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城区体育健身培训方案参考范文,愿这些范文能点燃您思维的火花,激发您的写作灵感。欢迎深入阅读并收藏。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提升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水平,市政府决定把建设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列为2012年度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为顺利推进“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工程,现制订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广大市民参加健身活动的权利;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大对市民健身点的投入力度,兴建一批市民身边的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全民健身更加普及,不断提高市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目标任务
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健康教育咨询、健身技巧培训等体育服务,加快建成设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通过两年时间(至2013年底)保证主城区内社区居民以正常速度步行10分钟范围内(直线距离800—1000米),都建有一处可供开展健身活动的场所,形成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三、建设标准
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工程要坚持“面向社区、服务居民;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完善功能、着眼长远”的总体原则,对泰东河以北,通榆河以西,串场河以东,振兴路以南的市区主城区,进行科学论证和长远规划,划分不同功能区,整合已有资源,合理布局健身点,对照省、市标准,结合本地实际,构建城乡一体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确保发挥综合效益。
1、设施建设标准:每个健身点占地面积不小于300平方米,建有单件器材10件以上的健身路径,并且逐步达到建有篮球场或羽毛球场或多功能运动场或门球场或健身小广场或其他健身场馆的要求。
2、组织建设标准:以社区为单位,负责本区域健身点的日常管理。社区每年开展5次以上以知识讲座、发放传单或手册、技能传授等为内容的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咨询活动。
3、健身指导标准:全市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负责健身知识和技能培训,每个健身点配备2名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4、活动建设标准:健身设施保持完好,正常向社区居民开放。积极组织本健身点的居民参与各类机关、协会、团体、社区举办的健身和竞赛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参加人数不少于50人。
5、信息服务标准:建成并开通“10分钟体育健身圈”电子地图,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健身信息服务。
四、建设进度
2012年,完成主城区内各健身点健身路径的维修和添置、晨晚练点音响器材的配备和电源安装、体育指导员的落实。2013年,对主城区内各健身点进行提档升级,全面建成功能齐全的10分钟体育健身圈。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工作阶段。2012年4月—7月,搭建工作班子,确定目标措施、时序进度、建设标准等;制定实施方案,分配工作任务;安排工作人员对主城区原有健身点布局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察看,对各健身点的器材数,配备所属社区管理人员及体育指导员等情况进行登记;完成对新布局的健身点的论证确定,并且绘制成电子地图;对各健身点所需器材进行汇总,招标采购。
2、设施安装阶段。2012年11月底前,对所采购健身设施进行安装。
3、验收交付阶段。2012年12月底前,组织相关单位专业人员对所安装到位的器材进行检查验收,合格的交付使用。电子地图登载政府网站。
4、提档升级阶段。2013年3月底前,分健身点制定提档升级规划,并且进行可行性论证。2013年12月前完成全部任务。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镇、市教育局、住建局、财政局等部门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工作班子,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强化通力合作,确保工程有序推进。
2、确保资金投入。市教育局要在体育彩票基金中统筹安排经费,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不折不扣地完成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建设任务。
3、抓好重点环节。市教育局要在建设中突出抓好布点规划、电子地图绘制、设施采购、质量验收等重点环节,全面提高工程质量。
4、坚持长效管理。在城市社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要始终坚持长远眼光、长期使用、长效管理,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制。要建立健全设施管理与维护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挂牌上岗制度、晨晚练健身点管理制度、城乡体育健身俱乐部管理等一系列制度,打造设施良好、功能完善、管理科学、服务周到的健身服务圈。