力大等原因较少到医院检查。这些可能是造成我国年轻乳腺癌患者的比例高于欧美年轻患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了解年轻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为年轻乳腺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参考文献[15] 张军强,孙智国,王登强,等.青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子分型及预后情况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04):527-530.
作者:任云 张晋丹 徐建忠 杨海波 单位:长治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