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卫生应急监管项目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按照省卫生厅的统一部署,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省推进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思路是:健全一个体系、完善两类机制、提高三种能力、强化四项保障、构建五大系统。围绕这个“12345”的工作思路,省卫生厅决定,从今年开始,在全省开展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活动,即省确定一个市,每个市确定一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确定一个乡镇、一个社区,每个乡镇确定一个村为试范点,开展规范化建设活动。我区作为2011年市的唯一试点区,为有效实现“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目标,提升全区卫生应急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全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工作原则,适应形势,筑牢基础,健全体系,完善功能,科学应对,提升能力,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优化配置各类卫生资源。在加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上下功夫,使我区卫生应急工作水平再上台阶,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二、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突出重点、统筹兼顾;以点带面、分步实施;鼓励创新、长效管理。
三、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区实施“五个一工程”建设,通过抓机构、抓预案、抓队伍、抓宣传、抓信息、抓排查、抓保障、抓培训、抓演练、抓联动等“十抓”措施,建立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专业化卫生应急队伍,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应急的组织管理、指挥决策、监测预警、物资储备和调运、科技支撑五个系统。形成统一指挥、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体系,实现信息早报告、苗头早预防、隐患早排查、危机早化解、事件早处置等卫生应急“五早”目标。到2013年底,全区100%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
(二)具体目标
一年试点示范,二年巩固推广、三年全面提高。
1.一年试点:2011年我区作为市试点,经实地查看,确定关山街、张家湾街、青菱街为街道试点,各街道各确定一个社区为示范点的卫生应急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要求上述重点地区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
2.二年巩固推广:2012年底,全区60%街道(乡镇)、社区(村)达到建设合格标准。
3.三年全面提高:2013年,全区100%的街道(乡镇)和社区(村)达到《省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合格标准,一部分单位步入全省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行列。
四、具体建设内容
(一)健全组织指挥体系
建立完善统一领导、上下对口、分类管理、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制,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内设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卫生应急管理,区疾控中心要成立独立的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医疗卫生单位要指定科室、明确专人负责卫生应急工作。镇(街道)应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卫生应急体系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镇、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有专(兼)职的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卫生应急工作机制,以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为标准,建立健全卫生系统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建立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集中指挥和属地管理、日常办事和应急响应、专业处置和群众自救互救、善后处理和恢复重建有机结合、整体运作的制度体系;强化应急值守机制,落实24小时应急值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完善协调配合机制。
进一步完善卫生应急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做到正常、有序、高效地运作。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部门通力合作,各单位保持高度的职业敏感,细化任务、强化考核,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健全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协调机制。
(二)健全预案规范体系
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建立预案库和案例库。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根据职能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要求门类齐全、简单适用、功能完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案体系;完善预案定期修订和演练机制,确保预案功能适应形势变化。重点地区建立卫生应急管理基本规范。根据省卫生厅《省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各部门各单位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卫生应急规章制度,明确卫生应急管理机构、明确机构基本职能,明确基本工作制度,明确基本工作流程,实行卫生应急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三)健全监测预警体系
切实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真正做到卫生应急工作“关口前移”。建立统一、规范、完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综合利用各类监测信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能力,实现监测信息全方位收集、汇总、分析、研判和预警功能。加强和完善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建设,加强传染病和各种健康危害因素的监测,建立健全健康危害因素监测网络,及时有效地分析环境因素导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结果,掌握环境污染与健康影响发展趋势,规范、及时预警。组织开展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重大传染病传染源、重点易燃易爆场所、化学毒物场所、毒菌种分布等突发公共事件隐患的调查,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隐患数据库,实现省、市、县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决策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和基本功能。
(四)健全卫生应急队伍体系
按照“平战结合,因地制宜,分类管理,协调运转”的原则,按要求组建完善分级分类的卫生应急处置和紧急医学救援队伍,重点加强以突发急性传染病、突发中毒事件、突发核辐射卫生应急处置和群体性爆炸伤、烧伤、创伤等紧急医学救援为主的各类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制定并完善医疗卫生应急队伍管理规范,充分发挥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健全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应急队伍,并实现队伍的动态管理,确保一旦有事,拉得出、打得赢。
(五)强化信息报告管理机制
及时准确掌握、反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苗头信息和发展动态,为政府科学、果断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送工作实行问责制,使信息报送工作成为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医疗卫生单位必须按要求完成的“硬任务”,使信息报送的工作要求成为“硬约束”。
(六)建立风险沟通机制
各级制定卫生应急风险沟通计划。把应急法规列入卫生系统领导、工作人员岗位培训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下学校、下社区、下农村、下企业等“四下”活动,掌握全区动态。通过多种媒体,有序开展健康知识、突发事件预防与处置、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不断提高公众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度,努力提高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卫生应急知识和技能。高度重视舆情,建立媒体沟通机制。严格信息制度,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把握舆论导向,维护人心稳定和社会稳定,最大限度避免、消除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
(七)强化培训、演练机制
各地围绕卫生应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制定卫生应急培训规划和实施计划,以培训卫生应急管理人员、卫生应急专业队伍和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等人员为基础,以急需的指挥决策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为重点,以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主要内容,分级分类开展各种形式的卫生应急培训。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采取大比武、大练兵等方式,采取桌面推演、模拟演练、实战演练等功能演练和综合演练,不断提高各级现场卫生应急能力。加强培训、演练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卫生应急培训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针对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实现培训演练与卫生应急实际需求的有机统一。
(八)建立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根据满足要求、平战结合的原则,各级因地制宜确定物资储备目录和标准,加强与财政、发展改革等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整合各种卫生资源,探索有效的物资储备机制,做到政府与部门、单位储备相结合,集中储备和分散储备相结合,实现卫生应急储备方式多元化。完善储备物资的日常管理制度和及时补充、更新机制,逐步增加应急物资储备种类和数量,确保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卫生应急救援能够迅速顺利地展开。
(九)建立部门联动机制
建立与农业、民政、交通、火车站、安监等部门的卫生应急合作机制。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做好衔接配合,建立部门之间的协调联动、信息互换、快速反应机制,共同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工作步骤
(一)试点建设阶段(2011年6月至12月)
1、动员部署(2011年6月)
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照“五个一工程”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确定本地区的试点单位与实施方案。
2、组织实施(2011年7~12月)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广泛动员,统一思想,启动试点。区卫生局成立专家组,参与工作督导、检查和评价,及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及时总结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上报工作情况。掌握试点工作进度,适时召开推进会,确保试点平衡推进。
3、检查验收(2012年1月)
按照省卫生厅制定的“五个一工程”建设考核验收标准,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街(乡)、社区(村)试点地区的考核验收,市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区级试点地区的考核验收,对达到考评标准的进行通报嘉奖,对验收不合格的责令整改,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进行通报批评。最终迎接省级考核验收。
4、总结推进(2012年2月)
区卫生局将在年底疾控与应急工作总结会上,对该项试点工作进行专题总结,交流经验,推介典型,安排部署巩固推广阶段工作。
(二)巩固推广阶段(2012年2月至12月)
区级选定60%街(乡)、社区(村),按照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标准和第一批试点的经验进行建设,并通过验收。
(三)全面提高阶段(2013年元月至12月)
全区所有街道(乡)、社区(村)都要开展“五个一工程”标准化建设并通过考评验收。区局评估“五个一工程”建设成果,召开总结会;各地各单位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卫生应急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措施,区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增强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要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紧密结合实际,采取有力措施,统筹推进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要把“五个一工程”建设作为近三年卫生工作的重点工作之一,切实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人、工作要求和工作进度,保障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
(二)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各街(乡)要认真调研,统筹规划,选取卫生应急基础较好的社区(村)作为第一批先行试点地区,积累经验,树立典范。除区规定的试点范围和标准外,鼓励各地扩大试点范围,方式方法创新,在抓好试点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本地卫生应急体系建设,促进卫生应急工作全面发展,有效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水平。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
各地要根据全省“五个一工程”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严格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起“五个一工程”建设的激励机制,确保“五个一工程”迅速启动,顺利实施。在开展活动中,要严格标准、注重实效,防止形式主义,确保试点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加强督导,严格奖惩
要加强对“五个一工程”建设的工作指导,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对成效显著、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创建工作严重滞后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批评。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区卫生局将定期组织对各地各单位的检查督导,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对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经验和作法及时进行总结交流。到2013年底,对于考核仍为不合格单位的地区,予以通报并责成重新开展创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