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和《市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方案》要求,根据我县实际情况,深化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特制定宜居环境建设实施方案(2014-2018年)。
一、主要目标
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为平台,持续开展环境综合整治900天大会战,拓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以城镇“三边三节点”(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和特色景观带(廊道)整治建设、市政提升和棚户区改造为重点,结合青口、荆溪省级小城镇综合改革和美丽乡村建设,不断丰富和深化环境整治项目内涵。“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和美丽乡村拓展,“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面”从小流域向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旅游景区拓展,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形成连线扩片的规模效应。争取用5年时间,创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打造2条10公里以上特色景观带(廊道),完成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和旅游景区面源污染治理,全面改善我县城乡环境面貌和质量。
——五年行动纲要。按照省委、省政府“一年全面深化”、“三年明显改观”、“五年整体提升”的部署要求,从2014年开始,拓展延伸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点线面”攻坚计划,全面深化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安排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完整社区、整治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小城镇建设、棚屋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市政管网配套、绿道、快线沿线整治、水流域治理、旅游景区治理等项目217个,预计总投资约138亿元。全县树立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5个城市完整社区典型;整治“三边三节点”29个;继续加快棚屋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续建新建项目23个;全面提升市政道路、排水(污)、供水、供气管网建设,启动城市道路建设项目42个总长约100公里,新建改造排水(污)管网150公里,供水管网新建365公里、改造425公里,新建燃气管网75公里;健全完善环保设施,新建竹岐、鸿尾乡污水处理厂,续建完成青口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白沙、大湖、洋里污水处理站项目,动建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新建垃圾转运站18个,启动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14个,实现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污水有效处理;基本完成三环路、京台高速、福厦高速、绕城高速、福银高速南连接线两侧绿化以及向莆铁路、京台高速铁路两侧景观提升。到2018年,我县“点线面”基本形成完整系统,并力争完成创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工作,试点小城镇建设基本建成,居住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景观面貌明显改善,市政基础设施各项指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具体内容详见附表,《2014-2018年深化推进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项目一览表》)
二、重点任务
(一)“点”从城乡社区向棚户区、城镇“三边三节点”拓展。
1.建设美丽乡村。从环境卫生整治入手,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按照“布局美、环境美、建筑美、生活美”的四美要求,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以“三整治”和“三网”建设为重点,达到“三提升”。“三整治”即整治危房裸房,对外墙统一简易装饰,对屋顶进行“平改坡”,清理房前屋后违章搭盖,形成较好的整体建筑风貌;整治生活环境,完善垃圾收集设施,清理规范房前屋后杂物堆放,做好村内道路和公共场所清扫保洁,实现卫生保洁常态化;整治农村污水,做到生活污水、养殖业污水集中处理达标排放,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继续以路网、水网、林网等“三网”建设为重点,从村容村貌美化绿化着手,结合绿色村庄创建活动,对村道两侧、住宅小区、房前屋后进行美化绿化,进一步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信息通讯等设施,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升生态保护管理水平。2014-2018年,计划安排项目29个,总投资约16.8亿元。2014年,以整治向莆铁路、福厦高速铁路沿线以及福厦、福银、绕城高速沿线村庄为重点,完成市下达15个村庄整治任务。我县计划整治16个村庄,分别是向莆铁路沿线(300米范围内)的村庄8个(荆溪永丰、桐口、后屿、光明、荆溪、港头村、甘蔗流洋村、竹岐苏洋村)、高速公路出入口沿线村庄3个(祥谦门口村、鸿尾古洋村和奎石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示范村、试点镇周边村庄5个(青口农光村和后福村、白沙白沙村、甘蔗昙石村、荆溪关东村)。2015-2016年,计划整治尚干洋中村和红新村、祥谦凤港村、南通洲头村和罗洲村、上街岐安村和美岐村、白沙孔元村和大目溪村、大湖东姚村、洋里花桥村、小箬尚格村、廷坪廷坪村等13个,到2018年,全县树立15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一批产业发展型、旅游休闲型、传统村落型、自然生态型等各具特色的美丽村庄。(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科技文体局、广电局、电信局、供电局、移动公司)
2.打造城市完整社区。按照“六有五达标三完善”要求,建立健全社区管理制度,培育优秀社区文化,实现社区有一个综合服务站、一个卫生服务站、一个幼儿园、一片室外活动场地、一套完善的市政设施、一套便捷的慢行系统,外观整治达标、公园绿地达标、道路建设达标、市政管理达标、环境卫生达标和组织队伍完善、社区服务完善、共建机制完善,打造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管理规范、温馨舒适的完整社区。2014-2018年,计划安排项目5个,总投资约1500万元。2014年,打造白沙闽兴社区完整社区示范典型。2015-2016年,实施祥谦峡南社区、上街庄南社区、荆溪大佳社区、甘蔗三福社区等项目。到2018年,完整社区建设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主体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民政局,住建局、教育局、卫生局、科技文体局)
3.整治提升城镇“三边三节点”。
“三边三节点”即山边、路边、水边,城市中心节点、市民活动节点、交通枢纽节点。按照“显山、露水、透绿、靓景、洁净”的要求,开展相应的环境综合整治。“三边”环境整治应注重互通互联,成网成环,突出打造城市景观走廊,山边整治以对裸露山体的绿化改造提升为重点,加强城区面城一重山治理,采取“新造、补植、改造、封育”等措施,达到优化、美化的景观效果;路边整治以规范市容秩序、城区主干街道综合改造为重点,对影响景观的建筑进行改造整修,规整店招店牌,规整美化垃圾箱、公交候车亭等设施;水边整治以提升水道沿岸景观品质为重点,加强对滨水区域的开发管控,打造滨水休闲空间。“三节点”整治要按照城市景观风貌专项规划的要求,控制环境特色,塑造城市“客厅”、“门户”形象,城市中心节点突出城市商业、文化等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加强居民休闲空间、高层建筑布局和街道界面的梳理整治,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心城区立面节点改造以及重要节点绿化提升;市民活动节点突出城市休闲功能,改造提升各类公园,增加公共绿地面积,结合城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建设,设置各类娱乐休闲设施,满足不同活动人群的使用需求;交通枢纽节点突出交通接驳功能提升,进一步整合各类交通方式,优化各类交通设施布局,并加强高速公路互通口和铁路公路车站通达城区道路的景观建设,提升城市门户形象。2014-2018年,计划安排项目29个,总投资约17亿元。2014年,要完成市下达1个以上“三边三节点”整治项目工作任务,重点要启动国宾大道立面景观改造,荆溪镇甘洪路、江滨路、绕城高速交叉口景观整治,永丰村淮安大桥周边景观改造工程,祥谦镇兰圃出口景观改造和螺洲大桥出入口周边景观改造。完成324国道绿化景观改造、青口千家山公园改造等项目。2015-2016年,完成尚干镇主街道环境整治、南通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侯官至橘园洲大桥乌龙江沿岸夜景灯光工程、甘蔗818大道(示范段)和昙石大道景观改造、起重机厂至昙石环岛沿线和白沙镇京福高速出入口绿化景观改造提升等项目。2017-2018年,完成福银高速鸿尾出入口、洋里高速出入口景观整治,以及祥谦镇龙祥岛国际生态旅游区、竹岐金水湖周边景观整治等项目。(主体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环保局、科技文体局、电信局、供电局、移动公司)
4.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2014-2018年,持续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小城镇规划实施,抓好小城镇“三边三节点”规划改造,推进示范区建设,提升功能,打造精品,体现连片效应;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供排水、人行道、电力、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公园、街头绿地和庭院绿化,积极开展慢行系统(绿道)建设;加快改造提升旧镇区,继续推进街道景观整治,打造宜居宜业环境。2014年,要完成青口镇商贸街路面及绿化改造,并继续推进青口中央公园、荆溪西山公园、白沙镇旧街改造建设,动工建设荆溪镇新城中路立面景观改造和白沙中心公园等项目。同时,青口、荆溪两个省级试点镇要分别完成1个“三边三节点”建设任务,省、市级小城镇还要分别再实施1条街道景观综合整治。到2018年,试点小城镇建设基本完成。(主体责任单位:青口镇、荆溪镇、白沙镇)
5.改善提升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抓好“三完善、二整治、一建立”(即完善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完善污(排)水处理设施、完善内外交通设施,整治破旧房屋、整治生活垃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镇民村保护,加大特色古村落的挖掘、保护和整治力度。重点完善青口、白沙2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按规划实施保护建设,清理保护区内各种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完善污(排)水处理设施、改变污水横流污染环境现状;完善内外交通设施,改造提升镇村内部主要道路和对外通道,合理配建停车场;整治破旧房屋,修缮保护历史建筑,协调整体建筑风貌;整治生活垃圾,完善垃圾处理设施,确保环境整洁干净;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历史建筑保护、基础设施维护、环境卫生管护等制度常态化。2014-2016年,在完善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旅游,重点启动白沙镇新坡村古民居修复工程。到2018年,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科技文体局、旅游局、农办、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环保局)
6.加快集中成片棚户区和农村石结构危旧房改造。把安置房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的首要任务,重点跟踪、着力推进。紧密结合重点项目建设和库区移民搬迁工程,以棚户区改造为抓手,推动老城区更新提升,同步配套完善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供水、排水、排污、电力、燃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2014-2018年,计划实施或建成棚屋区和农村石结构危旧房改造项目23个,总投资约71亿元。2014年,要加快推进南通镇商贸物流拆迁安置、荆溪镇光明、永丰、港头、桐口安置房和白沙工业区安置房以及上街侯官安置房等在建项目建设。同时,启动上街镇大学新区厚美安置小区、大湖特高压安置小区建设、白沙工业区房屋拆迁安置(溪头村南山自然村)等项目。2015-2016年,要启动青口镇青圃里村搬迁安置房、上街镇青洲村安置房和金屿村整村改造、小箬乡湖柄村坝下治理移民搬迁工程等项目。(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国土局、发改局、财政局)
(二)“线”从公路铁路沿线、绿道向市政道路管线拓展。
1.完善环保、市政设施并加强管网提升。
——排水(污)管网。重点围绕加强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率,加强雨污分流改造提高污水厂进水浓度,加强易涝点整治提高城市排涝安全保障,推动排水(污)管道建设。2014年-2018年,计划新建改造排水(污)管网项目11个、新增污水管网150公里,总投资约5.1亿元。2014年,要重点推进青口片区至新区污水处理厂干管工程以及祥谦、尚干、南通、上街、荆溪、甘蔗的排水(污)管网建设,计划新增管网46公里。到2018年,基本完成城区易涝点整改,各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基本建成投入使用。(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
——供水管网。全面淘汰混凝土管、灰口铸铁管、镀锌管和漏损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的老旧管网,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供水安全保障。2014年-2018年,县自来水公司、青源供水公司、三溪口自来水水厂、南港水务公司等计划新建供水管网365公里、改造425公里,总投资约2.64亿元。2014年,计划新建供水管网67公里、改造59公里。到2018年,全县基本完成所有老旧管网改造,解决供水管网二次污染问题,二次供水合格率达95%以上,提高供水安全保障。(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水利局)
——燃气管网。加快我县燃气管网建设,新建市政道路、新区开发及新建房地产项目要配套燃气管网建设。2014年-2018年,华润燃气公司计划安排青口、上街、甘蔗、荆溪片区新建燃气管网75公里。2014年,计划新建管道17公里。到2018年,争取县城及较大的集镇中心区基本使用管道燃气。(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华润燃气公司)
——城市道路。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完善城市干道与高速公路、国省干线的联系,消除瓶颈路段,拓宽小街巷,提高道路网密度。2014-2018年,计划启动实施城市道路建设项目45个、总长约100公里,总投资约45亿元。2014年,建成县城新区3至6路规划中路和县城旧城改造B道路、荆溪新区中路BCD标段、江滨路荆溪段等项目,并加快建设林森大道、青口尚青路、镜上路和南通商贸大道、鸿尾2号路、白沙高速出口-新坡等项目,计划建成或建设市政道路总长约25公里。2015-2016年,要重点实施南通物流城配套道路、竹岐八闽文化旅游综合体1#、2#路、陈店湖青岐片区规划路网、荆溪溪下中路、光明中路、光明谷路等城市道路项目。到2018年,市政道路建设取得明显提升。(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交通运输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
——垃圾处理。积极推进垃圾处理场建设,全面排查各类垃圾死角,大力清除陈年垃圾,同时,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推进网格化、精细化管理。2014-2018年,启动实施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及乡镇垃圾处理转运站项目20个,总投资约7亿元。2014年,要动工建设县垃圾焚烧发电厂,并建成青口镇船尾、祥谦镇洋下、荆溪镇溪下和第二垃圾转运站以及尚干镇、南通、鸿尾、竹岐、小箬等乡镇的垃圾转运站。到2018年,环保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每个乡镇都建成1-2个垃圾转运站,实现生活垃圾定点收集、无害化处理。(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发改局、国土局、环保局)
2.推进绿道网建设。按照全省绿道网总体规划,2014-2018年,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环境整治和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绿道系统生态网络,打造慢行景观廊道,带动休闲度假、餐饮娱乐、康体健身、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发展。2014年,实施县江滨路(光明-青岐段)绿道建设,总长约10公里。2015-2016年,计划实施竹岐沿江滨绿道和奥特莱斯项目沿江滨绿道。到2018年,争取基本建成我县绿道网络系统,并与省级绿道相连通。(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科技文体局、农业局)
3.推进公路铁路沿线整治绿化。以抓好“三整治二构建一建立”(即整治城乡结合部、整治沿线村庄、整治企业环境、构建绿色通道、构建生态环境、建立长效机制)为主要内容,重点整治沿线两侧涉及的村庄和企业厂房,开展植树绿化,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明显改善公路铁路沿线景观面貌。2014-2018年,计划安排实施公路铁路沿线绿化整治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在高速、高铁沿线建设20-30米绿化带,绿化面积4000亩以上。2014年,重点完成三环路(荆溪段)沿线两侧30米范围内绿化和三环路一重山森林生态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向莆铁路两侧绿化。2015-2016年,实施京台高速公路、绕城高速、福银高速及南连接线、林森大道两侧绿化。到2018年,明显改善公路铁路沿线景观面貌,形成有序和富有特色的绿色生态景观。(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林业局,交通运输局、住建局、农业局、水利局、国土局、环保局、旅游局)
(三)“面”从小流域向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旅游景区拓展。
1.加快小流域治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新农村建设,以生态环境恢复和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为重点,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加强生态护坡、驳岸及岸线景观建设,打造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2014-2018年,计划实施小流域治理项目14个,总投资约3.35亿元。2014年,重点实施上街溪源江重要节点河道整治及景观改造、青口大义溪4公里河道整治、南通陈厝河河道整治、荆溪河道整治及景观改造、甘蔗洽浦河整治、白沙上寨溪内河整治、竹岐小目溪流域畜禽整治等项目。到2018年,争取小流域治理能取得明显成效,畜禽养殖污染能得到有效治理。(主体责任单位:各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水利局,环保局、农办、农业局、住建局、发改局、国土局、畜牧渔业局)
2.推进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乡镇污水处理。结合流域治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和污染企业整治,深化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加快沿岸环卫设施的配置和管理,加大沿岸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力度。2014年,荆溪污水处理厂要通水运行,并完成青口新区污水处理厂和白沙、大湖、洋里的农村污水处理站,动建竹岐乡污水处理厂和鸿尾污水处理厂。到2018年,环保设施更加健全,青口汽车城片区、南通物流城片区、上街大学城片区、县城-荆溪片区的污水管网配套建设进一步完善,基本实现境内“闽江、乌龙江、大樟溪”流域污水有效处理。(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住建局、环保局、水利局、农业局、发改局、国土局、财政局)
3.加快旅游景区及周边环境整治。以保护为前提,进一步提升风景名胜区和旅游景点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修复被破坏的裸露山体,2014-2016年,重点改造提升十八重溪景区公厕、标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并同步开展景区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对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进行整改。(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旅游局,住建局、科技文体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国土局、环保局)
(四)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特色景观带(廊道)、创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示范县。按照“连点成线扩面”的总体要求,在“三边三节点”、美丽乡村建设、公路铁路沿线整治、小流域治理等的基础上,争取在2018年前,打造完成2条(江滨路全线夜景灯光-休闲公园-绿道相统一的生态型景观廊道,青口中央公园-体育馆-千家山公园-海峡汽车文化广场休闲、健身、商务活动相统一的都市型景观廊道)以上特色景观带(廊道),凸显我县连线成片的整治效果。(主体责任单位: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责任单位:所有指挥部成员单位)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高效推动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高标准、高水平完成整治任务,成立县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由严金官县长任总指挥,郑学锦副县长、陈道清副县长、林坤泉副县长任副总指挥,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由住建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具体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具体详见附件)。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对宜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有高度的共识,整合内部资源,成立宜居环境建设工作组,并指定一名分管领导和一名联络员负责协调本部门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相应成立分指挥部,进一步细化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分工,形成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与县指挥部进行工作对接。
2.明确工作重点。坚决贯彻省、市统一部署,按“连点成线扩面”要求,在全面布置开展整治的基础上,抓重点、抓典型、抓特色,深入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工作。要坚持高起点规划,组织编制好项目实施计划等,明确标准,强化约束。按照先规划、再施工,先设计、再整治的原则进行。要精心组织实施,突出典型示范,样板引路,全面提升。要坚持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评定工程成效的重要依据,做到求真务实,建设精品工程。
3.加快组织实施。一是加快项目审批。各县直部门、各乡镇(街道)要明确项目业主、细化工作计划,全面启动项目前期工作。要通过简化项目审批环节和前置条件来推动项目审批效率。县级审批部门要进一步简化放权,主动靠前服务,实行绿色通道,并积极协调省市审批部门加快项目前期审批工作。二是强化技术指导。根据已出台的《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和《市宜居环境建设工作方案》,各相关责任单位要分别完善和细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等各项导则和标准,指导和规范项目实施,共同提高项目质量水平。三是严格把控工程质量与安全。项目建设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特别是设计环节要认真审查把关,控制投资,并精心组织实施,进一步推广标准化管理,以标准管安全控质量,杜绝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努力把为民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
4.落实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筹措和拨付,县财政要优先保障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及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县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要根据分工整合各类专项资金,落实安排整治项目。各乡镇各成员单位要积极向上争取省、市资金支持,争取在宜居环境建设各个方面更多地享受上级支持。要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实现良性循环。
5.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考评机制,明确项目验收责任和完善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项目设计、施工、监理招标和验收管理办法,确保规范、有序、高效。各级指挥部要组织人员深入现场督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坚持每周一简报、每月一检查,形成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县监察局、效能办要强化督促检查,重点抓形象进度,每季度向全县通报进展情况,对工作不落实严重影响项目进度的单位进行督办和通报,对目标任务完成好的单位予以表彰。
6.加强宣传报道。要紧紧围绕宜居环境建设工作,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刊、互联网、微博等媒体,统一思想认识,多宣传项目进展、城乡面貌改变、群众受益等方面的消息,弘扬主旋律,积聚行动正能量。工会、共青团、妇联、志愿者协会等组织要积极参与宜居环境建设工作,形成工作合力。要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引导群众参与,及时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营造合力推进宜居环境建设、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