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关于市委体育业发展行动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体育产业是新兴产业,绿色产业,朝阳产业,也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群众需求,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近年来,我市在体彩销售、赛事运作、健身休闲、体育用品、场馆多元化经营、俱乐部式的有偿培训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摸索和尝试,亦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市的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很不相适应,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根据国务院及省政府关于加快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体育产业现状,现就加快我市体育产业发展提出如下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体育消费,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转变健身观念,扩大体育需求为先导,以培育体育市场为基础,解放思想,转换机制,搞好开发,填补空白,将体育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走出一条符合特色的体育产业发展道路。
(二)基本思路:围绕最大限度开发市场潜力,满足人们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国民素质这个主题,突出“一石一山一水”(指长屿硐天、方山--南嵩岩、石塘景区)为主的体育休闲旅游和海洋体育基地开发;打造棋类等高水平体育竞赛品牌;充分利用现有体育场馆,开发有偿体育培训;大力扶持社会化办体育健身娱乐业,积极培育体育用品企业;努力抓好体育经营实体、体育俱乐部、体育中介组织和体育产业队伍建设。通过若干年努力,使我市的体育产业与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并驾齐驱。
(三)发展目标:在十二五期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运动、健身、休闲为一体的体育设施;基本形成包括健身娱乐、运动休闲、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中介、体育彩票等体育市场体系,在全市范围打造若干个体育用品制造、运动休闲示范点。促进居民人均体育消费明显增加,实现体育产业增加值和体育产业就业人数有明显增加。
二、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任务
(四)积极培育体育健身娱乐业市场。要大力发展各类健身俱乐部和培训机构。要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体育经济实体,开展体育健身娱乐方面的经营性活动。并逐步引进国内外趣味性强的健身娱乐项目和设施,以满足消费者对体育健身娱乐不同消费的需求。体育行政部门及有关单位要切实加强对体育健身娱乐行业的监督管理,切实保障体育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消费。
(五)大力发展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市本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提高现有场馆的使用率,积极引进和举办国内外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要将象棋、球类比赛打造成品牌赛事,落户,延年连办,充分实现市场运作。并通过赛事平台,营造氛围,建设象棋公园,充分宣传城市形象。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承办、冠名资助。逐步增强竞赛活动的娱乐性。借鉴国内外举办商业赛事的惯例,逐步建立和完善竞赛中介机构和竞赛经纪人制度,规范经营行为。
(六)着力开发体育运动休闲项目。我市有着丰富的旅游景观资源,有利于开发体育休闲项目,要推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的融合,积极开拓体育户外运动和体育休闲旅游。重点开发东部海域的海钓、冲浪、游艇、帆板项目,山区营地的跑马、攀岩、拓展、越野、徒步等户外运动项目,以及内陆湖泊的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同时,要加大挖掘和整合力度,打造体育产业品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好效益的体育旅游路径和体育旅游产品,以提高体育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
(七)促进体育场馆的经营开放。市体育中心的场馆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从事体育经营的重要场所,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应坚持“以体为本,多种经营”的方针,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在兼顾训练、竞赛、群体活动的基础上,创造条件向社会全面开放,积极开展球类、田径、游泳等项目的有偿培训及经营性活动;举办大型商业性文艺演出及经贸商展;以市体质检测中心为平台,开展国民体质检测相关衍生服务及体育运动健身咨询活动。利用LED屏及周边广告位,加强体育广告宣传,结合知名体育赛事等无形资源,通过各类新闻媒体,把无形资产推向市场,变为现实资源。以体养体,以副助体,逐步提高体育场馆自我补偿,自我更新的能力。在十二五期间,投资建设游泳馆和配套设施,推进体育公园建设,进一步提供优质体育服务产品。
(八)扩大体育彩票销售业。体育彩票是一条“取之于社会,用之于体育,服务于人民”的体育资金筹措渠道,是我市体育产业的一个主要支柱,要加大体育彩票的宣传力度,扩大体育彩票的销售规模。努力争取省、市体彩中心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适时进行即开型体育彩票的规模销售,为体育事业的发展积累更多的资金。
(九)加快体育产品制造业发展。加快体育产品制造业发展,加大对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扶持力度,在规划工业园区、产业集聚区时,要优先考虑安排体育用品制造业的规划用地,扩大信息源,落实招商引资,鼓励当地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外扩内联”,开办体育产品制造企业,并充分发挥其辐射、示范、带头作用,重点引进和扶持一批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生产企业。
(十)支持大型体育项目的落户和发展。鼓励各类资本投资体育场馆、省级以上项目基地和体育用品制造,总投资额度1亿元以上的项目,在规划用地等相关政策上给予一事一议。
三、积极营造体育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十一)要强化舆论宣传。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全面健身活动,树立“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身观念,增强人们为健康投资的意识,加大体育消费在群众生活消费中的比例。大力普及适合各类人群特点的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的普及带动体育产品需求的增加。
(十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应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增加对体育产业的财政投入。1.对新办休闲体育项目实地营业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上的,一次性给予每平方米30元,最高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2.对引进国家级以上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国内外体育赛事,属产业化操作的,给予承办单位国家级赛事总经费25%,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奖励;国际级赛事30%总经费,最高不超过30万元的奖励。3.对新引进国家级运动基地的,给予投资主体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新引进省级运动基地的,给予投资主体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4.对新设立或新引进的体育产业企业,自设立或引进年度起3年内,给予地方税收市得部分的全额补助,每年最高限额为50万元。上述奖励或补助总额在200万以内的,在市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中安排,若总额超过200万,超出部分由财政追加。
(十三)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非公有资本进入体育产业。放宽准入条件,鼓励非公有资本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社会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国家政策允许的各种体育经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规划建设、土地征收、税费减免、技改贴息等方面享有与国家企事业单位同等的待遇。积极培育多元化的体育产业市场主体,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各类体育运动,尤其是青少年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十四)落实税收优惠支持政策。符合条件的体育类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可按税法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相关优惠政策。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支出,可以按照税法规定扣除。社会力量(个人和民营企业)通过国家批准成立的具有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的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对体育事业的捐赠支出,可依法享受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优惠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与体育产业有关的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体育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按国家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依据相关规定认定的高新技术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体育企业纳税确有困难的,可按税收管理权限经地税部门批准后,给予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对于体育类企业或项目符合国家及省有关优惠政策范围的,按相关政策执行。
(十五)加强体育产业生产要素保障。在编制城乡规划,确定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时,应确定一定比例的指标用于体育产业项目,并逐步提高体育产业用地比例。居住区在规划建设时应按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配套体育健身设施用地。对符合城市(镇)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基本满足使用功能的停车泊位配置标准的工业厂房和仓储用房(近期政府规划拆迁的除外),在房产证和土地使用权证齐全,消防和结构安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每年交纳土地净收益金后,经有关部门依据《省城乡规划条例》规定批准,可临时改变房屋用途,用于兴办体育服务业,土地用途和使用权人可暂不变更。今后政府需拆迁的,仍按原用途进行补偿。
(十六)加强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拓宽人才选拔途径,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大力培养和引进经营管理人才、体育经纪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等体育产业急需的各类人才,实施“引得进,留得住,用得活”的人才战略。在住房、户籍、职称、子女就学、家属安置等方面,按照市里现行引进人才优惠政策执行。加强在岗培训,对全市现有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组织不定期的培训,送派体育产业管理人员赴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学习,以提升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
(十七)加强体育经营活动的安全管理。对于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经营活动,依法确定严格、规范、公开、透明的准入和开放条件、技术要求、服务规程,加强技术指导和安全保护,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产品质量检测,确保设施设备和管理服务符合要求,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开展体育行业特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体育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十八)加强对体育产业发展的领导。成立市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有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合作配合,树立大体育,大产业,大市场的整体观念,打破行业隔离和区域封锁。综合利用各部门的资金优势,信息优势,管理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体育社团组织的作用,组建体育产业协会,发挥协会在行政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鼓励发展体育中介组织,积极培育体育经纪人队伍。逐步建立完善体育产业统计调查和评估体系,反映其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